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說連載05‖趟過歲月那條河

小說連載05‖趟過歲月那條河

【編者按】

吳老師的親情紀實小說《趟過歲月那條河》(連載)推送以後,讀者反響強烈,紛紛留言、轉發。現應讀者朋友要求,在國慶期間持續推送,以饗各位。更希望您在閱讀的同時,積極留言,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QQ群里,讓更多的朋友早一點讀到吳老師深情力作!預祝吳老師小說首發成功!期待吳老師小說帶給我們別樣的審美體驗和思考。

【精彩不容錯過】

【故事梗概】

小說連載‖趟過歲月那條河

吳宏萍

一個17歲失去了父親,18歲失去長兄,19歲失去了侄兒,19歲娶了自己的寡嫂的男人。在那物質條件極為匱乏的歲月里,支撐一家九口人的生活。他23歲患上了結核性腦膜炎,在醫院昏迷了四天四夜,為撫養弟妹執著一念而醒來,頑強地活下去。文革中面對紅衛兵的抄家,他手抄菜刀,跳上大桌,極力護住為一家求生的「武器」——縫紉機;因錯寫語錄中的一個詞,定性為現行反革命,被關押,受盡非人折磨,卻為了弟妹、兒女生存而活。因為旁人對自己弟妹的好,他感恩而給養老送終。風範影響下輩,兒孫輩出了13個大學生,10個黨員,3個國家幹部。與寡嫂(自己的愛人)攜手走過六十載,相濡以沫一輩子。一起送走了六位老人,撫養了五個弟妹,養育了四個兒女,打點了六場葬禮,舉辦了九場婚禮!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弟妹,無愧於子女。一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確實就是一個偉人,一個平凡而又對得起天地良心的偉人!

吳宏萍,女,江蘇射陽人,生於1962年,大學本科學歷,畢業於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學高級教師。任教高三語文三十多年。愛好文學創作,多年來,利用業餘時間,先後創作了數萬字的小說、散文、隨筆。

【小說目錄】

【小說連載】

第五章 王大紅出世

天上的雪花在不停地飄啊飄啊……

那年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寒風刺骨……

安葬了盛明,李芳覺得自己跟虛脫了一樣,癱在半路上,再也不能走了。

這時,婆婆張小玉不知道腦子裡哪根筋又搭錯了,覺得兒媳婦李芳這是在做作,她認定兒子的死跟李芳有一定的關係,是李芳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兒子,就是她讓兒子沒日沒夜地勞作,勞累過度而死的。

張小玉氣呼呼地口無遮攔地對李芳說道:「現在你丈夫死了,你願意去哪裡就去哪裡,你肚子里的孩子生下來你可以帶走,我們家裡孩子太多了,也供養不起你們。我回家了,你自己想辦法吧。」

也許她想起了什麼,覺得自己說的似乎有點過頭了,又說:「唉,算了,你要是實在沒地方去,想回我家,我也不反對。」

面對如此冷漠的婆婆,李芳悲痛到了極頂,又默默地流淚:

自己剛剛二十歲,丈夫死了,留下了未出世的孩子。現在到底去哪裡呢?自己新寡,娘家是不能去的,新洋也不能去,自己只會做衣服還不會裁衣服,原來都是盛明裁好了衣服讓自己用縫紉機縫的,現在盛明不在了,去新洋也沒用啊。自己什麼苦都能吃,可肚子里的孩子呢?現在怎麼辦?想來想去,唯一的去處還是婆婆家。

盛昌聽了母親的話非常生氣,大聲責怪母親:「媽媽你怎麼說這樣的話,嫂子不跟我們回家她能去哪裡?」

盛昌過來安慰嫂子:「嫂子,我們回家吧,你不要聽媽媽的,她也是一時悲痛說的氣話,哥哥走了,媽媽心裡非常難過才說這樣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哥哥不在了,你還有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有我們一口吃的,絕不會讓你餓著。嫂子,你就跟我回家吧。」

盛昌的話讓李芳心裡稍稍安慰些。

幾天的奔波勞累,李芳實在是不能走了。

盛昌看到嫂子這樣,決定在縣城住一夜再走。可是盛昌口袋裡沒有一分錢。他想起了以前有個遠房親戚離這裡不遠,決定帶著嫂子去投宿。

盛昌扶著嫂子走了幾里路,來到那親戚家。親戚聽了他們的敘述,非常的同情,晚上特地拿出他們家不多的大米,煮飯給他們吃。

看著雪白的大米飯,李芳很想多吃幾碗,她已經幾天沒吃什麼東西了。可是當她端起飯碗,又想起了自己的丈夫,他為了弟妹們有口飯吃,他苦死累死了,臨死前也沒能吃上一頓飽飯,現在在陰間也不知道吃了沒有……那不爭氣的眼淚啊,刷刷的又流了下來,一口飯也吃不下。

