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在中秋//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情在中秋//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大家好,廣福花又和大家見面了。又是一年中秋時,此時此刻,小夥伴們在哪裡歡度中秋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福花在這裡陪你,我們一起過中秋。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有著多種流傳至今、經久不息的習俗,享受花好月圓的同時,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些有關中秋的文化與傳統。

賞 月

在中秋節,中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有些朝代賞月活動甚至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中秋佳節明月夜,人人望月月不同,今年的賞月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據預測,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七圓,預計月亮最大最圓的時刻出現在10月6日2時40分。由於地月距離縮短,中國各地不僅可以觀賞到最圓的中秋夜,而且目睹到的月亮直徑比往年更大。

所以別再等待,帶上父母,約上好友,同坐一輪明月下,嘮嘮家常,敘敘從前,讓情在月下綻放,讓愛在月下團圓。

吃 月 餅

古往今來,人們都把月餅看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月餅已經成為中秋節特有的節日符號。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圓,品餅賞月,儘是歡樂。兒時記憶里,是難以忘懷的五仁餡兒;長大看見的,是各式各樣的月餅餡兒,棗泥兒的,蛋黃的,甚至還有冰淇淋的,月餅的口味千變萬化,而唯一不變的,是心底的那份深情與思念。月又圓了,如環之餅又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而家在哪裡,你,還好嗎?

團 圓

中秋節,又名團圓節。人們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是啊,兒時的每個中秋,明月在,月餅在,父母在,嫦娥的神話,百聽不厭;長大後,背起行囊,走向屬於自己的遠方,父母與家,在背影中漸行漸遠。"媽,車票太難買了,今年過節不回去了,我把給您老買的禮物郵回去了。」「爸,今年假期太短了,不回家了,您保重身體,節日快樂啊。」父母越來越老,而我們不回家的理由也越來越多。禮品有千萬種,祝福的語言有千萬種,但終究比不上一句「爸媽,今年,我回家過節。」此時,又到中秋,無論身在何方,至少,給爸媽打一通電話吧,相信電話那頭,爸媽,已經等你很久了。

圓圓

團團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佳節之時,福花祝大家中秋快樂,更祝家家戶戶,人月兩團圓。

圖/網路

文/顧安琪

編輯/顧安琪

審核/宋欣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寧醫學院校園之聲 的精彩文章:

TAG:濟寧醫學院校園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