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比「媽寶男」更不能嫁的是「妻寶男」

比「媽寶男」更不能嫁的是「妻寶男」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Collie


與一個人沒有能力承擔起家庭責任的「妻寶男」生活一輩子,想想都可怕。




去年春運的時候,我在人潮湧動的候車室里排隊等著檢票。不一會,身後就排進來一個紅著臉的女人。


她背著高高鼓起的雙肩包,拖著個半大的箱子,另一隻手護著胸前被五花大綁包的嚴嚴實實的嬰兒,額頭上的汗水不時地往外冒。


正當我為她感到心疼的時候,一個抽著煙嚼著檳榔的年輕男子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讓你早點買票不買,現在好了吧?要陪你站三個小時!」


說著便一把奪過女人手中的箱子一屁股坐在上面自顧自地玩著手機。


可能是他的嗓門太大了,女人懷中的嬰兒輕聲啼哭起來,男人煩躁地抬起頭嘟噥道,「連孩子都哄不好!你是怎麼當媽的?」


我看著他的樣子,像極了封建大地主家的公子哥——什麼事都不會做、也不願做,只想當一個甩手掌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小的時候纏著母親叫「媽」;


長大了娶了老婆還叫「媽」。


這個世上,比「媽寶男」更不能嫁的是「妻寶男」。





01



老同學小胡本是個樂觀向上的快樂女孩,可是一場婚姻讓她變得心力憔悴。


丈夫不僅把家務活全部丟給她,還經常抱怨小胡工作太忙不顧家、做飯不好吃、家裡沒收拾乾淨等。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丈夫竟然辭了職,今天去開飯店、明天又去學C語言、沒過幾天又覺得還是上班踏實。


小胡想說點什麼,又唯恐擊碎了那顆玻璃心,只得像個「母親」一樣小心翼翼地歸置他那無處安放的能力和夢想,用自己並不高的工資支撐著整個家。


「結婚五年,我就當了一天的『新娘』,五年『新的娘』。還要兼顧保姆、司機、廚娘和心理諮詢師……」


才結婚不到五年,小胡就感覺過了一個世紀。


西方人結婚誓詞說:



我願意TA成為我的妻子(丈夫),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可臨到頭了才發現神對手不常有,而豬隊友常有。

與一個人沒有能力承擔起家庭責任的「妻寶男」生活一輩子,想想都可怕。





02



曾經看過一部美劇,丈夫是上班族,妻子則全職帶著五個孩子。


每次孩子們請示他的時候,當慣了「甩手掌柜」的丈夫總會翹著二郎腿指著妻子說,「這家不是我做主,不如問問你們的母親。」


他常掛在嘴邊的是,「我妻子無所不能……」


他不會想到的是,面對一整天的家務和五個調皮異常的孩子,妻子會辛苦成何等模樣:



她要管教丈夫生而不養的一群熊孩子;


要處理與婆婆矛盾四起的婆媳關係;


還要時不時照顧一下丈夫作為男人的自尊。


他就像第六個孩子,耗盡了母親的大半生。


終於,他的妻子在丈夫無盡的「缺席」和溝通無果中崩潰,不得不提出離婚。


丈夫不明白為什麼,妻子苦笑著道,「五個孩子已經夠多了!」


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


意思是說,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可是丈夫卻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妻子,跟這樣的「妻寶男」過一輩子,難道不是最痛苦的事嗎?





03




前段時間在微博看到一條新聞:一名三十歲男子失蹤數日,只留下妻兒干著急,後問及原因才知道是妻子抱怨他只顧玩樂不顧家,這才憤而出走。


當妻子與其講道理的時候,他居然大言不慚地說,「娶老婆回來不就是做家務生孩子的嗎?哪個女人不是這麼過來的?」


一個人高馬大的青壯年男子,活脫一副未成年的孩子模樣,絲毫沒有為人父為人夫的半點覺悟。


當兒子的時候是「媽寶」,母親事無巨細地照顧著他的一切;


當老公的時候是「妻寶」,妻子亦要像母親一樣挑起所有的重擔;


他寧願把所有的困境留給妻子,也不願像個男人一樣承擔責任。


如果說每個人都是1的話,那婚姻無非就是1+1,它需要雙方的付出、堅持和努力。而不是讓女人奮力支撐本屬於「我們」的責任。


梁啟超曾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一個不懂得承擔責任的「妻寶男」,自然也不能體會為人夫為人父的快樂。


不如就此罷了,江湖再見,還能道一聲:謝謝當年放我一條生路。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男人總喜歡撒謊
李宗盛的語文是誰教的
老樹畫畫:放假干點兒啥,在家睡大覺,不想到處跑,呆著就挺好。
科學地控制情緒,能少奮鬥10年
謝謝你,陌生人。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