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1

感冒離不開抗生素

流清鼻涕、發燒、咳嗽,感冒了就用抗生素,成為寶媽寶爸共識……

有些父母就診時也強調,孩子發熱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或幾種抗生素同時服用或頻繁換藥,一種葯服用了2天不見效馬上給孩子換另一種葯。

抗生素真的是孩子健康的萬金油嗎?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人體內的細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細菌是不致病的。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護的時候,體內的細菌才會失衡,外界細菌也更輕易侵入,這個時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對抗性的藥物,是傷害和壓制自身機能的,是一種以殺害人體的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為代價的抗病行為,現在很多疾病的高發,與抗生素的濫用是有關係的。

「正氣存內,邪不外干」

從古中醫的角度來講,當人體感受到外界邪氣的時候,人體就會產生髮燒這個機制,將邪氣驅趕出去,只有當正氣不夠的時候,邪氣才會往裡侵入。

發燒是人體抵抗病邪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當人體的陽氣被打壓後,人體對抗病邪的能力就弱了,邪氣會長驅直入進入肺,所以一般的小孩在強行退燒之後,往往容易在幾天之後引發肺炎,這是人體的正氣和邪氣在肺這個地方僵持住了。

病症多是排病反應,辨證是王道

疾病很多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排病反應。對抗式治療傷害了免疫力,容易誘敵深入,等於自毀長城,造成嚴重的後果。

中醫的理論,我們不會用藥物去強行退燒,而是以增加人體能量的辦法去幫助退燒。比如風寒感冒一碗薑湯水下肚,捂著被子睡一覺,出一身汗,寒邪就自然排出去了,這時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

當然這裡要特別提醒一下,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適合用生薑,寒證才適合,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冒一般熱證居多,應該用清涼解表的方子。請辨證後準確使用。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2

別怕孩子吃不夠,飽餐易造成積食

我們中國人對小孩子養育總是比較細緻的,特別是溫飽方面。

小兒餵養,按需就好

很多新手媽媽會擔心孩子沒吃飽,甚至有些爺爺奶奶帶孩子帶孩子時,總擔心孩子吃不飽不管孩子接不接受,想不想吃。千方百計的哄吃一口飯,其實都是出於精細照顧的擔心。

就孩子本身而言,每餐吃多少是可以自己判別的,這一點需要大人調整自己的看待尺度。不要過分強加。正常的健康的小孩飽了就不吃了,不用刻意去控制。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的,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而且頻次是不限的,有時只吃幾口就睡著了,也很常見。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小孩容易食積,一旦食積就容易感冒

三分飢與寒的說法語出自明代醫書《萬密齋》,這句說的重點不在於三分是多少,而在於主題是:饑飽即吃東西、寒暖即穿衣,或者也說出了小兒容易生病的兩個方面:積食、或者受寒。中醫基礎里說,「五臟要藏,六腑要通」,六腑就一個要求——通。

吃飯施加壓力,易郁思傷脾

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古人在吃飯的時候不主張管教孩子。孩子在一種壓力底下被逼著進食,邊哭邊吃,這樣不光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還會讓他整個的身體出問題。造成的不良結果有諸如:疝氣、腸簍、貧血、發育遲緩、脂肪肝、心跳異常等。這些問題說到底都跟脾胃虛有關係,因為脾為後天之本。

3

媽媽覺得寶寶冷,捂多了熱傷風

還有的小孩容易得熱傷風,其實就是穿多了。很多寶媽或老人帶孩子喜歡拿自己的體感溫度去衡量小孩,覺得小孩脆弱、冷,於是就給孩子穿很多的衣服。其實小孩陽氣旺,屬於純陽之體,生性好動,穿得過多就更不能散熱了。

養子十法——背腹足暖,心胸頭涼

中醫理論:《小兒病源方論》中的「養子十法」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

摸小孩後脖子不涼,也不容易出汗是最好的。如果穿多了,則稍微一動,後脖子就會出汗,而容易出汗則吹風容易著涼。

若穿著不多,但是運動了仍然要出汗,怕出汗吹風著涼,一般媽媽們都知道的解決辦法就是後背墊汗巾。

除了注意穿著避免著涼,其他還可以注意的是:空調的環境裡面注意肚子後背別直接吹到風;腳丫子最好也別吹到風,如果容易吹到,可以穿襪子睡覺;冰涼的瓷磚地面小孩最好不要光腳踩時間長了。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4

過食甜咸,過早開發智力

甘多傷腎

當下的孩子把甜味飲料當水喝,甜的東西入脾,甜多了就會引起脾的亢盛和失調,也間接影響腎的功能。

甘味可以補脾,過多的甘味食物會引起脾氣偏勝,就會克伐腎臟(土克水)。由於腎主骨藏精,其華在發,因此甜味的東西吃多了就會使頭髮失去光澤、脫落。同時還常出現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腎精虛的癥狀。

咸多傷心

現在的孩子鹽給的也太早,一歲就開始吃鹽,甚至跟大人吃一樣的量。小孩都是腎虛的,因為腎臟後發育,所以生下來都是大小便失禁的,走路也不穩,這都是腎功能沒有發育好的表現,直到青春期,腎才發育完成。

鹹味可以補腎,過多的鹹味食物會引起腎氣偏勝,就會克伐心臟(水克火)。由於心主血,鹹味的東西吃多了,就會影響氣血的生髮和運行,使血脈凝滯,臉色變黑。同時還常出現心悸、氣短、胸痛等癥狀。