盛昌和親戚都勸她為了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多少吃點,她才勉強和著淚吃了半碗。

在親戚家住了兩天,李芳身上有了點力氣,能走遠路了,就準備和盛昌回家。

第三天一早,他們早早起來,告別了好心的親戚,千恩萬謝出了門。

那是臘月十八,外面的天氣非常寒冷。早上起來,盛昌把自己身上的大衣給嫂子穿上。走了好一段路李芳才覺得暖和一點。兩個人一起步行向北,去往家的方向。

由於李芳懷孕害喜,時不時停下來吐上一番,身體也極度虛弱,實在不能快走,到了下午,他們才走到了三十里外的千秋鎮。他們準備在盛昌的外婆家歇腳。

沒想到張小玉這時候也在外婆家。外婆是個半瞎子,自己還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外婆聽了盛昌的話,大罵自己女兒。外公的兄弟們條件還是不錯的,聽說外甥去世了都來看看他們,都批評張小玉做的不對,兒子死了,可媳婦肚子里還有孫子啊,這個孩子怎麼說也是王家的骨血啊!舅舅們還給了盛昌一些錢,讓他們都坐車回八大家。親戚都說如果再步行回家,對於懷孕的李芳太難了,也太不應該了。

在外婆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大清早,他們三人就坐上了頭天晚上約雇的三輛自行車,向三十里外的八大家駛去。

因為外婆的罵,舅舅舅媽的嚴厲批評,張小玉也似乎覺得自己有點過分了,到家後,她對李芳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改變,也知道噓寒問暖的了。

李芳到家後第二天就病倒了,一連幾天,躺在床上。

看到李芳這樣,張小玉心裡也是十分的難過,她看著媳婦這樣,也時不時的流眼淚。此時她也覺得錯怪了媳婦,她給媳婦請醫生,抓藥,煎藥。

盛昌不時的勸說李芳,幾天一直沒有上班,無微不至的照料,李芳慢慢的才緩過一口氣。

盛明去世,當時王家並沒有通知李芳的娘家,娘家也不知道女婿已經去世。這天李芳的父親在外做工,聽人閑談才知道的。他一聽女婿病逝,愣住了,她知道女兒的倔強,二話沒說,丟下手裡的活,就趕往王家。

可能是親情的感應吧,這天李芳在屋裡不停地朝外望,好似在盼望著什麼。一看到父親進門的身影,她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她哭自己的命運多舛,哭自己沒有嫁到好人家,她怨夫妻恩愛才開個頭,丈夫就狠心的拋下自己走了,她恨老天不公平……

看著女兒悲痛欲絕的痛哭,父親也不知道說什麼好,跟著女兒流淚,他安慰她:「早些時候不知道,直到今天才來看你,你受委屈了,但是這就是命啊!」

看著陪自己落淚的父親那蒼老的臉龐,李芳不忍心再讓父親跟著悲傷,於是止了哭。

她對父親說:「這也是難怪,交通通信都不便,這麼遠的路,家裡大人都去縣醫院了,也沒辦法通知你們。」她把婆婆沒有通知的責任全攬到了自己身上。

父親朝女兒望去,嘴張了幾張,最終對王家的責備也沒有說出口。轉而看到如此通情達理的女兒憔悴得不像人樣,忍不住再次流下了眼淚。

父親開口了:「李芳,什麼也別說了,爸爸我懂!現在我要你跟我回去靜養一段時間!」

李芳認真地說:「可是我剛剛新寡,不能……」

父親這下發火了,打斷了她的話語:「你看你現在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了,還要顧忌什麼風俗?還顧得上在乎人家的閑言碎語?跟爸爸回去,住一段時間再回來!」

在一旁待著的張小玉,一直覺得很尷尬,她也覺得很過意不去。兒子去世沒有通知兒媳婦娘家明顯是自己不對,親家說幾句怪話也是應該的。所以也不好發表什麼意見。

這時盛昌走上前,對李芳父親說:「對不起,大爺!我哥哥突然去世,家裡都是孩子,我和我媽要趕往縣醫院去料理後事,沒有通知你們,實在不應該!我在這裡代表我們全家向您賠禮,表示歉意!」說完,對著李芳的父親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芳父親是個開明的人,他不光沒有責怪盛昌,向親家看去的眼光裡面明顯少了怨責。兩家大人走到一邊商量李芳回娘家住段時間的事兒。

這時盛昌對嫂子說:「嫂子,你跟大爺回去住幾天,不要怕別人說什麼,過年前我去帶你回家過年。」

在父親的一再要求下,李芳跟著父親回家了。父親推著手推獨輪車來的,顯然是準備好了的!

