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我校有一位教授叫做Anie Kalayjian,她的研究方向一直是災後心理重建和創傷記憶,去年我讀到她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寫的一篇短文,主要是以她的經驗和研究結果為基礎,對災難發生後人們心理經歷的歷程,以及針對我們如何能夠擺脫災難帶來的負面影響提供了幾點建議。
根據美國紅十字災難應對手冊,在事件發生後,人們的心理狀態大體是以下幾個階段:
1. 最初影響階段,人們內心的恐慌和焦慮持續增加。
2. 第二階段,又稱為英雄階段,倖存者會通過自發的互幫互助來度過災難。
3. 第三階段被稱為蜜月期,這個時期大部分人會對自己的倖存感到慶幸,並對其他組織或者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
4. 隨之而來的第四階段則伴隨著幻滅,倖存者或者倖存者的家屬,事件相關的受害人會認為政府或官員未能及時提供有效的救援,或者後續的物資,而產生不滿的情緒。
5. 第五階段主要關於心理重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慢慢又回到日常生活當中,開始考慮和接受自己的個人問題。
Kalayjian教授根據她自己的研究經驗,更加詳細的總結了災難發生後人們將經歷的不同心理階段:
1. 驚詫和拒絕:在第一階段,人們常常還處於驚訝之中,一般大眾並不能及時的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有的時候,因為事件可能給我們帶來的痛苦過於深湛,有的人會傾向於在心理上否認事件的發生。
2. 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情緒反應,在這個時期倖存者會被彷彿是突如其來的情緒所擊倒,不知所措,並感覺自己茫然無助。在這個階段,不同年齡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以下分三個年齡層說明。
A. 兒童面對災難的反應可能和成年人有所區別,如果一個孩子在經歷重大事件後出現以下情形,請監護人考慮帶他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1)分離焦慮:害怕與家人或者是他信任的人分開,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鐘;
(2)害怕睡覺或者獨處;
(3)出現一些品行障礙,比如突然比以前有攻擊性,或做出一些反社會行為;
(4)退行性行為,表現出和目前年齡不符的幼稚行為,如吮吸手指,尿床,或者緊跟信任的人寸步不離;
(5)突然比以前多動,注意力無法集中;
(6)退縮或者迴避行為;
(7)軀體化癥狀:比如頭痛,肚子痛,或者關節痛但又查不出病因;
(8)睡眠出現問題,夜驚或者無法入睡。
B. 青少年在災難後的常見反應有:
(1)退縮或迴避,拒絕與人溝通交往;
(2)憤怒;
(3)攻擊性行為或語言突然增加;
(4)行為退行到幼年階段;
(5)發生睡眠障礙,噩夢,白日夢的次數增加;
(6)無法集中精力;
(7)變得易怒,極易激惹。
C. 成年人在遭遇災難之後的表現大體有:
(1)內心的不確定性和恐懼感增加;
(2)對政府或者管理人員宣洩憤怒;
(3)感到緊張,不安,神經質;
(4)食慾減退;
(5)睡眠障礙,噩夢纏身;
(6)退行;
(7)注意力無法集中;
(8)無法像之前那樣快速準確的做出決定;
(9)比之前更具有攻擊性,有家庭暴力行為或者是開始試圖借用酒精或毒品減輕負面情緒。
3. 接受:倖存者到了這個階段,開始逐漸的接受災難的影響,並且開始做出一些努力來解決災難帶來的問題。倖存者會感到比上一個階段更有希望,更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們會更多的做出幫助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4. 恢復階段:在這個重要的階段,人們會慢慢的恢復調整到災難發生前的工作或者生活狀態,在這個階段,關於整個災難的真實的創傷性的記憶也會慢慢浮現出來。
Kalayjian教授指出,在災難發生後,我們應當或者說是可以做的有:
1. 盡量保持你之前的工作生活作息,日常行為。正常的去工作,上學,和其他之前就在進行的活動。災難發生後, 會有很多的不可控的事情發生,盡量去做你有把握,能夠確信的做出決斷的事情。盡量減少對不確定抉擇的猶豫,與其總是自問「為什麼這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 不如問你自己「我現在能做些什麼?」。
2. 獲得儘可能多的社會支持:和家人,朋友,鄰居,同事,甚至是教會的朋友呆在一起,向他們傾訴,或者互相傾訴。
3. 不要忍耐或者是隱藏你的情緒,說出來。溝通,哭泣,表達你的情感絕對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作為一個正常人,你有足夠的理由感到懊惱,悲傷,無助,憤怒。要知道,你絕對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情緒,將這些情緒合理的釋放出去是健康的行為,否則它將積鬱在你體內,並帶來不好的影響。家長們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通過講故事,玩玩具等投射方法表達他們的情緒。
4. 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不要逼迫自己,給自己放鬆和休息的時間。
5. 非專業人員不要隨意給自己做診斷,開藥,或者使用酒精和精神類藥品,甚至是毒品。所有的這些只能暫時的幫你無視痛苦,但從長遠來講,這些有害物質會對精神和身體造成更多更深的傷害。甚至——尼古丁和咖啡因——他們會降低你處理焦慮的能力。
6. 對於經歷災難的個體來說,Kalayjian教授提出,最後的反思和總結是必要的,一次災難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痛苦,還有具有正面意義的經驗和教訓,且是因人而異的。找到痛苦賦予一個人的積極的一面,這樣的認知改變對於倖存者的繼續生活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應當將悲痛隱藏在心裡,在想哭的時候應當哭出來,和別人傾訴也有助於你找到這段經歷對你特殊的意義。
7. 尋找並表達愛,這裡說的並不是狹義的愛情,而是廣義的關懷和理解,這種愛能夠幫我們撐過最艱難的日子,併產生更多美好的情緒,不要吝嗇你對別人的關心,也不要拒絕他人的照顧。
最後一段說一點自己的想法,受害者並不僅僅是直接參与事件的當事人,還包括了受害者的親人,朋友,救助者,甚至是每一個通過網路和各種渠道得知災難的人,包括我們,都是受害者。面對恐怖,我們有理由也有權利感到憤怒,悲傷,恐懼和焦慮,當你有了傾訴的慾望,膚淺的調侃和流於表面的詫異並不能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一個信任的人向之傾訴才是比較妥當的解決方案。同樣的,當你面對一個信任你,對你傾訴的人,要對得起這份信任,不要輕易否定對方的情緒,不要批判回絕,讓對方覺得「我先是失去了所有的東西,現在你又說我心理不正常」,取而代之的,應當是換位思考,充分共情式的傾聽,你可以不用給出建議,也不必付出財力物力,你只要做到讓對方感到你在認真的聽他說話就可以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替對方保守秘密。
可以說,大多人為悲劇事件的參與者,或多或少的有心理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問題,當你感到自己或身邊的人可能遇到這種問題,請鼓勵自己或者他人尋求專業機構或者人員的幫助,這可能避免更大悲劇的發生。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溝通,希望世界和平。
※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庫班表示正在考慮競選美國總統
※美國的槍支問題(一):第二修正案之爭
※2歲女童偷吃爆米花,哈里王子童心大發
※美國政府又一內閣成員坐私人飛機被曝光
※印尼巴厘島火山即將噴發,數萬人撤離
TAG:選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