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陽志平:如何成為內在動機驅使的人?

陽志平:如何成為內在動機驅使的人?

十一長假,是全民出行遊玩的高峰期,也是青年們閱讀學習的好機會。開智學堂國慶特輯《國慶七問》,針對職場青年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七個問題進行解答,為大家奉上豐富有料的知識盛宴。今天第三篇給大家帶來陽志平老師的:如何成為內在動機驅使的人?

前兩周的答疑整理在智商稅、行動派文中。本周精讀的論文是 Ryan 與 Deci 被引用上萬次的經典論文: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與我的文章:《幸福的來源》、《獎賞會傷人》。

本周的學習主題是自我決定論,如果說動機是人類行為的食物,驅動著你去做事。那麼,這些食物分成什麼種類?偏食會帶來什麼惡果?

1

Q1:陽老師,您曾說過自己十八歲後,所有重要決定都源於內在動機,受興趣與好奇心驅動,您是怎麼做的呢?

答:無數人,終其一生,始終不明白一個道理。聲望會一點點地改變人們的愛好,你需要繞開那些表面名利雙收的事情,因為後者需要加上那麼多名,那麼多錢,才與你喜歡的事情打成平手。

成年後,我最自豪的事情是始終堅持內在動機,自我決定。好奇,熱情且獨立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十來年。出身小鎮,初中畢業不考中專,數學奧賽保送;大學逃課,自修為主,拿個首屆北京市挑戰杯特等獎;放棄學術生涯,直接工作;工作第一年即註冊公司,先兼職,後全職創業至今。

拿大學逃課自學這個例子來說吧。從大一開始,我習慣了如同一位古代隱者般在北京圖書館讀書。每天都會準時來到北圖。花開花落,北京圖書館的名字也變成了國家圖書館,四年的日子悄然逝去。我憑著興趣出發,在國家圖書館的不同書架中穿梭,習得了一套受益至今的跨學科學習方法論。大一大二,科研能力與同學差不多;兩三年後,已經超過同齡人,大學期間拿到了首屆北京市挑戰杯特等獎,以本科生身份發表了十來篇論文。

挑戰杯之後,放棄了學術康莊大路,走上了創業林萌小路。十來年,我一直在心理學這個狹小領域工作,看著全國高校心理係數量從我就讀時的二十個擴張為兩百個;看著心理學從無人聽聞到今天成為顯學,人工智慧、產品設計與企業管理無處不在。十來年,我的經驗是,越憑興趣去做的事,越容易取得預想不到的成就,如果一上來精打細算,奔著名利去,那麼它也就是那麼回事。

堅持內在動機,自我決定,這成了我的人生底線。過去十多年,總會碰到不少路人用錢與名利來誘惑我做事,碰到這類氣味不對的人與事,我會躲得遠遠的。

2

Q2:陽老師,您第一次聽說自我決定論是什麼時候?它與其他心理學理論有何區別?

答:十來年前,我在挑戰杯拿獎的論文中,藉助社會網路分析,探討互聯網如何改變人們的信任。該研究屬於我的校級課題「網路心理學研究初探」。當時指導教授是動機心理學家郭德俊先生。正是從她那裡,我第一次知道了「自我決定論」。

心理學學科眾多,將人肢解得七零八落。比如認知心理學家研究你的大腦如何工作;人格心理學家研究你的性格;動機心理學家研究你從事一件事情的動力。動機好比人的食物,點燃一個人的動機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不同的動機心理學家分類各不同。比如,這是動機心理學三大經典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認為人類的動機由不同需求構成,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求知、美、自我實現。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將人們的動機分為:保健、激勵;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將人類的動機分為:成就、權利與親和。

這些理論有什麼問題?它們都過時了!馬斯洛的理論誕生於1954年;赫茨伯格的誕生於 1959 年;麥克利蘭的誕生於 1953 年。那時是個什麼時代背景?二戰剛剛結束,工業革命餘波未歇。新一代信息革命尚在萌芽。

