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告訴你 正常作息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告訴你 正常作息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中國數字科技館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17時,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被授予了三位美國遺傳學家美國遺傳學家傑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在「生物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領域做出的貢獻。

此次生理學諾獎的誕生,「果蠅」功不可沒。三位科學家使用果蠅分離了一種控制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並展示了該基因如何編碼一種蛋白質,在夜晚該蛋白質能夠在細胞內聚集,並在白天進行降解。這種分子機制有助於解釋諸如為什麼人們跨越多個時區長途旅行會出現時差反應,同時也揭示了該反應對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

果蠅再次為生物學界立下一功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必須適應地球的自轉。很多年來,我們一直知道所有的生命體,包括人類在內,都有一個內部的生物鐘,來讓他們適應晝夜變換,並找到生命的節奏。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時段,對我們的生理功能進行著非常精準的調節,例如行為、激素水平、睡眠情況、體溫,以及新陳代謝等。

大多數的生物可以預測並適應環境中的日常變化。18 世紀的時候,法國科學家 Jean-Jacques d Ortous de Mairan 將含羞草置於恆定黑暗的環境下。他發現,含羞草葉片的活動仍能保持 24 小時的波動性變化。植物似乎都有自己的生物鐘,那次發現也被認為是生物具有內源生物節律的最早證據。

含羞草的生物鐘現象:含羞草葉子會在有日光的白天張開,在沒有日光的夜晚合閉。Jean-Jacques d Ortous de Mairan 通過實驗證實,在持續黑暗條件下,含羞草葉片開合現象依然保持著如同晝夜周期下同樣的節律性。

當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於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出現不匹配的情況時,我們的身體狀況就會馬上反應出不適,比如乘機穿越數個時區導致的「時差」。此外,還有跡象表明,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物鐘開始出現偏差時,我們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去年英國劍橋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在一天中不同時段對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會出現較大變化,這主要是因為人的生物鐘會影響病毒複製以及擴散的能力。當一種病毒入侵人體內後,會「劫持」細胞內的各種運行機制和資源,從而在人體內快速複製和擴散。然而在生物鐘的調節下,這些資源的數量在不同時段會出現很大波動,這就對病毒相關活動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輪班制的工人經常要日夜顛倒地上班,打亂了他們的生物鐘,這很可能是他們的病毒抵抗能力比別人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助理教授楊光銳說,主流觀點一直認為在生物鐘基因敲除的小鼠中,很大一部分會產生健康問題,比如早衰、代謝紊亂、心血管疾病等,都歸因於節律缺失或紊亂。

他也特彆強調,維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非常重要。比如,出生後敲除生物鐘基因的小鼠會有眼睛和大腦的一些病理改變,比如失明和老年痴獃等。雖然這些變化對壽命影響有限,但還是會嚴重影響健康以至於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當你因為一些「不得以的狀況」而使生物鐘紊亂,該如何進行調節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多向性睡眠法」。多向性睡眠法是一種古老的,多次被科學承認卻又被推翻的睡眠方法,能夠極大的縮短睡眠時間,增加工作時間。

午休時間不妨睡個午覺 以「補充睡眠」

傳說達芬奇就是用這種獨特的方法縮短自己的睡眠時間,一天只需要睡兩個小時。與前人不同,現代人進行多向性睡眠的目的不是「縮短睡眠」,而是「補充睡眠」。我們最為常見的「多向性睡眠」就是——睡午覺。每天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適合短暫的睡眠,能夠達到最佳的休息效果,並且提高傍晚時工作效率。

不過要注意的是,任何多向性睡眠的主旨都是淺度睡眠,不宜超過30分鐘,否則進入深度睡眠後一旦被喚醒,就會進入一種類似於醉酒的狀態,極大地影響學習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想要過癮吃螃蟹?你得先摸透這些挑蟹小竅門
是誰最先發現大地是圓的(2)
5個秘訣讓你順利當選「諾貝爾獎未獲獎者」
花樣酸奶明白喝
諾獎在即:這一篇寫在諾獎得主大隅良典中國行之後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