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末戰國初秦楚兩國都是被吊打?
吊打的滋味
楚國
從西周時一直存續到戰國的主要諸侯國,無非就是秦、楚、燕、衛。其他的諸侯國,如晉國被三家瓜分,齊國被田氏所取代,宋國被齊國所滅,蔡、陳、曹等也早被滅。
燕國是個奇葩的存在,從立國到被滅沒有多少變動,或者是有,但沒有歷史資料留下,不為人知。雖然燕國一直自認自己的姬姓貴族,但更有可能春秋時,燕國就被別的諸侯國當做戎狄之國。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燕國總是強調自己姬姓的原因吧。總之,爹不疼,娘不愛,連個南蠻子楚國都不如。
楚國雖然建國也早,但直到蚡冒之時,楚國才真正強大起來,問鼎中原。但由於江漢平原上存在熊盈族(瀛姓),在熊盈之國被楚所滅後,經過聯姻或其他原因,以族名為氏的熊盈人很有可能取代羋楚。即蚡冒奪取羋楚之位。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並無實質證據支持。
楚武王、楚成王、楚莊王、楚靈王等都是一代的霸主,開拓楚國的疆域和北上的努力。棄疾和公子比結盟,殺死楚靈王兒子祿,逼死楚靈王和公子比等,自立為王,是為楚平王。
楚平王時改變楚武王時北上問鼎、與晉爭霸的長期國策,改為西親秦以對抗晉吳聯盟擊楚策略。。這其實並不是楚平王亂來,而是吳國早已是楚國強大的鄰國。
公元前584年,拐帶陳國夏姬逃奔晉國的巫臣在楚國的家族被子反所誅殺。晉國接受了巫臣所提出的結盟吳國、共攻楚國的戰略。這是晉楚兩國為爭霸打得難解難分時,晉國所能找到的最好一個策略。找個幫手,兩路合攻,擊敗對手。
於是巫臣就出使吳國,並讓自己兒子留在吳國任職行人,為吳國訓練兵馬。這個時候是吳王夢壽二年。《史記》中吳國真正有歷史,就是從巫臣提議晉國結盟吳國夾擊吳國開始的。
從公元前570年,楚國發兵攻打吳國,先發制人削弱吳國,到公元前506年吳蔡兩國聯合擊敗楚國,攻佔楚國都城郢。在這64年間,楚國攻打吳國7次,吳國攻打楚國3次,合計10次。楚國對吳國的攻打非但沒有能夠削弱吳國,反而讓吳國更加強大。
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向外公秦哀公求救(楚平王所取的秦女未必是秦哀公之女,但在輩分上可以算上是楚昭王的外公。)。在申包婿的哀求下,秦哀公派遣500乘車,和楚軍共同在稷地擊敗吳軍。吳王闔廬的弟弟夫概帥兵回吳國反叛,意圖自立為吳王。於是吳王闔廬只能撤軍回國。楚國在滅國邊緣走了一遭。
經歷了滅國生死一顆的楚國,雖然在楚昭王時得以恢復,但面對吳國不斷的西侵,也不得不數次遷移都城以避開吳國軍鋒。
被人誤會為傻的楚懷王
到了楚悼王,昔日的對手晉國倒下了,卻出現了三個新銳之國:魏國、趙國、韓國。三個剛誕生的國家,出自晉國,自然對昔日晉國宿敵楚國了如指掌,也把楚國作為仇敵,不斷侵奪楚國。北有魏韓趙三國,東有吳國,如果楚國還不背靠秦國這個西邊的盟友,那就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就在這個時候,魏國人把強大的機會讓給了楚國人,也許魏國人覺得他們夠強大了。沒有得到魏武侯重用的吳起來到了楚國,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吳起出任楚國相職,即令尹,發起了戰國自魏國李克之後的第二次變革。