拿流傳最廣的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來說。總有人演繹為:白天工作,養家糊口;先要溫飽;再求興趣。多數時候,你想兩者兼具,然而,研究建議你追逐內心樂趣。知名心理學家迪納 2015 年在名刊 PNAS 跟蹤調查 1997-2006 年 11320 名西點軍校學員,發現強內在動機組比其他同學,從西點軍校順利畢業平均可能高 20%;與內在動機驅動組相比,混合動機組從軍幾率低 10%。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最重要的觀點,底層需求制約高層需求,也是錯誤的。另一個反駁馬斯洛的研究同樣來自迪納,他在 2005 年到 2010 年,調查 123 個國家十多萬人,發現即使人們在危險環境下,也不是不能快樂,部分加爾各答貧民窟人們,他們雖然不滿意貧困,但是因為在家庭和朋友方面富裕,所以依然快樂。

誕生於一百年前的那些動機理論,你可以統統扔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正是「自我決定論」!當你再看到某某還在大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你可以告訴他,請學習「自我決定論」。

3

Q3:為什麼內在動機這麼重要?您能為我們解釋一下嗎?

自我決定論源自心理學家懷特:

在發展能力中,比起只通過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進行獎勵,任何動物都更多受到好奇心和興趣的驅使。

正是 Deci 與 Ryan 等心理學家的努力,通過實驗證明了懷特斷言的正確:獎賞會傷人。金錢等外部獎勵反而會削弱人類的行為動機。人生並不是像馬斯洛說的一樣,在玩一個爬梯子遊戲,在上一段時間解決溫飽,接著在下一段時間談情說愛。如果一個人年輕時追求真愛,但常常被女孩子拒絕,就以為世界上不存在真愛,從此尋歡作樂。當真的有女孩喜歡他,他已經不再相信愛情。談戀愛燒暈腦子,快樂得忘記了吃飯;身處泥潭,仰望星空,懷念佳人,怡然自樂。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類!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樣的。人一天的時間極其有限,如果你常常為外在動機做事,那麼多年以後,你不敢相信自己有內在動機,如果碰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你也會懷疑 —— 我真的是喜歡它嗎?還是因為名利驅動而喜歡?你漸漸區分不出。

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產品;成為自己,才是對自己的獎賞。正是內在動機幫助你成為一個人,而不是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在今天這個時代,成為一個內在動機驅動的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你越堅持好奇、獨立與熱情地活在世界上,你越能找到更多喜歡做的事;你也越善於做自己喜歡的事。

4

Q4:內在動機令人神往,但依然許多人追逐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區別是什麼?

答:動機是一個連續體,你可以看到下圖中,越往左邊越受到外界控制,越往右邊越是受到內在動機影響。

最左邊的「缺乏動機」很好了解,類似機器人,有一些人類因為特殊原因會近似機器人;最右邊的「內在動機」也好理解,依靠興趣、內在滿足而活的人。較難理解的是外在動機,人們常常不覺得自己是為外在動機而活,事實上卻是——因為受到外在動機控制的有四類人。

第一類人是外部調節。這類人受外部獎賞和懲罰影響大,多發一點工資,就多做一點工作;哪個事情帶來的聲望大,就做哪件事情。在他們眼中,工作就應該和薪資名望捆綁在一起。錢與名,多多益善。卻不知,當你一旦習慣這種外部獎賞,一旦失去,你從此也會失去做事的動力。就像 Paul Graham 調侃的一樣:

在美國,唯一強迫人的方式是徵兵,但我們已經 30 年沒有這麼做過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

第二類人是內攝調節。這類人吸取了很多外在規則,但並沒有完全接納,將其整合成自我的一部分。這類人經常體驗外在規則與內在自我不匹配導致的衝突。比如常常有人在痛苦,究竟是為錢工作還是為興趣工作。

第三類人是認同調節。這類人因為某個規則或價值觀,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而接納它。相對第二類人來說,第三類人體驗更少衝突,自我決定成分較高。比如一位大臣,故意挑刺皇帝,皇帝要殺他他還高興,這就是認同調節。這類人依然不是因為內在興趣或自我滿足而活,而是因為「忠於君主」的聲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因此將此條價值觀作為自我的一部分。

