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肢手術後怎樣準備走路

下肢手術後怎樣準備走路

下肢手術後怎樣準備走路?

走路還不簡單?其實走路至少要掌握3大要領。要領一:全腳掌著地,足部負重為三點負重,腳後跟要著地。要領二:膝關節要微屈。要領三:每一步要邁到另一腳的前方。聽起來象笑話,地球人都知道。其實不然,正常人走路無意中遵守上述要領,但在下肢骨折或者手術後,由於損傷或者疼痛等原因,肢體往往暫時喪失了正常的協調功能,就會出現各種不協調的走路步態。常見不良步態有:

一,腳尖點地,足下垂步態。經常發生於小腿骨折術後,主要原因是小腿前群肌肉比較容易受到骨折或者手術的影響。人體的自然姿態又容易下垂,術後不注意主動及被動活動,加上卧床時間稍長會造成踝關節的下垂攣縮等。

二,膝反屈步態。患者由於疼痛、足下垂等原因可造成走路邁步時喪失正常的5到10度的屈曲角度,而形成膝關節向後的反屈,姿態僵硬。

三,並步步態。由於受傷肢體不能正常負重,邁步時不能邁到另一隻腳的前方,而只能跟到另一隻腳的旁邊,形成邁一步跟一步的步態。

那麼,這些不良步態有什麼害處呢?人體走路的正常步態是許多肌肉協調作用的結果,是最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動作,也是最有利於骨傷患者康復的動作。不良步態就會對骨骼或者肌肉形成不良受力,比如會促使骨折再移位,甚至鋼板斷裂等。比如足下垂步態會加大脛骨前方的受力,而減弱後方的受力,在外固定架固定的情況下,會促使骨折形成反屈成角,脛骨前方癒合而後方張口等。在踝關節骨折的患者中,長期的不良步態會形成一種習慣,這種不良姿態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引起慢性持久的關節腫痛。一位網友患者曾精闢地總結說:寧可扶拐走正常地步態,也不要急於棄拐而跛行。

怎樣避免不良的步態呢?首先在卧床期間就要進行適當的鍛煉,避免足下垂。比如進行主動和被動的踝關節背屈活動和按摩。下地後不要急於走路,而是先用幾天的時間來練習踏平,即全腳掌著地,一般通過幾天的適應都可以踏平。另一個康復要領是走路要慢,步子要小,慢就可以不點腳,步子小就可以邁到前面去。當然所有這些都應是在扶雙拐保護的前提下進行,一開始就要模仿正常人的走路姿態,象幼兒學步一樣耐心。一般在醫生的耐心指導下患者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來掌握這些要領。患者經常問什麼時候可以扶單拐,我的觀點是最好不要扶單拐,單拐在力學上不如雙拐平衡,對部分患者會造成傷害。扶雙拐同樣可以把力量用在腿上,直到患者完全有自信棄拐,棄拐的前提最好是可以走正常的步態,不跛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