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為什麼一天到晚放不下手機?GQ器物

你為什麼一天到晚放不下手機?GQ器物

━━━━━

別不承認了,就算是放假你也還是手機不離手。就像是一種社交綁架,你習慣性地利用所有碎片時間下拉朋友圈或是微博,生怕錯過什麼「大事」。在你每天放不下手機的幾百個原因里,應該不太可能會有與藝術相關的原因,畢竟藝術品總是被精心保存,為求千年不腐。而手機的壽命則會受制於摩爾定律以及消費者捉摸不定變幻莫測的喜好品位。但就是有人要打破這種對立,想讓日常用品帶上藝術屬性,並讓這種屬性有機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

在 GQ 汽車編輯史楠的辦公桌上,一直放著一張徠卡相機的廣告卡片。上面寫著著名街拍攝影師 Joel Meyerowitz 說過的:「Carrying a Leica is like a free pass for the unexpected.」翻譯過來就是「擁有一台徠卡相機就等於有了一張通往不期而遇驚喜的免費門票。」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消費社會的宣言。

消費社會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並在二戰之後逐漸蔓延至西方其他國家。而在最近二十年,中國也在逐漸進入消費社會。你一定對以下這些社會特徵並不感到陌生:有計劃的產品換代,潮流和風格上前所未有的急速變化,媒體和廣告對社會迄今為止無與倫比的徹底滲透,超級高速公路的發展和駕駛文化的來臨——這些都是美國當代社會學家 Fredric Jameson 概括的。

哦不,我們走得甚至更遠:智能手機里的 App 以平均不到三周的時間快速「迭代」;日更的博主們影響著我們對於潮流和觀點的認知,而非月更的雜誌;「網紅店」自帶流量,完整詮釋著「媒介即內容」,甚至「媒介即收入」;我們追逐更貴的酒店、餐廳和通勤艙位,認同「努力賺錢以完成階級上升」。創業者們比 Jameson 看得更透徹,稱之為「消費升級」,催促所有人抓緊 upgrade,不然就會被時代拋下。

App、博主、網紅、創業者以及我們自己,都已經離不開我們手裡時刻握持的「移動設備」。而從所有意義上說,智能手機就是對這個消費時代最精確的概括和最完整的縮影。我們時刻都在追求更快、更新、更入流、更能區分階級和獲得身份認同的硬體,手機廠商們則鉚足了勁織夢和圓夢。

再說回我們那個熱愛攝影的汽車編輯同事,通常情況下他不會把徠卡相機單純地定義為消費品,正如那句話說的:「你買的不是相機,是未知世界的通行證。」某種程度上它們甚至是藝術品和收藏品,形色各異的限量版讓徠卡的相機和鏡頭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屹立不倒,甚至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硬通貨」。

━━━━━

的確有手機廠商不甘於只生產消費品,他們織的夢更大,想要做藝術品。上個月,一加手機(OnePlus)聯合法國藝術大師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在巴黎發布了雙方跨界合作的「Callection」系列,推出 OnePlus5 JCC 特別版。在我們通常的認知中,藝術與科技產品經常站在對立的立場上,前者需要感性,後者注重精準。而在這個消費至上、快速更替的時代,把這兩者合併在一起表達,可以說是非常大膽的做法,甚至有點危險。

一加5JCC 特別版

這款合作款手機的背面也是一段文字,由 Castelbajac 親自手寫,用鐳雕印刻在了背殼上:「This is not a mobile phone, this is a creative machine for artists, fashion experts, ideas catchers. This tool is Kool, you can use it also as a telephone.」這不是一部手機,而是為藝術家、時尚達人、創業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創新設備。它很酷,而且你還能用它打電話。

一加5JCC 特別版背部文字

這就完全不是一句消費宣言了,更像是一段自我標榜式的調侃。人們喜歡這種具有身份認同的消費產品,它解決了一種內在衝突。我們置身在一個所有人都各自追求卓越、所有人卻又消費著幾乎一樣的產品的扁平時代,難免失衡,難免會被這樣「不同」且「罕有」的事物打動。

這印證了後現代消費社會中的第一個特徵:符號消費。消費的價值尺度正在發生著根本的轉換,它是以對「使用價值」的貶低為前提的,人們對商品不一定完全是功能性消費。通過把消費品符號化,賦予它們一種象徵性的社會意義,從而它們也具有了某種社會價值。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的作者 Mike Featherstone 解釋說:「(符號消費)其著重點在於有能力無窮無盡地重塑商品的文化或者象徵層面,使它更適合充當商品符號。」這其實是一種消費者對於「自我實現」的需求,以及「自我價值」的消費。我們表面上拒絕被貼標籤,極力避免在大數據時代被精確畫像,卻又渴望用消費區分彼此,在異化的過程中尋找同類。

━━━━━

很有意思的是,在被問及「這款手機到底是為誰設計」時,OnePlus 5 JCC 的產品經理曾熙非常直接地說:「就是為我自己做的。像 Pete(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常常說的,作為公司的產品經理,如果作品連自己都不滿意,又怎麼說服用戶呢?」發現了嗎?對於自我價值實現式消費甚至從產品最上游的策劃層面就發生了。曾熙希望通過這款產品表達自己,捕獲同類,剛好公司找來合作的藝術家 Castelbajac 也跟自己是一路人。「他算是藝術家裡非常叛逆的那一種,我們幾乎就是一拍即合。」他說。