鹽會造成腎臟負擔,小孩的腎功能承擔不了這麼多的鹽。我碰到好多這樣的病例,孩子到了十幾歲,外表看著都好,卻還尿床,無法醫治,很痛苦,可能就是因為餵養方式的不得當,過食甜和咸,給孩子的脾和腎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思傷脾

現在的孩子智力開發的太早了,嬰兒時候就開始胎教,兩三歲就開始送去早教、幼兒園裡還要進雙語兒園。小小年紀就開始

思傷脾,人一思慮身體就會鬱結。孩子正在生髮之時,一思考他當然會「淤」。

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思慮過度不但傷脾,還會導致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現代醫學還認為,過思會引起腸胃的神經官能症、消化不良症,甚至引起胃潰瘍。從中醫觀點來說,由於脾運化不好,容易引起氣結,導致腹部脹滿,從而出現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的癥狀,形成氣鬱,並進一步發展為血瘀、痰瘀。

所謂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這兩個根本都傷了,就會造成孩子這樣那樣的疾病。

5

老祖宗育兒智慧,開襠褲莫要扔

年輕寶媽堅持科學養育,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用紙尿褲了,新聞上常常看到講開襠褲不能穿,不衛生,小女孩小小年紀因為穿開襠褲尿路感染什麼的……這講的是衛生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幾千年來我們的孩子一歲以內都穿開襠褲,是有道理的

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開襠褲散陽補陰

我們的孩子一周以內變化是非常大的。各種功能,從頭能立,到能翻身,能坐,能爬,能走,發展非常快,這就是陽的作用。但在古人看來,陰陽是相對的,陽長得快,陰是不足的。

萬密齋說:「童子,裳不裘帛。下體主陰,得寒則陰易長,得溫暖則陰暗消。」孩子是純陽之體,所以孩子的陽氣會比較足,但陰陽要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陽太足,就會導致陰不足。就像如果下體包的太緊,陰就消掉了,這一消,會導致陽長得過快,將來會導致他陽的不足,別看現在長得快,以後可能就長不高啦。不管是男孩女孩,想要生長發育比較好,下面一定不敢穿多。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6

縱容孩子,夏季過量吃冷飲傷害大

夏天消暑,冷飲必屬,適量即可。但小孩吃東西比較任性,不吃飽就不善罷甘休,家長們若抵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過量吃冷飲傷害大。

在我們看來,夏天吃冰棍、喝冷飲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古人認為,夏天的陽氣都跑體外去了,體內的陽氣相對來說就減少了。尤其是脾陽就會比平時虛。此時,如果吃冷飲,本來脾胃就比較寒涼,再人為地降低內部的溫度,在過低的溫度下,吃多了冷飲就會損傷脾陽。

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吃冷飲後馬上就出現咳嗽。有些受寒後在短期內好像看不到什麼傷害,但多會在秋冬季,天氣轉涼的時候孩子變得愛感冒、容易咳嗽、或者突然得了鼻炎了,現在臨床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過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都與飲食的生冷,傷害了身體的陽氣有密切關係。

走出現代育兒雷區,真正護養脾胃,扶助正氣,防治百病的育兒方法

7

切勿揠苗助長,讓孩子順其自然成長

這是一個飛快發展,急速變化的時代,這是一個時間寶貴,效率至上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匆忙得讓人焦灼的時代。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像巨大水泥攪拌機里的石子,身不由己地跌跌撞撞地跟著快速運作。這樣的匆忙和催促,也帶進了我們對孩子的養育當中。

貴人語遲,莫要傷仲永

古時候的人想法和我們不一樣。古人說到很多偉大人物的時候,都會說他們三歲還不會走路,六歲還不會說話,這樣的人最後會成為偉大的人物。

反而那些什麼都來得早的,成為長大沒出息或夭折的典型。

拒絕早熟——讓孩子調達天性,順應自然

成長只能是緩慢的,被人工添加劑催熟的果蔬,樣子好看,卻缺乏真正的營養與口味。緩慢在植物那裡是成長的基本準則,但是在當今的人類社會,卻成了稀缺元素。

萬物皆有其理,早熟自然就會早衰,生命皆有其自己的軌跡。就像一朵花,開得早凋零也早,生命能量都是有數的。所以古人不希望別人說自己的孩子聰明。

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熟,因為古人都是「道」的思維,希望順其自然。

早熟的人精神壓力也大,年紀太小,懂得卻太多,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心理承受能力去承受這些思想和知識帶來的痛苦和副作用。現在的人不考慮這些問題,好多孩子跳樓自殺,家長卻不理解他們為何會有那麼大的精神壓力和負擔。

8

結語

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無謂「輸不輸在起跑線上」,只要不讓孩子「累倒在起跑線上」,保存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這將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動力。給孩子打好心理基礎,讓孩子具備生存的智慧和能力,遠重要於給孩子增加尚未能抵抗的壓力,催促他們成長。世界很大很大,人生很長很長,慢慢來,一個人總有巨大的空間與時間,長成獨特的人,長成自己。



【來源:中醫思維+】

編輯/李小五 編號/GYZX0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今天向日本學者取取經:如此小劑量,治癒過敏性鼻炎
屁很臭說明腸胃有問題?一個屁的自由都沒有了嗎?!
羅元愷積累了幾十年的婦科望診經驗
低頭看看肚臍,不同形狀的肚臍,反映著你的身體狀況!
醫院忽悠老百姓多年十種不治而愈的病,你該知道了!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