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健脾養胃的葯膳,喝喝身體更健康!

健脾養胃的葯膳,喝喝身體更健康!

中醫認為,在五臟六腑中,脾與胃相表裡,是氣血生化之源,有「後天之本」之稱。維持生命的一切物質,都要依靠脾胃對營養物質的受納、消化、吸收、運化來供給。脾胃傷則出現倦怠、腹脹、便溏、腹瀉、消化不良以及水腫、消瘦、攝血功能失職、免疫與抗病能力下降等症。正如《養老奉親書》說:「脾胃者,五臟之宗也。」所以,古人有「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脾胃虛則百病生」等認識。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及其與人體生命活動的密切關係。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葯膳!

1、胡椒豬肚湯

材料:胡椒20克,生薑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

做法: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凈,去異味。紅棗和生薑用水洗凈,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水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具有健脾開胃、驅風散寒、溫中止痛、強壯身體的作用。

2、山藥燉羊排

材料:羊排、生薑、山楂、甘草、山藥適量。

做法:羊排洗凈後在開水中焯15分鐘,撈起瀝干後和生薑、山楂、甘草一起爆炒,聞到香氣時加水,用大火燉20分鐘。最後倒入山藥和適量水,文火慢燉40分鐘即可。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健胃消食的功效。山藥有助於胃黏膜修復,而且其中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也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羊肉肉質細嫩,且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卻比豬肉少,是冬季養生防寒溫補的美味食材。

3、人蔘煨豬肚

材料:豬肚1個,人蔘15克,乾薑6克,蔥白7根,糯米150克。

做法:將豬肚洗凈,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凈,一起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撇去湯麵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極爛溫食。

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寒之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等癥狀。

4、砂仁羊肉湯

材料:砂仁10克、白鬍椒3克、生薑、羊肉少許。

做法:將砂仁10克、白鬍椒3克、生薑數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後放入適量食鹽服食。

功效: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鬍椒、生薑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

5、豬肚白朮湯

材料:豬肚1具,白朮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洗凈,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後去水,晾乾水後備用。將白朮、煨姜、胡椒放入豬肚內,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味。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的人。

6、參芪猴頭燉雞湯

材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党參、大棗各10克,薑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薑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党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養胃護胃。

7、桂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

做法: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後,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