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飛布拉格之前,我花了一個月時間來讀卡夫卡的《城堡》,以期了解尼采眼中這個神秘的城市。可是,卡夫卡那密集不分段落的文字,那晦澀的語言,那讓人難過的黑色幽默,都讓我無法和周杰倫歌中的布拉格相聯繫。於是又請兒子給我補了一堂關於慕尼黑陰謀、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的歷史課,因為我知道捷克這個國度不僅有多元文化,更離不開政治的多重因素。

這個命運多舛的城市,究竟會有怎樣的氣質?

帶上我的灰色絲絨上衣,我去尋找我要的答案!

飛了十三個小時,終於來到捷克共和國的首都。第一眼的印象是安靜的,建築彷彿回到中世紀,路邊還有童話中的馬車,那顆因長途飛行而焦灼的心慢慢沉靜。進入市中心的酒店,我的心又開始華麗麗,因為酒店的布置是優雅復古的,不同於歐美的簡潔現代,撞色設計的華美窗帘和床品給人的畫面感是有故事的,讓我想起那部著名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捷克人的骨子裡還是流淌著驕傲的血液,難怪昆德拉會寫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卻依然沒有看懂這個城市!

布拉格是浪漫的——它的建築色彩是豐富精緻的,屋頂以橘紅色為主,建築外立面是各種馬卡龍色調,我最喜歡淡淡的鵝黃色,有人稱它為布拉格黃。

站在布拉格廣場,哼著蔡依林的歌曲,天文鐘的鐘聲響起時,一群白鴿從身邊飛過,每個遊客都停留凝視,艷陽下的藍天如此讓人溫暖。

在這個不算富有的國家,我卻領略了堪稱藝術品的米其林美食和精美至極的波希米亞水晶製品,這樣的羅曼蒂克似乎是天然存在的。


可是,布拉格又是理性的——它的街道不寬敞,甚至是逼仄的,每一個角度的藍天似乎都是很有分寸的露著臉,缺少肆無忌憚地暢快呼吸!

它的建築群都是稜角分明整齊劃一的,像是缺少個性的多胞胎;它的路面多是歷史感的青石板,不會縱容你穿著高跟鞋任性。

它的人民多數有著憂鬱的眼神和嚴謹的姿態,我相信一段滄桑的歷史對一個社會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冷是你能感受到的。

因為有些閑散的旅程,讓我有時間去好好體會這個這個城市的多變。查理大橋我走了三遍,清晨,獨自踩在寂靜的青石板路上,遇見醉到天明的酒鬼,穿著婚紗的年輕人,更多是扛著相機的旅人,我們的目的地都指向查理大橋,日出時分,只聽到數不清的快門聲,而我,卻為青石板霎那被照亮的光芒心醉;正午,查理大橋上熙熙攘攘,滿眼手藝人和音樂人,他們為生計?為藝術?這一刻的大橋平凡而知足,讓人懷疑它的特別;傍晚,我追著粉色的晚霞一路狂拍,橋墩上的雕塑在鏡頭前中和了晚霞的輕浮,讓夜色因此顯得凝重而深刻。

到了分別的時候,我仍然沒有功力去好好描述布拉格,帶著碎片化的記憶,我們去——奧地利。

在1989年以前的冷戰時代,奧地利和捷克的國境曾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境界。雖然現在同屬中歐,沒有了緊張氣氛,可是在國境兩邊,語言分屬於兩個不同語系,生活水平的差距也一眼看得出。捷克境內的小屋,多半自帶清新的田園氣息,等進了奧地利,那些點綴在山間和叢林里的小屋,沒有很多色彩,卻有著更多的勃勃生機,像極了一幅油畫。去了很嚮往的小鎮——哈爾斯塔特。有雨有彩虹有陽光。

漫步在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空氣中彷彿都有莫扎特的存在,隨處可以感受到有節奏的律動感,所以,金色大廳的音樂會是一定不能放過的,置身於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聽著高雅的音樂和歌劇,很多曲子我都說不出名字,才明白自己不過是個下里巴人,裝了回陽春白雪而已。

好在有時間從容地去喝杯咖啡,維也納的咖啡館多是室內,設計典雅而不刻意,奧地利人天性傲慢,咖啡館的老闆拒絕說英語,兀自用德語傲慢著,好吧,入鄉隨俗,我學別人樣點了一杯維也納咖啡加一杯水,然後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了《茜茜公主》。也許,閑暇自在才是維也納該有的樣子!

