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基層醫生對直腸給葯的見解

一個基層醫生對直腸給葯的見解

來源:診所老闆之家

導讀:記得前面小編有整理過一篇關於直腸給葯的文章,當時很多人給出來不同的看法,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基層醫生對於直腸給葯有著怎麼不一樣的看法呢?

一、直腸給葯現狀

好多朋友都說了直腸給葯遍地開花,猶如一夜春風全國各地開展的真不少。

由於每個醫生對直腸給葯的知識的掌握和開展方法的不同,

有的確是開展的很好,有的用了許多次還是放棄這個療法,還有的患者家屬和醫生都不接受!

目前直腸療法有三個流派,兩個方法。1是西藥,2是中藥,3是中西藥。

一種是推注,一種是滴管。且不論灌腸有沒有法規依據,先分析這方面的優缺點。

純西藥灌腸,藥物粉碎後稀釋後灌腸,這樣的方法起效迅速,緩解癥狀快。特別是發熱(用安比)、腹瀉(苯乙哌啶,思密達)之類的往往立竿見影的效果!

可是,這用法的缺點也很多,特別是抗生素的加入!比如藥效持續時間短,藥物的不良反應等。比如用阿奇黴素灌腸引起小孩哭鬧不安,安比、地塞米松引起低體溫,煩躁不安;

前列腺肥大的成人用654-2引起尿瀦留。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腹瀉。也有灌腸引起患兒過敏死亡的報道。

因為西藥抗生素類針劑多採用納米技術很容易透過直腸血管壁,起效迅速特。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應該警惕!

中藥本人比較喜歡用,常用一些散劑、中藥針劑、湯劑、膠囊、顆粒劑、還有比較新鮮的中藥超微顆粒。

口服液不用,因為含糖和其他輔料不易被吸收。

外用藥、有毒藥、有刺激性的比如含酒精的藿香正氣水、含胡椒、丁香的中成藥會引起肛門燒灼感灌腸後立即腹瀉!

常用清開靈、炎琥寧、柴胡、板藍根、雙黃連、魚腥草、連花清瘟膠囊、藿香正氣膠囊、肺炎散、思密達、雞內金散、嬰兒健脾散等等。

中藥散劑,膠囊、針劑好購買(特別是一些廠家以培訓為口號,以賣葯為目的,其實他那說明書也沒寫用於灌腸)簡單易配置。相比較比中藥煎劑好保存,劑量容易掌握。

因為中成藥散劑、煎劑雜質粗纖維不易透過血管壁所以過敏發生反應少。

臨床經常看到上午給孩子灌腸到下午或者第二天可以看到孩子大便解出的是中藥,這就是沒吸收完的雜質被毛細血管屏蔽了,灌腸藥物無論是那條途徑入血都不是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的,這也就是和輸液相比安全的原因。

中藥灌腸歷史悠久,經常見諸於醫學雜誌、報刊、書籍的報道,其臨床適用範圍相當廣泛,比如兒科疾病、婦科疾病、前列腺、結腸炎類疾病等等。

這方面推薦錢薄主編2008年出版的書----《臨床實用灌腸療法》。

目前中藥灌腸是教科書所提倡的,也是有案可查的。不失其綠色療法的本意。

可是中藥類灌腸講究辨證是許多醫生的瓶頸,比如感冒就要辨寒熱,夾痰,夾滯,夾驚,病邪是在衛分、氣分、營分、血分等等。

腹瀉要看是傷食瀉、風寒寫、濕熱瀉,脾虛正確瀉等等,如果辨證正確,用藥恰當精妙,每每效果明顯。

臨床我常用中藥煎劑,(處方的使用可以參照剛才上面提到的那本書)中藥超微粉稀釋後灌腸。中藥超微粉台灣的,香港的技術較成熟,代表廠家港香蘭,順天堂,還有有農本方配方顆粒、廣州免煎顆粒。

這些中藥劑型的改變給直腸給葯帶來了新的使用方法和思路。如果使用起來用困難,建議有空讀讀中醫兒科,兒科類的課件講座都不錯的。本人就在看成都中醫藥大學兒科38講。基本功少不了,也為臨床提供思路和方法。