李芳在張小玉和弟弟妹妹的目送下,坐上了父親的手推獨輪車……

到了娘家,兄弟姐妹們看到大姐如此狼狽樣回來,得知了姐夫已經過世的情況,自然又是相擁大哭一場,那是兄弟姐妹割捨不下的感情的宣洩……

娘家媽媽看到女兒這樣傷心,竭力勸說,要兒女們讓大姐歇會兒。李芳為了肚子里的孩子,止住了還想哭泣的眼淚,心底下自己安慰自己,未來的日子,自己還要向前走下去啊!

在娘家近十天,娘家媽媽把家裡好吃的都給李芳弄吃了,為她增加營養。

大年三十這天,李芳準備回王家過年。一大早,李芳就到屋山頭上張望了,心裡有所期待!父親母親看在眼裡,都唯有嘆息!

快到接餉的時分了,李芳有點失落和傷感,正準備朝屋裡走去時,忽然響起了自行車的鈴聲。不一會,盛昌站到了李芳面前:「嫂子,我來遲了,大年三十了,自行車不好租!」

李芳感動得手足無措,連說:「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這個時候如果自己回王家去和婆家來人接回去,對李芳來說意義實在是不一樣的。

在李家父母和弟弟妹妹的無限挽留的眼神里,李芳坐上了盛昌騎往八大家的自行車的后座。

中飯前他們趕到王家,又在張小玉的不相信她會回來的眼神和弟弟妹妹的期盼的眼神里,進了屋,放好了行李包袱。

中午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團圓飯,因為是在盛明的新喪期間,大家都默無聲息地扒著碗里的飯,家裡沒有一點過年的歡樂氣氛。

過年後,盛昌去新洋拿哥哥的遺物以及縫紉機。不知道為什麼,工地上沒有給,盛昌只好又回家。因為剛過完年,綜合社裡沒有事情,盛昌整天在家也無事可干。

這天,盛昌就和母親、嫂子商量,準備跟綜合社請假,去新洋工地繼續為民工加工衣服,因為無論張小玉,還是盛昌、李芳以及弟弟妹妹,都知道新洋那裡能苦到錢。有了錢,一家九口,才能活下去!

大家商量後決定:張小玉陪同盛昌先去新洋做衣服,李芳在家照顧一幫孩子——弟弟妹妹,順便在家養胎。

到新洋那會,繼續加工棉褲,但是張小玉終究吃不了那裡熬夜的苦,也捨不得家裡的孩子們,過了不久,她跟盛昌說,回家換李芳來,盛昌同意了。

李芳來到了新洋,她因在這裡做過的,駕輕就熟,做衣服手腳比婆婆快,盛昌裁剪的技藝也越來越好,所以在新洋港的幾個月,他們苦了不少錢。

眼看到了五月,工地上加工衣服結束了,李芳也快要生了。盛昌帶著李芳回到了八大家。

盛昌還到綜合社上班,李芳回到家裡待產。因為在新洋苦了一些錢,一家人的日子暫時要好過多了。

這年六月二十二日,李芳生下了一個男孩。

看著懷裡甜睡的嬰兒,李芳淚眼婆娑:

小生命的到來是如此的不幸,他還沒見過他的父親,她想起了盛明——她那個非常喜歡孩子的男人。剛懷孕那陣子,兩口子經常在一起設想這個孩子的模樣,如今孩子如期來到了人間,可是孩子的父親卻不知道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她不知道怎麼才能養大盛明的遺腹子……

孩子的到來給這個多難的家庭帶來了歡樂,弟弟妹妹們都喜歡逗樂小侄子。但是每個大人看到孩子,心裡總不那麼好過,都會想到盛明,因為孩子長得太像盛明了。

李芳的月子,沒有盛明的陪伴,顯得那麼的悲涼。每當孩子啼哭的時候李芳都暗自落淚……

這時候的張小玉還是很善待李芳的,她知道,不管怎樣,盛明留下了他的骨血。張小玉對李芳不斷地問寒問暖,也幫著帶孩子,洗尿布。

盛昌雖然是小叔子,但哥哥不在了,他也沒有太多的忌諱,照顧嫂子和侄子的重任他也毫不猶豫的接過來了,他認為這個責任雖然重大,但自己責無旁貸。

在嫂子做月子期間,盛昌盡自己所能,細心照料……

李芳的心裡漸漸地有了溫暖,想想家人還是家人,感到特別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山語文 的精彩文章:

三山隨筆‖教他們渴望大海就夠了
三山隨筆‖今天,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父母
喜悅分享‖高二暑假文科名著閱讀《三國演義》答案(一)

TAG:三山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