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初年就有倭患,可惜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

明朝初年就有倭患,可惜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

早在朱元璋統治的洪武時期,倭寇就長期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騷擾。據統計,洪武年間有記載的倭寇入侵達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過兩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可謂殫精竭慮,絞盡腦汁。

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在沿海要地設置衛所,派兵防守,同時發國書給日本諸國(當時日本正處於分裂的「南北朝」時期)表達了自己希望與日本諸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一起消滅倭寇,共享太平之福的願望。但當時的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詮以「倭寇乃九洲海賊所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知道」為由予以搪塞。洪武二年,著眼於長遠利益的朱元璋又派楊栽等七人出使日本,並親自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威脅「倭寇」。接到信後,日本國的懷良親王大怒,斬殺明使五人,其他的悉數扣留,朱元璋的這一次交涉毫無成果可言。洪武三年三月,不死心的朱元璋又派萊州府同知趙秩等再次出使日本。趙秩經過一番驚險的周旋和唇槍舌劍後,終於軟化了懷良親王的立場。懷良親王派和尚祖來捎帶了大量的貢馬和土特產向明朝「奉表稱臣」,而且還送還了七十多個被倭寇抓去的中國人。朱元璋十分高興,在皇宮設宴款待日本來使,並賞賜了大量的財物。考慮到日本人普遍信仰佛教,朱元璋還派了八個和尚護送祖來回國。但是朱元璋對當時的日本缺乏最起碼的認識,他高估了懷良親王的影響力,懷良親王只是一個親王而不是國王,他的意志並不能代表整個日本國的意志,那麼當時最有勢力的日本國王是怎麼想的呢?說來還真是湊巧,這位仁兄的想法正好與懷良親王相反,他並不認為跟中國交好是一件多麼急切而急需解決的事。於是這次曾給朱元璋帶來希望的交涉就這樣再次擱淺。

後來日本國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貢,但因為這些多是地方實力派官員貪圖大明朝的賞賜而搞的私人活動,沒有正規的表文和印信,所以朱元璋都不怎麼搭理。洪武十三年,日使再次來貢,情況同前幾次一樣也是沒有表文,但帶了一封日本徵夷將軍源義滿的奉丞相書,文章寫得極其囂張,朱元璋看後很不開心,便拒絕了日本的朝貢。洪武十四年日本再次來貢,朱元璋又一次推卻,並讓禮部寫了一封信責備日本國王和他們的那個征夷將軍:「王居滄溟之中,傳世久長,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環海為險,限山為固。妄自尊大,肆毀鄰邦,縱民為盜。上帝將假手於人,禍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與王。王若不審巨微,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無乃構嫌之源乎?」。日本不甘示弱,也回了

其實當時明朝面臨倭患也是想了辦法,可以稱之為上中下三策。上策,即舉全國之力興兵討伐,吞掉日本島以絕倭患。這個策略簡直完美無比,如果當時朱元璋批准並成功了,日本早就變為同朝鮮越南一樣的藩屬國,哪還有後來的恥辱?但歷史不容假設,朱元璋考慮很久不得已放棄了,因為他不敢打。為什麼呢?

他知道歷史上隋、唐、元都曾對日作戰,勝少負多。加之明朝有一個致命弱點,作為大陸國家,沒有一支海軍,漂洋過海去征服一個島國,幾乎不可能勝利。再者,東瀛倭國土地貧瘠,百姓愚昧,吞併沒有太多的利益。所以,朱元璋放棄了這個策略。

還有中策和下策。中策就是派使臣東渡與日本統治者談判建立外交關係,利用日本政府控制倭寇不要再騷擾明朝。甚至出台了一個規定,將日本列為十五不征國之一。所謂十五不征國,乃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定下四方諸夷如果不犯中國,而大明興兵討伐,視為不祥之兆。為了避免朱氏後世子孫仰仗中國富強窮兵黷武,給十五個國家發了「免死金牌」。分別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西洋國、爪窪國、湓亨國、白花國、三弗齊國、浡泥國。

這條路實際也走不通,搞笑的是明朝找錯了談判對象。明朝對此時日本情形幾乎一無所知,以為懷良親王也類似於洪武皇帝是日本唯一的國王,一言九鼎。後來反覆問詢求證日本來使才知,此時的日本正處於南北分裂時代,懷良親王是南朝的政治領袖,北朝還有一個征夷將軍源義滿。兩派勢力各懷鬼胎,對待明朝的態度大相徑庭。北朝傾向與明朝通商,換取經濟利益,解決財政困難;南朝卻支持倭寇,並以此要挾明朝與北朝斷絕關係。實際上明朝並不清楚懷良親王並不知道經過幾年的努力,明朝感覺自己被日本人耍了,交涉無果,就採取了下策。

閉關鎖國。

是迫不得已,也是效果最差。明朝嚴禁國民出海私通貿易,將倭寇拒於國門之外。但海岸線兩萬多里,如果嚴修海防哨所,將耗費極大的財力兵力,而天下初定休養生息,執行過程大打折扣。閉關鎖國只能是限制自己發展,所以實際情況是恩威並施,中策與下策同時使用。

但倭寇數量和冒犯事件並不減少,證明這一戰略的失敗。閉關鎖國,這無形中自證失敗,面子上無論如何過不去。表面上有意借胡惟庸通日口實而斷絕中日關係,但暗地裡仍不放棄,繼續施以恩惠,寄希望於外交方式解決倭患。

直至懷良親王死,北朝勢力漸漸興盛,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統一日本,與明朝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遣使朝貢,打壓倭寇,明初的倭患才逐漸稀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奇葩 明朝皇帝 個個身懷絕技
明朝宰相張居正為什麼要殺思想家何心隱?
南京一太监墓意外发现的3个字千年谜底秒解,直接让外国专家闭嘴
明朝在當時的世界,究竟獲得多少個第一?
明朝兩位皇帝都落水而死竟是朱元璋的原因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