如果你感覺學習很吃力至少要把兒科呼吸和消化的中醫知識掌握。

中西藥合用灌腸現在很多人使用的方法,中藥西藥齊上陣,有效果以為很神奇,是心得,沒效果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有時候配方用藥數量達到十幾種之多,很少考慮配伍禁忌、君臣佐使了。也違背綠色、科學嚴謹、的初衷。

中西藥的聯合使用使得灌腸用藥複雜化,潛在的配伍禁忌也不得而知,因為有些藥物混合後就是渾濁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也用肉眼也看不出。

二、灌腸方法的選擇

一是推注,二是滴管。

推注使用20ML或20ML以上的針管加直腸給要管的方法。這種方法推注速度和肌注速度差不多,優點,藥物配置簡單,藥量小,簡便易行。

缺點由於藥液是用壓力噴射到腸腔里的,對腸道有所刺激。加溫也不太方便。

收費上不去,有的針管推一針收十元八元的。使直腸療法失去特色。也會給同行帶來不良競爭。但是,一歲一下的孩子用藥量偏少可以選擇者方法。

滴管使用專業的灌腸器,加溫方便,有檔次,藥液多少好掌握,缺點價位高,所以我選用這個方法。

我這方法優點成本低,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最重要的是藥物流到最末端可以看得很清楚,殘留少。

灌腸的影響因素,影響灌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溫度、速度、深度、患者的精神狀態,藥液保留時間的長短。

溫度我都控制在40度或以下,問怎麼加熱呢?我的方法是用溫奶器,這東西奶粉店裡有賣。溫奶器里加點水通上電源把溫度控制在40度那溫奶器顯示的溫度還是不準確的。簡單,醫療器械市場買個沒有100度煤油溫度計放在溫奶器裡面很容易讀取加熱水的溫度。

一般地講當灌腸藥液溫度跟人體溫度接近患者最舒適。過熱過涼都不行。還有因灌腸溫度過高灼傷引起直腸壞死的,這就成了醫療事故了。

原則:寧涼勿燙吧!深度: 1歲以下50px,1--3歲3--125px 3歲以上的多建議輸液治療了。

想一下,那直腸退熱栓才有多長?效果不是很好嘛?過深了進入肝臟門靜脈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速度不宜過快,有孩子不配合的苦惱腹壓增大,過快滴入回事藥液流出,患者疑問葯出來是不是效果就不好了。

還有一個就是灌腸前後排靜大小便,以利於藥物更好吸收,直腸里積聚許多大便灌腸後藥液都浸潤大便了,吸收也會減少不少。

有大便的灌腸後或與藥液的刺激不幾個小時就解大便了,藥物保留時間會縮短,療效降低。

一到兩天大便未解的我都先用20m--30l氯化鈉加開塞露1支線打進肛門後讓患者排便,排出後再灌腸。也符合通便瀉火的原則。

最後說說灌腸療法的優缺點,有點大家都知道了,無痛,起效快,相比較而言不良反應少,更安全。

利於患者和家屬接受,特別是輸液口服困難的患者患兒。

缺點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比如嚴重腹瀉中重度脫水,重症肺炎,腦炎、等還是輸液吧。

循證醫學認為對於輕中度病情的患兒使用這療法比較合適。因為一旦灌腸出了不良反應對家長解釋起來是困難的

好多家長對此還都陌生,加上沒開展的醫生會說灌腸會得痔瘡、孩子受罪等等。

所以還是穩妥點比較好!引用王洪才老師的話,寧願讓你說我不行,也不願和你去法庭!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個事故回到解放前!為了搞點特色可以加霧化加膏藥外貼增加收入。

鄉村白大褂

xiangcunyisheng999

掃一掃二維碼

關注全國村醫

微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白大褂 的精彩文章:

風雨中的村醫,請為他們喝彩
村醫使用說明書,太贊了!
贊!鄉村醫生執業註冊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鄉村醫生會被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取代嗎
村醫為何不能入編?

TAG:鄉村白大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