第四類人是整合調節。這種調節相對前三種來說,最為隱蔽。如果說外部調節是奔著名利做事;內攝調節是社會多數人的生活常態,多數時候奔著名利做事,偶爾興趣來了,內心衝突;認同調節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很少感到內心衝突;那麼,整合調節的人是欺騙自己成功的政治家。這類人已經將外在動機完全整合到自我中。雖然自我決定成分高,但其行為依然是指向那些與興趣、熱情等內在動機分離的外在。

第三類人和第四類人的區別,是黨棍和政治家的區別,黨棍一邊吃著所在黨的好處,一邊罵所在黨,如果哪個黨派給的好處多,隨時叛黨;政治家則完全認同所在黨的一切。政治家接近於內在動機驅使的人,但他的動機是從外在結果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興趣與內在滿足出發。因此依然是外在動機驅使。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動機類型呢?從他/她的言談舉止可以窺見一二。整個世界上,遵循內在動機而活的人非常少。許多以為自己是內在動機驅使的人,不過是內攝調節、認同調節與整合調節這三類人。前不久,我提醒一位設計師小朋友。她以為自己是追逐內在動機而活,在我看來,並不是。因為她總是強調「大師」、「地位」這樣的字眼。真正內在動機驅使的設計師不是因為目前跟隨大師學習,才喜歡設計;而是因為從事設計,就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興趣。

5

Q5:嚮往您那樣的狀態,但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本來就無聊的事情,如何尋找內在動機呢?

答:就像好友安豬在認知寫作學二期結業典禮上所說的一樣:

我們習慣把人生分成不同的部分:商業的、公益的、朋友的、家庭的、感情的……然後我們在不同的部分採取不同的價值觀和做法,甚至這些價值觀和做法是相互衝突的,例如我們在工作中防備卻在友誼中放鬆,在感情中討好卻在家庭中索取。

這些分裂的處理方法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無盡的煩惱。我的方法是整合生活的所有面向,只用一套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來對待。當這樣整合後,依然會有問題。但那不是分裂的問題,而是完整的問題。

因為文革,中國丟失了很多好傳統。體現在工作觀上,就是將工作與生活分裂。偏偏文革這一代父母的觀念,成了整個國度的主流工作觀,強迫你接受一套蹩腳的邏輯:「在工作中防備卻在友誼中放鬆,在感情中討好卻在家庭中索取」。如果你不接受這套,你成了社會的異類。如果你接受這套分裂的邏輯,又會給你的人生帶來無空無盡的煩惱。於是,心理學日益受到歡迎,抑鬱焦慮躁狂成了時代病。

因此,你需要用一套簡單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來對待。比如,始終堅持內在動機驅使,好奇、熱情且獨立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最怕你在工作上堅持名利驅動;在生活上又堅持興趣驅動;更怕你總是白天工作,為飯碗而活;夜晚創作,為興趣而活。越是這樣,你越有可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你可以每天統計一個指標 —— 「自我決定指數」。計算你一天中,完全興趣驅動,沒有任何外在動機驅使的時間所佔比例。如果你一天 24 小時中,總是有大半時間是結果導向與名利導向,那麼就嘗試減少為更少時間吧!扔掉那些無聊的應酬,長期堅持去做一些跟利益無關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或寫作。讀書與寫作本身就是享受,你並不需要得到格外什麼,多年後,你反而得到最多。

在我三十歲時,十來年的堅持,我的「自我決定指數」竟然不知不覺是 100% 了。早早地解決了財務問題,每一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應酬任何人,讀自己喜歡的書,寫自己的書。生活總是厚待那些自我決定的人!

這份來自命運的回饋彌足珍貴。有了數萬藏書;有一位相守十年的愛人;有一家前景不錯的集團公司。也許,我嚮往的是偶像——認知科學鼻祖休謨那樣平淡中和的一生。就像休謨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曾經如此回顧:

我的研讀仍如以往那樣熱烈,我的談笑仍如以往那樣快活……雖然我看到,有許多跡象預示,我的文名終將顯耀,可是我沒有幾年來享受它了……我的為人,和平而自製,坦白而和藹,愉快而善與人親昵,最不易發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我雖最愛文名,可是這種得勢的情感也並不曾使我辛酸,雖然我也遭遇過幾度挫折。