這位被《紐約時報》稱為「反潮流教父」的人幾乎是法國所有本土設計師的「風格先驅」,他不僅是一名時裝設計師,還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跨時代藝術家。Castelbajac 幾乎與所有人玩過跨界合作,這份名單里有安迪·沃霍爾、碧昂斯、Lady Gaga、樂高,甚至羅馬教皇保羅二世也邀請他為其設計教會禮服。

法國藝術家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這次合作更像是一次藝術實驗,除了把 Castelbajac 手寫的那段話鐳雕到手機背面,他還把手機兩側的三個物理按鈕分別改成了紅黃藍三色。在19號的發售現場,Castelbajac 還親自為購買者在包裝上畫上了簡單的彩繪。這是消費社會的另一個特徵:意義消費。「消費是一場儀式,主要功能是讓一系列進行中的事件產生意義。」這種行為本身的價值就是在於賦予意義。

一加5JCC 特別版紅黃藍三色物理按鈕

Castelbajac 現場在特別版手機包裝盒上為購買者作畫

消費社會中的商品最終有機會成為藝術品,這是兩方合力的結果:一方面,消費社會下的藝術家更加關心市場,藝術創作更加突出對觀念的表達;另一方面,藝術消費不再只是消費藝術的審美價值和本體機制,而是趨向於扁平化的感受體驗。這剛好符合了我們對於符號消費和意義消費的訴求,也難怪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如此形容這次的合作:「這或許是將經典藝術向當代人普及的最簡單的方式。」

一加5JCC 及其手繪藝術包裝盒

━━━━━

然而在解決了一個衝突之後,這個產品本身卻又製造了另一種「衝突」。硬體不得不因為摩爾定理更迭,而藝術品本身應該是具有時間這個維度上的價值的,連曾熙自己都不太願意承認,他一直都沒想好該如何完美地解決這種矛盾。「首先我們通過鐳雕技術,讓這段文字在正面看起來若隱若現,得把手機側過來一點才能清楚辨認。」曾熙認為「耐看」是可以跟「時間」發生關係的。

一加 JCC 周邊產品手繪包裝盒

「鐳雕工藝的本質其實是破壞金屬材質的表層,所以在使用久了之後,你的手其實是會在這段文字上留下痕迹的。」一加的 ID 設計師劉浩然對「時間」這件事有他自己的理解,人與產品之間的互動可以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藝術品」所指代的範疇正在發生變化。剛剛公映的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中,藝術家用焰火點燃500米長的繩梯,由熱氣球將它拉升至高空。一座璀璨奪目的天梯在夜幕中升騰,整個過程只持續了150秒,蔡國強為此做了21年的準備。正在 UCCA 展出的《寒夜》是一部高清數字電影,四位藝術家通過對巴金小說《寒夜》的理解,將四個主要人物放置在一個全新的文本空間中。

「易逝的選材」與「全新的媒介」早就是戰後及當代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法。小野洋子將自己和列儂相遇時在場的那顆蘋果擺放在一個有機玻璃支架上,放在展廳里,直到蘋果腐爛,再換上一顆新的。Urs Fischer 用蠟油塑造雕像,再像點蠟燭一樣將它們慢慢融掉,而在這些蠟像對面,是被蠟油覆蓋的古典雕像的複製品。

尼德蘭畫家 Jan Van Eyck 將亞麻仁油的使用和油融化顏料的方法發揚光大,確保畫作乾燥後不變色,長期保持光澤,接下來才是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的繁盛。七百多年後,鐳雕蝕刻的技術能讓一副繪畫永久地保存在金屬面板的表面,有人選擇把它運用到一款18個月後註定會被淘汰的智能硬體上,這一行為本身就足以構成一次當代藝術的創作了。

一加5JCC 特別版

滿足消費社會的需求,OnePlus5 JCC 又碰巧詮釋了當代藝術的某個潮流,我們不應該草率地用巧合來解釋這個事件,相反的,類似的情況會在不遠的未來成為大概率事件。藝術可以是某種紀錄時代的「量產物」,紀錄當時代人們的願景、焦慮、集體意志、異化程度、與外界互動的方式、審視內心的頻次……一台手機當然可以成為一件藝術品,而這也可能成為你放不下手機的另一個原因。

━━━━━

編輯、撰文:梁瀟滸 視覺:梁爽 插畫:DR鄔夢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Q中國 的精彩文章:

當每逢佳節胖三斤,用野獸派健身減肥靠譜嗎?
GQ對話好爸爸鄒市明:十一黃金假期你會自駕游嗎?
你真的懂蛋糕嗎?GQ告訴你關於蛋糕的9個冷知識
盤點近17年以來,發生在計程車上的那些事兒
我們把一場精英式的泰國高端度假游變成了大學生的畢業旅行

TAG:GQ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