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英雄」蒸汽機車
「
「蒸爺」
這是火車迷們給蒸汽機車起的敬稱
資歷與派頭盡在其中
同時透露著一種對英雄末路的感慨
中國曾是大規模工業生產蒸汽機車的
最後一個聖地
如今只余不足60台仍可運行
蒸汽動力的時代的確已經過去
不過「蒸爺」們能否轉換身份絕處逢生呢
」
工業革命的里程碑
2002年,晨光下,遼寧阜新礦區的職工準備搭乘蒸汽機車去上班 。 攝影 / 黃慶軍
如果僅僅將蒸汽機車視為一種交通工具,它自然早已過時,但就如古建築和傳統民俗一樣,蒸汽機車是一種文化遺產。作為工業革命的標誌和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的里程碑,蒸汽機車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最重大的發明就是蒸汽機,而蒸汽機最具代表性的應用對象就是蒸汽機車。今天,當我們讀狄更斯的小說、看印象派大師們的繪畫、研究美國的西部開拓史,甚至於回顧新中國工業化進程時,都會發現蒸汽機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蒸汽機車的現狀
1949年建國時,鐵道部曾對清末至民國年間留存的蒸汽機車做了一次統計,發現共有來自8個國家的4069台火車,機車型號多達198種,該時期的中國鐵路被稱為「萬國蒸汽機車展覽會」。1956年9月,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一台蒸汽機車製造成功,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前進型」。作為中國蒸汽機車的主車型,「前進型」機車一共生產了近5000台。
幾十年過去,隨著內燃和電力驅動的興起,中國的火車也迎來了大規模的更新換代。1988年,鐵道部全面停產幹線蒸汽機車;幾年後,國家鐵路上運行的蒸汽機車基本被全部淘汰;2006年,鐵道部宣布各大機務段和機車車輛工廠停止蒸汽機車的維修業務,蒸汽機車也無法經過國家鐵路的軌道運輸。
在上圖所示的這些地方,我們還能一睹蒸汽機車呼嘯奔騰的風采。然而淘汰後的大部分蒸汽機車慘遭解體,被當成廢鐵賣掉,運氣好的則得以在固定地點靜置。靜置機車的命運各不相同,有的被當做鍋爐給其他機車供暖以「發揮餘熱」,有的封存在基地中,極具歷史價值的少數幸運兒則得以陳列在博物館中供人參觀。
蒸汽機車的未來
攝影 / 霍春光
目前我國對蒸汽機車的保存,基本只涉及外觀的養護,而不考慮動力裝置。如此一來,熄火幾年後,鍋爐和管道就會生鏽報廢。
長期靜置的蒸汽機車很難再跑起來了,但只要蒸汽機車不熄火,加以適當的維修,開幾十年上百年都不是問題。由此,「動態保存」的概念應運而生,其重點在於維持蒸汽機車的運行能力。這需要定期對蒸汽機車進行維修,並讓它不時地在軌道上跑一跑,以確保工業革命的這一「活化石」不變成「死標本」,而是以原始的面貌真正地「活」下去。
內容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07月
撰文/姜憶帆 李璇 攝影/羅春曉 等
責任編輯/任遠方
你的腦海中有蒸汽機車的身影嗎?
別錯過
※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
※鮮為人知的彩色峽谷
※千里江山,賀壽中國
※人與鯉魚在這裡和諧相處
※紐西蘭地熱何其多
TAG: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