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關註:人類挑戰生物節律是否在逆向而行
10月2日,2017年諾貝爾獎最先揭曉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該獎將授予傑弗里·霍爾(Jeffrey C.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Young),以鼓勵他們發現人體生物鐘的分子機制。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名獲獎者,其實也曾被2013年邵逸夫獎的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照拂」,當時就是為了表彰他們在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發現。生物節律主宰人的行為,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而獲得當今世界上最高的科學榮譽諾獎的「垂青」,則更凸顯了其重要性。
春去秋來,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夜去晝來……所有這些,都是自然和生物的節律。如果說,地球自轉和公轉產生春夏秋冬、潮漲潮落的周期可以理解,那為何包括人在內的生物行為會有節律?
這就要從地球起源和環境演化去找原因。20世紀初,德國醫生威廉·弗里斯和奧地利心理學家赫樂曼斯·沃博達宣稱,人的體力存在著一個以23天為一周期的「體力盛衰周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狀況也存在著以28天為一周期的「情緒波動周期」。20年後,奧地利的阿爾弗雷德·特爾切爾教授也稱發現了人的智力存在著一個從出生之日起以33天為一個周期的「智力強弱周期」。後來人們稱其為「人體生物三節律」,即PSI周期(Physical、Sensitive和Intellectual的縮寫)。
但直到1971年,才有科學家從生物的分子和功能中發現端倪。羅納德·科諾普卡和西莫爾·本澤爾發現果蠅體內的Period基因(per)產生不同突變後,會致使果蠅本來按部就班的生活規律變得混亂不堪,如導致果蠅晝夜節律的周期或變短或變長,甚至讓其晝夜節律消失。
但這仍不能完全解釋為何這個基因會主宰果蠅的有規律的行為。1984年,三位美國學者——也就是此次獲諾獎的這三人,先後獨立地克隆了per基因,才開始深入地揭示生物節律的機制。
霍爾和羅斯巴什發現,per基因編碼的蛋白(per蛋白)是種轉錄抑制因子,通過抑制該基因的表達產生了約24小時的節律。邁克爾·楊則於1994年獲得更大的突破,發現了另一個決定生物節律的生物時鐘基因tim(Timeless)。當tim蛋白與PER蛋白結合在一起後,能進入到細胞核中阻斷per基因的活性,讓這個抑制反饋迴路得以循環往複。
這些基因也存在於人體。生物節律基因的發現讓人們更加懂得,人的生老病死是種節律,人們按24小時和晝作夜息的規律安排生活和工作,同樣是符合生物節律。人體的生物節律也決定著體內多種激素的分泌,共同調控人的行為,例如到夜晚,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增多,幫助人們安然入睡。而且,分泌褪黑激素也能調整時差,紓解壓力,解決情緒失調,並且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能中和並清除自由基。所以褪黑激素也被視為一種生物時鐘。
雖然生物節律的分子機制非常複雜,但是其反映的機理,卻是基礎的、常識性的,即如何適應規律和按規律辦事。那當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人們徹夜工作挑戰生物節律和生物時鐘之時,是否在朝演化的逆方向而行?這類問題,最終也得從生物節律研究中找尋答案。
※阿聯酋也要建火星模擬基地,據稱規模全球最大
※撞擊事件驅動地球早期構造運動
※加減水即可調控幹細胞發育
※古代人類基因組信息為人類種群分化提供了線索
※寨卡病毒的單一突變導致了小頭症的出現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