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巨型建築?距地400光年發現一顆恆星異常變暗!
一群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團隊目擊到神祕的事物阻擋了一個年輕恆星的光,它就是著名的RIK-210,距離地球大約有472光年。
按慣例,當一顆恆星的光黯淡了,就暗示了有東西正環繞著恆星的軌道運行,例如行星,但是RIK-210並沒有如此的條件,並且它是我們在近幾個月發現到的其中一顆怪異的恆星似乎遇到無法解釋的暗淡模式,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天文學家時常監測遠方恆星的亮光,是為了期待發現有新的行星在他們周圍軌道上運行,這種捕獵行星的型態巧恰被稱作「凌日變光的觀測法」(Transit method),因為當恆星的光變暗,表示有東西經過它的前面,短暫地阻擋了來到地球的光。
大部份時候,研究人員會透過長期的觀察找出是什麼東西引起它變暗,並且通常會有非常肯定的天文現象解釋,例如發現了另一顆行星或恆星,然而有時候事情沒那麼簡單。
舉例,我們回溯2015年,天文學家注意到KIC8462852奇怪的變暗下來,結果就是發現到著名的塔比星(Tabby』s star),然而還出現了一堆假設尚待解釋,包括蠻牽強的說法,說這顆恆星正被一個外星文明的巨型結構(megastructure)繞著它的軌道運行,遮住了光。
這個恆星變暗的最新發現也圍繞著許多神秘感,但外星人推測的說法比較少就是了。
首次被研究人員目擊到恆星變暗是正在進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克卜勒任務(Kepler Mission),NASA設計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observatory),監測許多遠方恆星的光來捕捉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s)。這個第一手資料就會送達目前團隊做進一步分析,這個團隊是由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Caltech)的Trevor David負責率領研究。
依照他們的報告,RIK-210每5.67個地球日就有15%的亮度降低,只有持續一段短的時間,並且,這個時間範圍恰好對齊恆星的自轉,意思是當恆星自轉時,造成亮度降低的奇怪來源正跟著恆星轉動。
自那個階段開始,團隊試著想找出可能的原因,第一次他們發表的假設是伴星「棕矮星」(brown dwarf)的存在,後來經過長期的觀察下來決定拿掉這個說法,因為探測影像的結果並不是棕矮星。﹝註:認識棕矮星點這裡﹞
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描述:「高解析度的『空間解析度』(patial resolution)影像遙測顯示這顆恆星是單獨獨立的,「徑向速度」效應(radial velocity)測試結果也指出了恆星變暗不是因為遮敞的星體或者是伴星棕矮星的關係。」
進一步分析也顯示了恆星變暗不可能是單一球形天體遮蔽引起的現象,這個說法不予考慮是指被一顆行星遮住。他們也同時聲稱這個變暗的恆星年齡大約有五百萬到一千萬年中間,也沒有「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c),那是環燒在年輕恆星外圍的塵埃環
報告也提到:「我們認為這個恆星亮度降低的事件,不太可能歸因於這個星體表面上的任何事物只是基於目前的觀測程度和一段期間就可得到結果。」
「因為原行星盤而產生不同的掩星效應不太可能以這樣說法為基礎,因為恆星並沒有積極的膨脹,也沒有恆星體中的環星盤紅外線過剩問題。」
那麼,我們有什麼沒想到的嗎?研究人員說最有可能的起因是在恆星磁層(magnetosphere)區中的塵埃雲,這個區域充滿了磁場範圍內的帶電粒子。
雖然這個假設未經證實,不過聽起來好像最合理,因為當行星轉動時自然在外圍繞著軌道運行的塵埃雲也會同樣速度一起轉。
為了能夠完整的回答問題,研究團隊認為他們需要更長期來監測這顆恆星。
研究團隊的未來計劃寫道:「多波段測光法可以用來探測是否光譜波長和亮度降低有相關性,是否通過的物體是無色的,因為若是紅色光波,被塵埃消光較不嚴重。」
「最後當恆星被發現變暗時,光譜的監測法可以來測試當有氣態雲通過恆星時,是否有增加的光譜吸收。」
等他們對恆星進一步分析之後,我們可以期待獲得較多的了解,到底是什麼東西讓恆星暗淡下來,搞不好我們又會得到其它外星人巨大結構體遮住了的資料。
最近研究人員的報告正排隊等著「同行評審」(peer-reviewed) 出版通過發表,
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在arXiv.org網站上讀到全篇研究報告,文章早已經上傳,其他科學家可以在研究發表前先自行詳細檢查。
※宇宙是外星文明的模擬程序?科學家稱或被外星文明操控!
※1000年後地球是什麼樣?或將居住在地球以外的地方!
※古巴比倫曾擁有外星知識?2千年前天文泥板隱藏木星天文圖
※銀河系發現「星際高速公路」?科學家稱距離超過500萬光年!
※3億年前螺絲釘是外星人遺迹?科學家證實是海洋生物化石!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