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經千年風沙洗禮的雕像

歷經千年風沙洗禮的雕像

歷經千年風沙洗禮的雕像

獅身人面像堪稱古代世界建築藝術中的上乘之作。遠遠望去,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前是聖蛇裝飾,耳後是方巾垂肩,前方是須套,所有這些都生動、形象地顯示出法老的威儀妝容。那炯炯有神的雙目凝視著東方,嘴角剛毅微露,整個面部充滿自信的笑容……整座雕塑的比例和造型都恰到好處,充分顯示出古代埃及文化藝術水平的卓越超群。尤其是每當旭日東升之際,獅身人面像面向金色的陽光,如同一位忠心耿耿的衛士守候在金字塔面前,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當然,這樣一件曠世珍品,也有它留給後人的遺憾之處。

獅身人面像鑿刻在一塊巨大的古代沉積岩石上面,這塊岩石的地質年代可以追溯到6000萬年以前。它是一塊石灰岩石,由三部分構成,頭部和後部非常堅硬,最差的部位就是以上兩個部位之間的地方———獅身人面像的胸部和頸部。當年,獅身人面像的建築設計師在建築這座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藝術品時,大概僅僅考慮的是與其將金字塔前的這座廢棄的石山搬走,還不如化腐朽為神奇,將它雕刻成留芳後世的雕像,卻忽視了石山的石質構成問題,沒有想到這塊巨石並不是一塊上等的雕刻材料,形成了「先天不足」的缺陷。

數千年來,日晒雨淋,風吹沙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後這座世界上絕倫無比的藝術品被風化得不成模樣。雖然埃及那古老的文明一直得到人們的驚嘆和讚美,也能夠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得以繼續和發展,但幾千年來埃及社會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不斷,特別是那些大小王朝如同走馬燈似地更迭交替。每當一個新王朝出現,社會上便用沿襲了幾千年的世態炎涼態度對待之,對新的法老王和新的權勢者,甚至包括他們的都城或者陵墓、廟宇頂禮膜拜。而對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孟菲斯、底比斯(盧克索)、梅杜姆、法尤姆、阿比杜斯等許許多多在古代埃及歷史上熠熠閃光的建築、都城以及它們在傳統文化、建築藝術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們所具有的空前絕後的寶貴价值採取冷漠態度,任憑它們被風沙侵蝕、被盜賊光顧……從而變得黯然無光,也使古代埃及不知損失了多少價值連城的瑰寶。

公元前4世紀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遊覽開羅城後,對吉薩高地上的三座金字塔進行了詳細描繪和介紹,唯獨沒有獅身人面像的隻言片語記載,恐怕不能說是這位著名歷史學家疏忽了,只能解釋當年那裡是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大概除了牧羊人或者狩獵者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的人涉足,獅身人面像早已被埋藏在沙丘裡面了。

18世紀時期,就在一批著名的「東方學者」在描繪古代埃及的文物勝跡以及社會風俗的美術作品時,獅身人面像整個兒被荒沙湮沒,遊人可以踩著沙磧走到露在沙面之上的「人面」。總之,直到公元19世紀初期,獅身人面像仍然被荒沙覆蓋著。

獅身人面像雖然屹立在原來的地方,但它卻隱藏著自己深深的痛楚,其中最大的毛病就在於它的底部。所幸的是,它在低洼中沉寂了2000多年仍然能夠免於崩塌,不能不令人稱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五號 的精彩文章:

從理論上來說,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絕非不可能
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漢字起源之謎——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
在未來,無頭人可以成為器官零件工廠的最佳材料
科學家猜測:人類不過是一台計算機的程序?

TAG:火星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