吳起最早是在公元前386年魏武侯即位時入楚的,到楚悼王死時的公元前381年,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只持續了5年時間。和秦國商鞅從公元前359年到公元前338年合計21年的變法時間相比,吳起的變法只進行了四分之一,即秦國的第一階段。若因此來說吳起變法不夠深入,只是一種武斷的說法而已。
這個5年的吳起改革,讓楚國成為了一個二流強國,一直延續到被秦滅。
大秦帝國劇照
秦國
秦國自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侯後,就以滅戎為口號全力向東擴張。死時,秦襄公就攻打到周故地岐山附近。經過秦文公、秦寧公、秦武公、秦德公等人的努力,到秦穆公即位時,秦國勢力已經到達黃河一帶。這才有秦穆公春秋爭霸的故事。
秦穆公死後,自從秦景公時被晉厲公擊敗、被晉軍追到棫林之後,秦國就開始衰落下去,沒有能力繼續參與中原的爭霸,只有繼續做自己的西戎之王。這個時候的秦國,基本上很少和中原有來往了,因此被他國看做是蠻夷,也不應當驚訝。
秦哀公時,秦楚結盟,對付晉吳聯盟。南北爭霸的兩個敵手,分別找了東邪和西毒作為幫手。秦國這個盟友平時不動,關鍵的時候把楚國從被滅國的邊緣給拉了回來。
雖然楚國沒有滅亡,但楚國的霸主地位被吳國接手了。昔日的盟友,成為了今日的敵人——晉國和吳國開始爭霸了。
但時間不長,正在爭霸的晉國和吳國突然間灰飛煙滅了:晉國被三分,吳國被越國所滅。稍縱即逝轉頭空,空悲切!
秦國勢力繼續衰落:內有大臣攬權,外有戎狄入侵。義渠曾經攻打到秦國的渭南地區。
直到秦獻公時,國力才轉變,開始上升。秦國在秦穆公即位時,勢力已經到達黃河,而到秦獻公時,河西之地早已被晉國(魏國)奪取。秦獻公和魏國的石門之戰,就已經是在雍州東邊的地界。可以說關中大部分地區已經在魏國掌控了。
再到秦孝公的商鞅變法,秦國國力直線上升,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借用楚喬圖
總的來說,秦國在秦景公被晉厲公擊敗後就衰落了,而楚國直到楚昭王被吳國擊敗後才開始衰落。秦國比楚國先衰落。同是春秋五霸,秦國只出一個秦穆公,而楚國則有楚成王、楚莊王、楚靈王等。在春秋時期,楚國國力比秦國強盛得多。但楚國也因為長期和晉國爭霸,和晉國、吳國兩國長期雙線作戰,致使國力衰退。秦國早早的推出了爭霸賽,雖然也衰落,但保存了實力。
但巧合的是,秦楚兩國基本上是在同一個時間扭轉了國力衰退。公元前386年吳起去楚國變法兩年後,秦獻公即位了,開始扭轉了秦國衰落的趨勢。
相比楚國楚悼王只支持了吳起五年的變法,秦孝公支持商鞅21年變法,秦國是幸運的。假如,楚悼王多活15年,吳起變法能成功,秦國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來進行變法——因為東邊的魏國和南邊的楚國都不會允許一個可能強大的秦國出現。
春秋末戰國初,秦、楚兩個老牌諸侯國同時被吊打:晉楚爭霸、吳楚長期作戰,這是楚國被吊打的情況;晉國西侵、大臣攬權、戎狄入侵,這是秦國被吊打的情況。
經過了一番吊打,秦、楚兩國都獲得了新的活力,秦國重新強盛,和齊國爭長,楚國恢復強盛,佔據吳越土地,成為南方首霸。
※《仁王》11月同步推出PC中文版 完整收錄3大DLC
※錢穆:中國社會演變之上(假期讀史)
※小編我不小心發現了海賊王一個新大將
※戰略哲學-戰國革命
※殺人狂魔白起,僅用30年時間殺了戰國250年戰亡總人數的一半!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