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經也年輕憤怒過

曾經也年輕憤怒過

影史100佳青春電影

《戲夢巴黎》

(2003,法國)

編劇:Gilbert Adair

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

主演:邁克爾·皮特、伊娃·格林、路易·加瑞爾

故事:

1968年,美國文藝青年馬修到巴黎求學,與當地一對姐弟伊莎貝爾和里奧成為好友,三個青年趁父母出行一個月的時間,在里奧家中過上了醉生夢死的生活,他們沉浸在電影和藝術的世界不能自拔,一邊談論著電影、搖滾樂和政治觀,一邊體驗著靈與肉的交媾。而馬修與里奧觀點不同,青春期的馬修與伊莎貝爾初嘗禁果,並試圖教女方如何戀愛,但伊莎貝爾卻同弟弟如連體嬰兒一樣難捨難分。某日三人擁抱著睡去,被遠行回家的父母看見,醒來後的伊莎貝爾試圖自殺,這時窗戶突然被打破,他們加入學生遊行的隊伍。此時的馬修離開伊莎貝爾姐弟,與激進的遊行青年人背道而馳……

影評:

貝托魯奇對待存在主義的態度是曖昧的,《戲夢巴黎》應該承擔一些批判功能。

20世紀60年代的文藝思潮在世界風起雲湧,法國新浪潮主義、存在主義、共產主義、「垮掉的一代」等風暴席捲全球,歐洲則是風暴的中心。從某種程度上,《戲夢巴黎》描摹出同時代的「垮掉派」青年放蕩不羈的頹廢狀態。導演借美國青年馬修作為記錄者和介入者,去身臨其境地感受這場文藝風暴的中心—巴黎。他與伊莎貝爾姐弟關係密切,他們共度了「1968年學運」前夕的一段時光,更為生動地再現了巴黎左翼青年的精神狀態—這是青年一代最後的癲狂時刻。

可以說,《戲夢巴黎》的中文譯名頗為貼切,這是波希米亞青年的一場「誕妄之夢」,而英文原名The Dreamers 直譯為「做夢的人」,似乎作了不動聲色的揶揄,與拉康的「鏡像階段」中的嬰兒照鏡子一般,不識鏡中人,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尚未確立,這對巴黎左翼青年刻意營造的戲夢生活,便是他們的「鏡像」。

貝托魯奇的敘事方式與當下的藝術思潮暗暗相合,他用「波普式」的拼貼法將文藝青年中最具代表性的標籤作了一場拼湊,也正因如此,整部影片幾乎窮盡了諸如卓別林、基頓、特呂弗、戈達爾、吉米·亨德里克斯、嘉寶等20世紀以來最迷人的藝術家,故此片的追捧者更偏愛從中尋找大師的蛛絲馬跡。套用當時較為時髦的《電影手冊》派語境,《戲夢巴黎》是「左翼波普版」的《朱爾與吉姆》。

影片的敘事重心落在三個青年身上,集中呈現出伊莎貝爾和弟弟里奧的「未成年時期」,他們如同連體嬰一般,趁爸媽不在家,邀請馬修加入這場藝術夢境,僅僅一個月,就把整個家折騰得天翻地覆,其行為包含著當時最流行的文藝符號,煙、酒、性愛、搖滾與革命,他們進行著步入成年社會前的「最後癲狂」。無論是出於被迫還是自願,理性的馬修半推半就地捲入這場青春的「戲夢遊戲」中,一樣難以抽離,乾脆半夢半醒。他在跨越通往成年世界的一道坎,試圖指引伊莎貝爾學會戀愛和成長,然而在這場遊戲之外他同樣難以抽身:家中充斥著頹廢的「夢中囈語」,門外卻是激進的學生運動。

儘管里奧與父親政見不合,但他作為這場戲夢遊戲的物質支撐者顯得頗為弱勢。父親的身份是位詩人,這位過去時代的文化精英,如今已不具備任何話語權,在某種程度上,父親的保持沉默,是否是對新興左翼青年的縱容?而這個巴黎中產階級的家庭故事,似乎也重新審視了1968年的社會文化景觀。

正因如此,貝托魯奇才能脫離某種地域性成為世界級導演。回顧他的電影生涯,他總是站在普世價值的立場上創作,充滿以家庭為外殼的浪漫情節,亦不乏心理批判的內核,並習慣把故事放置在更大的時代背景中,無論是《巴黎最後的探戈》《末代皇帝》還是早期的作品《革命前夕》,貝托魯奇總試圖描述政治與人類心理狀態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是繼費里尼後,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內心現實主義」大師。

《戲夢巴黎》就是包裹著藝術外殼的一場春夢。最後,三個青年緊緊擁抱在一起慰藉藝術的靈魂,自認為彼此相愛便可抗拒成長,永葆青春,卻不知此刻窗外的世界早已大亂,激進與暴力正如火如荼,而他們這個精神烏托邦,或者正是滋生激進思想的「溫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電影手冊 的精彩文章:

「賴皮三部曲」的完結篇
夢碎在花季里
喬任梁,離開365天,我們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真正的絕望是沒有眼淚的
誰在少女時代沒有遇到過渣男?

TAG:青年電影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