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鐘研究獲諾獎 掌握大腦生物鐘工作效率高
對於上班族而言,利用好生物鐘,就意味著工作效率的提高。雖然「效率高潮時間」因人而異,但就多數人而言,也有規律可循,在人群中,一天中的「最佳工作時刻」有4個時間。
2017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美國遺傳學家傑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 Michael W. Young)三人因對生物體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研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3名獲獎學者以果蠅為試驗對象,找出控制果蠅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並記錄下這一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質在細胞中夜間聚集、日間減退的過程。識別出控制日常生理節律的基因,發現解釋了植物、動物和人類如何調整自身的生物節律。
評審委員會表示,生物鐘調節著至關重要的功能,例如行為、荷爾蒙水平、睡眠、體溫和新陳代謝。當我們的外部環境突然和內部生物鐘不吻合,我們就感到不舒服,比如長途飛行之後需要『倒時差』。
南京中醫藥大學宋為民教授表示,對於上班族而言,利用好生物鐘,就意味著工作效率的提高。雖然「效率高潮時間」因人而異,但就多數人而言,也有規律可循,在人群中,一天中的「最佳工作時刻」有4個時間:
早晨起床前後的一段時間
大腦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完成了對頭一天攝入信息的鑒定、整理、編碼工作,將有用的信息儲存起來,又未攝入新的信息,沒有前後攝抑制(前後攝入的信息對此次攝入的信息起抑制作用),此時「頭腦清醒」,記憶印象清晰。
上午8~10時
經過一段時間的輕微活動,人體處於活動階段,精力旺盛,記憶量大,思維效率高。
傍晚18~20時
這是大多數人「未料到」的,但卻是1天中思維效果最佳的時刻,可惜許多人對它都未能很好地認識,把它白白地浪費了。我們可以把它充分利用起來。
睡前1~2個小時
進行記憶後即進入睡眠,沒有新攝入的信息干擾,即沒有後攝抑制。此時的記憶既有利於儲存,也有利於提取,思維也因此最為活躍。
(來源:健康時報)
※在路上 今天最怕這個字——堵
※十一也瘋狂,怎樣可以不受傷?
※你是否經常忘記繳水電費?學學這些護腦簡單招
※老師站著講課20分鐘等於走1千步!
※男子參加跳繩促銷後猝死,三類人不適合跳繩別勉強!
TAG:樂護服務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