這一程當然不是只去了這兩個城市,還有大名鼎鼎的CK小鎮、英倫氣息十足的赫魯波卡城堡、滑雪度假地施拉德明,莫扎特的出生地薩爾斯堡,可是回來已兩個多月,很多細節都一一淡忘,如今還在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才是真正的沉澱吧。


每一次出發都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在尋找答案的同時會遭遇意外的美,也會有不堪的挫折感,比如迷路的恐懼比如語言的障礙比如各種身體不適。接納不完美是我們必須學會的第一課。因為當我們翻山越嶺,飄洋過海,千山萬水地不就是為了遇見一個不同時態不同詞性的自我嗎?我想,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可是,布拉格又是理性的——它的街道不寬敞,甚至是逼仄的,每一個角度的藍天似乎都是很有分寸的露著臉,缺少肆無忌憚地暢快呼吸!

它的建築群都是稜角分明整齊劃一的,像是缺少個性的多胞胎;它的路面多是歷史感的青石板,不會縱容你穿著高跟鞋任性。

它的人民多數有著憂鬱的眼神和嚴謹的姿態,我相信一段滄桑的歷史對一個社會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冷是你能感受到的。

因為有些閑散的旅程,讓我有時間去好好體會這個這個城市的多變。查理大橋我走了三遍,清晨,獨自踩在寂靜的青石板路上,遇見醉到天明的酒鬼,穿著婚紗的年輕人,更多是扛著相機的旅人,我們的目的地都指向查理大橋,日出時分,只聽到數不清的快門聲,而我,卻為青石板霎那被照亮的光芒心醉;正午,查理大橋上熙熙攘攘,滿眼手藝人和音樂人,他們為生計?為藝術?這一刻的大橋平凡而知足,讓人懷疑它的特別;傍晚,我追著粉色的晚霞一路狂拍,橋墩上的雕塑在鏡頭前中和了晚霞的輕浮,讓夜色因此顯得凝重而深刻。


到了分別的時候,我仍然沒有功力去好好描述布拉格,帶著碎片化的記憶,我們去——奧地利。

在1989年以前的冷戰時代,奧地利和捷克的國境曾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境界。雖然現在同屬中歐,沒有了緊張氣氛,可是在國境兩邊,語言分屬於兩個不同語系,生活水平的差距也一眼看得出。捷克境內的小屋,多半自帶清新的田園氣息,等進了奧地利,那些點綴在山間和叢林里的小屋,沒有很多色彩,卻有著更多的勃勃生機,像極了一幅油畫。去了很嚮往的小鎮——哈爾斯塔特。有雨有彩虹有陽光。



漫步在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空氣中彷彿都有莫扎特的存在,隨處可以感受到有節奏的律動感,所以,金色大廳的音樂會是一定不能放過的,置身於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聽著高雅的音樂和歌劇,很多曲子我都說不出名字,才明白自己不過是個下里巴人,裝了回陽春白雪而已。

好在有時間從容地去喝杯咖啡,維也納的咖啡館多是室內,設計典雅而不刻意,奧地利人天性傲慢,咖啡館的老闆拒絕說英語,兀自用德語傲慢著,好吧,入鄉隨俗,我學別人樣點了一杯維也納咖啡加一杯水,然後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了《茜茜公主》。也許,閑暇自在才是維也納該有的樣子!

這一程當然不是只去了這兩個城市,還有大名鼎鼎的CK小鎮、英倫氣息十足的赫魯波卡城堡、滑雪度假地施拉德明,莫扎特的出生地薩爾斯堡,可是回來已兩個多月,很多細節都一一淡忘,如今還在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才是真正的沉澱吧。

每一次出發都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在尋找答案的同時會遭遇意外的美,也會有不堪的挫折感,比如迷路的恐懼比如語言的障礙比如各種身體不適。接納不完美是我們必須學會的第一課。因為當我們翻山越嶺,飄洋過海,千山萬水地不就是為了遇見一個不同時態不同詞性的自我嗎?我想,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 的精彩文章:

中秋花開月正圓,最美的祝福送給遠方的你!
相濡以沫三十載,風雨同舟共患難
九寨溝僅佔1%美,阿壩州13縣,縣縣皆天堂!
回到香格里拉,屬於我們的朝聖之旅
前往最受歡迎的紐西蘭攝影地,「澳大利亞四光圈成員之一」為你引路

TAG: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