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比較奇葩的近代發明,曾盛極一時,又迅速衰落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鍚
電報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奇葩的近代發明,它與電話幾乎於同時代產生,盛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像當時中國這種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地方,電報的影響力是電話所無法比擬的。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電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中迅速衰落,被人民大眾遺忘到了角落。現在除了一些政府機要部門還在使用電報之外,大家對電報的概念只是電視劇中那「滴滴答,滴滴答……」
一、遙控寫作
如果對你說顯微鏡與電報出自一個人的發明你或許不信,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對你說早期的電報根本不用電而是用望遠鏡你或許不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覺得牛頓剽竊自己研究成果的胡克在閑暇之餘還喜歡研究城市通信建設,於是順手設計出了最早的電報模型。可是他最後的生涯完全將精力放在與牛頓的打架上,所以錯失了將成果發揚光大的機會。
羅伯特·胡克
後來失業的法國人克勞德·查皮將電報原型機進行了一番改良,並說服政府採用了電報。在法國與奧地利的戰爭之中,法軍於前線生擒奧軍統帥。這一捷報按往常需要半天的時間才能送達,可是巴黎人卻在事發後半小時之內就得到了此消息,這全賴電報的功勞。
只不過這電報不是想像中的「滴滴答」,說白了就是古代旗語的翻版,發信號用的是類似鐘錶指針的系統,信號員撥動不同的指針,表示數字、字母、單詞,接收員則利用望遠鏡觀察,再將看到的信號翻譯成文字。
隨著拿破崙的上台,查皮得到了重用,政府出錢在法國、荷蘭、義大利之間建立了直通電報網。只不過後來不知啥事惹到了春風得意的查皮,這位電報系統的先驅者於某天跳井自殺了。
二、電子電報
19世紀初期,丹麥的科學家發現,如果將指南針放在電流附近,指針就會發生偏離。後世人根據這一啟發,很快發現如何對電、磁的相互作用加以利用。基於這一基礎,「滴滴答」的電子電報終於產生了。
電報的工作原理其實非常簡單,發報員僅僅一下下地按按鈕,利用電脈衝發送信後,經過訓練的收報員負責將信號翻譯成電文。
可問題在於收報員並不知道發報員什麼時候要發消息,有時很多消息就在相互溝通不及時中錯過了。於是電報設備變得複雜了一些,並且增加了發聲裝置。
從此,只要電報發出「滴滴答」的聲音,接收方立即就能知道有電報進來。在影視作品中那繁忙的「滴滴答、滴滴答」開始風靡全球。即使這樣,仍然有些人想「偷懶」,他們索性又在接收端安了一台自動印表機,信號可以直接記錄,這樣收報員只負責翻譯,再也不用接收了。
三、摩斯電碼
雖然電報的硬體系統已經基本完善,可是傳輸的信號到底代表著什麼內容?全世界需要一套基本的規範,這裡就不得不提美國人摩爾斯的貢獻。
家人花重金希望將摩爾斯打造成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畫家,而摩爾斯背負著全家人的期盼去研究了電報。其實在他入行之前,已經有德國的團隊設計出新的電報裝置,該裝置由26根導線相連,每一根導線代表著一個字母。
摩爾斯在乘輪船出遊的時候無意間聽到兩個科學家在討論這套電報系統,所以他靈機一動,直接將這套設備簡化,並設計出配套的使用電碼。
摩斯電碼表
接著,摩爾斯帶著樣機去軍方找贊助。經過他的一番介紹,軍方同意撥款3萬美金。兩年後,華盛頓和巴爾的摩之間率先實現了電報通信。
但那時,電報對美國人來說只不過是冒險家的玩物,完全得不到基層群眾的喜歡。直到美國內戰爆發,電報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技術。前線的將軍們需要將消息編成電碼發送到指揮部。文字記者們則在戰場上編輯新聞,然後發送到後方大城市的報社。
經過戰爭的帶動,1865年底美國已經鋪設了超過13萬公里的電報線路。而那個時候電報向電話一樣需要用電線連接,有的公司將電報線架到電線杆上,有的則需要挖溝埋到地下。後者雖然保證了電纜安全、不易被人破壞,但是成本實在是貴的離譜。
四、最後的最後
1859年,一名叫西德尼·沃特洛的英國工程師解決了電報的尷尬。
他最先提出將電報線架設到空中,在房頂上安裝接線盒,在沒有房子的地方架設線桿。這一重大發明在電報基礎設施投入方面切實做到了節約成本。
幾年內,建設成本的降低讓百姓有能力開始使用電報,人們開始利用電報傳輸私人通信和股票價格。如今英國消費量最高的《每日電信報》在當時純粹是一份刊登電訊服務信息的報紙。
電報傳輸線
只不過隨著當代信息的爆炸式發展,多種通信方式漸漸將方式單一的電報擠到了角落。電報從最初先驅者的試驗品,於戰爭年代發展到頂峰,最後在現代被基層群眾所遺忘。雖然目前仍然有堅持使用電報的機構,但是那點可悲的使用量完全無法和電話等通信方式相抗衡。
電報成為尷尬的近現代發明,它流傳下來的只有滴滴答、滴滴答、滴滴答……
※曾國藩都被逼自殺三次,你還覺得自己境遇差么?
※這位明朝開國元勛早早辭職了,為何也難逃朱元璋清算?
※真實的紀曉嵐:漢人書生真的敢與兩大滿族權臣爭權嗎?
※這些悲情英雄的一句話,戳中了歷史關鍵處
※你我皆凡人,為什麼他們活成了王牌?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