6

Q6:如果我找到了喜歡的事情,但是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答:一個人如果找到喜歡的事情,會選擇兩種處理模式:死磕不掉頭,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從不死磕,一件不行再換一件。這兩種都屬於第一序改變,只是在系統內部改變,很難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你要做的是跳出系統之外,改變自身的環境。比如加入一個時間源頭的學習共同體,通過同儕壓力倒逼自己成長。就像安替在 2015 年開智大會演講中說的一樣,你來北京的前五年,會遇到你所有的朋友和所有的敵人,這些人是你不會墮落的底線。

找到喜歡的事情,放手去做,跑起來再說,如果你發現自己跑不遠,你可以:

1. 善用意義鍍金術

人類大腦善於自我欺騙,同樣,你可以反過來欺騙大腦,比如你明明從事的是枯燥的工作,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有趣好玩的頭銜,似乎人生從此大不一樣。甚至,你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這個頭銜的人。

人生意義無法尋找,而是建構出來的。你可以賦予意義,也會為意義負起責任。所謂建構,用作品說話。作品會幫助你與第三方溝通。尤其是一些你在意,但不理解你的人。

2. 降低人生複雜度

年輕時常常難以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你要同時完成許多事情,比如擺脫童年陰影、家庭與社會不好的影響、尋找終身伴侶、修鍊專業技能、尋找事業夥伴…… 為了降低人生複雜度,你要學會速戰速決,把一些事情果斷處理掉,不要堆積在同一時間段。你的心力資源會跟不上。

如果你想在同一時間既發展事業又尋找伴侶,最後很可能兩方面都會受影響。同樣,如果上班養家糊口、下班追求興趣,這樣工作和生活會越來越複雜。你會非常分裂,要用兩套不同的邏輯來處理一天的時間。

3. 設置時限

不要虎頭蛇尾,減少啟動周期型項目,這樣往往會堅持不下來,最後都是在給自己挖坑打臉。同樣,拒絕他人的速度要快,這樣會節省心力。人是最會給自己找借口的動物,一旦你習慣不參加某些無聊應酬後,對方會聰明地找出一堆借口來安慰自己。

4. 忘掉真實的自我

很多人總在尋找真實的自我,但是真實的自我是找不到的,你非要去找,就容易原地踏步,行為癱瘓。你需要行動,跑起來再說。成功會帶來更多成功。不要總是在內心糾結,很多人浪費了太多時間思考,這件事我到底該不該做,那個技能我到底該不該學。

所有的內心糾結都是在浪費認知資源,學會用文字寫下來,多年後,你會發現,那麼多怨恨哀傷,那麼多艱難抉擇,早已風淡雲輕。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內心糾結暴露給第三方,越多人知道越是給自己找事。成熟的職業人士是靠作品說話。你的作品越多,你就能排除掉越多雜事,「自我決定指數」就會逐漸提高,最後成為一個內在動機驅動的人。

7

Q7:最後想問陽老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答:做自己喜歡的事,你會上癮。你會經常體驗心流,欲罷不能。

有一個偉大作家都知道的寫作技巧,就是在寫得愉快、狀態好的時候停筆,第二天再接著寫。狀態好時停筆,狀態差時則不能停筆,因為如果狀態差,可能一停筆變成幾個月的停筆。

在機器學習領域有一個經典模型,叫做隱馬爾科夫模型,上一個狀態影響下一個狀態。同理,今天的狀態影響明天的狀態,在自己勝任的時候結束一天,第二天可以從勝任的感覺接著開始,更易誕生心流。

自我決定論的研究者認為人們存在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從人類動機層面解釋了幸福的來源,也就是自主、勝任和歸屬。當你每天的事情都是自己決定的;當你和社群一起做事然後抵達成功,你自然會獲得真實的幸福。

融會貫通多個學科,站在認知&神經&心理科學前沿,結合經典美文與文本細讀,教你科學的寫作方式,開智學堂《認知寫作學》課程現正開放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7 本經典好書,帶你感受寫作之妙
陳虎平:20-30 歲青年如何迅速躍遷?
如何少納智商稅?
只有一樣東西能超越方程與邏輯
魏坤琳:如何將認知科學如何應用到學習中?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