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與實相念佛的統一
實相念佛或只能接引中、上根機之人,若欲三根普被恐有困難。因此古德即於觀想念佛,或持名念佛的事修中,導入實相念佛的理觀,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在事修念佛中,讓障重凡夫得到具體可修(功夫不致於空費)的利益。同時也可藉助理觀的輔助,而降伏妄心祛去疑念,加強事修的力量,可謂相得益彰。回憶持名念佛之實踐,將持名念佛立為「事持」與「理持」兩種即是明證。傳燈大師在《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中,對於這種理事雙修的念佛法亦有所提倡,彼云:
要須先假持事中一心,以為其本,理中不過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無滯事相,以為殊勝之因。
傳燈大師認為,在事修純熟的前提下,是應該導入實相理觀的,唯有如此才能"無滯事相"成就"殊勝之因",然而什麼是殊勝之因呢?《圓中鈔》又云:
已聞妙法,深悟圓理(即中道實相之理),以起圓宗,如此力用,圓融無疑。了事乃即理之事,理乃即事之理,是以一心持名時,事一心可也,事理即一心可也。念念無非法界,心心皆即真常。如是念佛,功德最大,能伏五住煩惱……是為不思議念,是為無功用念。
反之如果沒有這樣理事相即念佛呢?《圓中鈔》反問云:
苟微乎此,曷能成就一念伏惑之功耶?
總之,將實相念佛的理觀,配合事修上的持名念佛,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重要的。既然如此,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將實相念佛與持名念佛相結合的理論基礎又為何呢?由上文的討論知道既然眾生一念心性具足法界諸法,則所念之佛即是自心所具所造,雖口稱他佛名號,不過是念自心中之本性佛。西方極樂雖在十萬億佛土外,其實那隔方寸之遙?若能依此實相之理而念佛,則能念即是所念,一句佛號即是自他和合之佛號,感應道交不從心外而得,往生極樂又豈是份外之事?《妙宗鈔》云:
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即此一念心)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能觀)作境(所觀)。一心一塵至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單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
上文中所言,既然無一物而不具諸法,則不但我心具足極樂之主、伴、依、正,乃至我"身"當下亦具足極樂之主、伴、依、正,反之亦然。故我舉起一念萬德洪名時,豈止口念心憶而已,更是全身上下,乃至全法界亦皆隨念。如是念念正觀,一切身心所造無量宿罪那有不滅之理?伏斷見思,更侵無明乃至圓頓成佛,又那有不能之事?《凈土生無生論》中,傳燈大師亦衍申此理謂: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論曰:行者稱佛名時,……一心不亂時,散心稱名時,以至見思浩浩……全體即法界。故法智大師云: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若然者,余心尚是,況念佛心平?是故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凈寶覺。以此妙心念彼阿彌,則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但隨功行淺深,[而分]品位高下耳。
上引文中所謂"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凈寶覺"者,正是指出持名念佛中,所自然具足的不可思議妙用,雖然行者不參究、不觀想,只要念念直心念去,則全法界之心體念念與性具彌陀無上善妙覺體相應,不但三身總念、四土隨生,伏斷見思乃至圓頓成佛亦是不假他得現成之功。故上第三章第二節中引《要解》之語云:不論事持、理持皆可持至事一心乃至理一心。又云: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缺等語。《圓中鈔》亦云:事一心、理一心乃至事理相即一心可也,皆是真實不虛而確定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說,行者既使無力觀想依正莊嚴,無能體究諸法實相,只要能念念懇切地念佛,即是順於法界圓融不思議理具事造妙覺圓明之心體,念念相應即念念得益。在事相看雖只是「持名念佛」而已,而當下即是不可思議的「實相念佛」!此時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是統一而無二無別的!《妙宗鈔》稱此為「即心念佛」,彼文云:
為令即心見佛法體(即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以此現因而證當果,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觀生彼果名心作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
又云:
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念)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有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陀?
所謂「即心」是指當下行者這一念能念之心體,及所念之彌陀名號、功德、本願、相好光明乃至依正莊嚴等,皆是心佛同體的法界圓融理具事造之妙覺圓明心體。故持佛名號之時,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佛號,所念之佛號亦即是能念之心體,行者念念專念,乃至散心而念,皆念念不空過,念念返薰本覺之心體。如是即心而持名,雖未得現前大用,而出口入耳持名之功德自在念念中滋增矣!如是持名而即心,雖是至簡至易之事行,而上上根人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人亦可臻其閾,橫賅八教,豎徹五時,任運逍遙,豈居份外,到家之辭何須再舉。凈土法門,千經共贊,萬論導歸,而持名念佛一法,更是世尊無問自說,數嘆為難信之法,自來西天東土諸祖婆心共勸者,其意在此。諸有聞者見者,豈有不踴躍涕零,感恩佩戴而安心力行者乎?
摘自《台州佛教》2000年第5期
※兩位聖者的辨論
※觀照 莫向外求
※雁過無痕方為真
※文摘 蒲團如月
※常識 彌勒菩薩
TAG:靈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