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所有的努力 可能都是錯的

你所有的努力 可能都是錯的

1.

我們從小就接受著各種分數的評定考核 從各門成績到思想品德再到工薪評定 我們似乎從出生起就經歷著這樣的模式 並且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 這種思維模式似乎已經深深的刻進了我們的骨髓中

上學時被分數區分開來 考90分的會被考99分的鄙視 考99分的回家會被父母批評不夠努力 會有老師在分數中告訴你這個世界人是分369等的

進入社會我們也依然在這種同樣的邏輯中生活 你的學歷文憑 你的業績 銷售額 直接影響著你的生活水平 那一紙文憑和你每月的分數直接影響著你能走多遠

每個人價值和地位體現在一張張文憑 證書還有一串串的數字中 這種優勝劣汰的邏輯看起來好像是天衣無縫的 我也確實沒打算說這種邏輯是錯的 從原始時期就存在的優勝劣汰法則是一直存在的 本身每個個體之間就存在著巨大的天賦差異 這個殘酷現實讓孩子們提前感受到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我們的方向卻出現了偏差 漸漸變成了一味的否定孩子「你還沒有做到最好」 「等你考上名校就解脫了」「等你完美了 你就找到好對象了」於是孩子放棄了自我思考 在一個風光無限的分數藍圖中鞭策著孩子努力前行 導致孩子付出了許多 最後卻總是得不到自己期許的結果 走上社會時終於開始自己思考時發現之前的路已經被規劃的沒有十字路口可選了

真正好的教育應該讓孩子明白森林法則殘酷的同時 讓孩子明白 成功從來都是概率學的問題 並不是你傾盡所有就能得到的必然結果 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後能坦然面對 真正的走向成熟 自己思考出能讓自己一直走下去的路 為了什麼而努力

2.

但問題在於現在的很多教育者把這種邏輯過於絕對化了 凡是都要有個分數評定才會顯得自身教育的全面 比方說關於思想品德的評定 我記得當初中學時老師告訴我的一段話至今記憶猶新 「在我看來所有的孩子思想品德是沒有問題的 受著同樣的教育 並且這個年齡本身就是價值觀還未成型的年齡 非要為思想品德打分的話 學校要求唯一的參考標準只有成績 思想品德的分數只能是所有科目的平均分 不管高與低的分數 這樣很可能毀了很多同學」

很多時候我們確實需要一個標準參考一個人 但如果一個人所有的方面都數據化了 和機器又有什麼分別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學習的

絕對化極端化的教育 也直接導致了很多沒有得到預期結果的被教育者的極端行為 這種結果也絕對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我們真正要學會的是如何與生活相處 理性的面對自己 而不是像做生意一樣的 歇斯底里的付出要求生活必須給你一個回報 當明白就算我成功了也不是一定會人見人愛 即使我學識淵博也可能只是為成功的概率增加微小的可能 當明白這樣的道理 還能堅持下去做 一件事情的時候 才是成熟的標誌 也是在森林法則中生存所需要的氣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毅雲說 的精彩文章:

TAG:毅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