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贏?巴菲特之問
1998年10月15日,沃倫·巴菲特在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一個演講中有過如下提問: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很了解自己周圍的同學了。假設現在你可以選一個同學,買入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不能選富二代,只能選靠自己奮鬥的人。請各位仔細想一下,你會選班裡的哪位同學,買入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會給所有同學做個智商測試,選智商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考試成績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最有拼勁的嗎?
不一定。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都很努力,我覺得你會主要考慮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會把賭注壓在誰的身上?也許你會選你最有認同感的那個人,那個擁有領導能力,能把別人組織起來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是慷慨大方的、誠實正直的,他們自己做了貢獻,卻說是別人的功勞。我覺得讓你做出決定的應該是這樣的品質。
找到了你最欽佩的這位同學之後,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拿一張紙,把這些品質寫在紙的左邊。
.
就是這樣,把我們身邊的人篩選一遍,看一看你真正願意下注在其身上的都有誰?
寥寥無幾。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長期買入一個人幾十年內收入的10%,如同選擇股票一樣,究竟誰能夠在將來為你帶來豐厚的回報呢?
他可能不是考試成績最高的,也不一定是最有拼勁的,或是智商最高的、最聰明的。
而是你最有認同感的人,你相信的那個人,才是你確定的潛力股。
.
巴菲特接著說:
為了擁有這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你還要同時做空另一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這個更好玩。
想想你會做空誰?你不會選智商最低的。你會想到那些招人煩的人,他們可能學習成績優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們打交道,不但你煩他們,別人也煩他們。
為什麼有人會招人煩?
原因很多,這樣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投機取巧或者弄虛作假。類似這樣的品質,你想想還有什麼,請把它們寫在剛才那張紙的右邊。
.
看看左右兩邊分別列出來的品質,你發現了嗎?這些品質不是把橄欖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鐘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眾。左邊的這些品質,你真想擁有的話,你可以有。
這些是關於行為、脾氣和性格的品質,是能培養出來的。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獲得這些品質,沒一個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邊的那些品質,那些令人生厭的品質,沒一個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話,可以改掉。
所以,巴菲特表示, 最後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決於你的頭腦和勤奮。
..
成功,不是來自精明,和你學習了多少的技巧,而是你的厚道,你做人的品質決定了你走的多遠。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
巴菲特說,奧馬哈有個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說他招人的時候看三點:品行、頭腦和勤奮。他說一個人要是頭腦聰明、勤奮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個禍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懶又蠢。
可見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道理,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精品。
.
一個人的品性好壞,會受到後天很大的熏陶和影響。
水滴石穿,都是日積月累的力量。
「常言道,習慣的枷鎖,開始的時候輕的難以察覺,到後來卻重的無法擺脫。這話特別在理。
我在生活中見過一些人,他們有的和我年紀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幾歲,但是他們染上了一些壞習性,把自己毀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煩。他們原來不是這樣的,但是習慣成自然,積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如是。
※有80分的人才,就盡量不要用70分的
※曹德旺:製造業不可或缺,電商只能解決存量分配問題,企業做社會短板才能成功
※回不去的故鄉,找不回的同學情
※是走的快,還是走的遠?
※民企痛點:讓親戚來上班是害人害己
TAG:互聯網未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