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
歌劇《圖蘭朵》講述的是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作者普契尼終其一生都沒到過中國,更談不上了解中國,在全無歷史背景的情況下,服飾自然天馬行空。比如1961年Cecil Beaton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Birgit Nilsson設計的圖蘭朵戲服,奇特而古怪。其實在中國傳統服飾中也有舞台服裝設計,而且對現在的戲服設計依舊影響深刻。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關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與西方時裝史
摯愛明朝及民國服飾
以及新藝術主義和Art Deco風格
1961年Cecil Beaton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Birgit Nilsson設計的圖蘭朵戲服
戲服不是現實,但它源自真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時代變遷都是可以從戲服的色彩和細節以及設計特點觀察出來,而這類服裝的設計有什麼規律可循呢,我們可以暫且分為以下幾點:
一,情緒。
舉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扎在身上的白裙。白裙在古人的意象中,是虛弱、抑鬱、憤怒的體現。小說中也有告狀時,在衣服外扎個白裙以示冤屈的作法,這種形態則被廣泛使用於戲服中。比如《白蛇傳——斷橋》一節,由於白素貞上金山寺救夫未果,整個狀態是傷心失落的,為了表現這個狀態,在她的戲服設計上就扎了白裙。又如《刺虎》中的費宮人,她在明亡李闖入京後,欲刺殺李自成的侄子——外號「一隻虎」的李過,為體現憤怒的情緒,這部戲中的費宮人也在身上扎了白裙。
1980年京劇電影《白蛇傳》
1937年 陳硯秋飾費宮人《鐵冠圖·刺虎》
二,用顏色或圖案來代表穿著者的處境與狀態。
比如戲服當中的劊子手和死囚的服裝都是紅的,這代表了血光之災,凶煞之氣。紅色未必都是表現喜慶,如膾炙人口的《蘇三起解》中被押解的蘇三,即穿著紅色的囚服。
乾隆時代 紅暗花紗劊子手衣 (故宮博物院藏)2016年王柏雯之《蘇三起解》中蘇三腰系白裙,表示她是一個含冤的死囚
而黑色的女帔,她的存在也很特別。在早期,黑色是明末清初的流行色之一。這種作為女裝的黑色氅衣,在戲裝中用來表現一些身份高貴,卻又遭遇不幸的女子內心的複雜與顛狂的狀態。比如《宇宙鋒》中的趙艷容,趙艷容成了寡婦之後,被秦二世胡亥看上,想納她為妃,她心中不願,於是裝瘋以抗強權,這時她穿的就是黑色的女帔。另如《賀後罵殿》中,宋太祖皇后賀氏,眼見丈夫死因不明,皇位被奪,長子暴死,於是上殿痛陳不公,她也穿了黑色女帔。
康熙時代 妝花百蝶女帔 (故宮博物院藏)梅蘭芳 《宇宙鋒》之趙艷容何碧楠《賀後罵殿》之黑色八團女帔
又如,用圖案表示身份。像哪吒的衣服上有風火輪和蓮花的圖案,而觀音所穿的帔上則有竹子。
清晚期《昇平署戲畫》中的哪吒光緒時代 哪吒衣 (故宮博物院藏)同治時代 觀音帔 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摻雜了當下時裝的戲服。
其實這很多戲裝都是源於時裝。比如清早期很流行的水田衣,這本來就是女性模仿出家人的打扮而出現的流行元素。在流行了一圈後又被戲裝歸類為出家人的服飾,也算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了。於是它通常被用來代表那類雖然出家卻凡心未了的女尼。比如《孽海記·思凡》中的小尼姑趙色空,還有《玉簪記》中的陳妙常。
清早期的女性時裝水田衣《玉簪記》中的陳妙常
第四,往古類的戲服。
「往古」——在古人的概念里,只要是NNN代之前的人,全是往古。這些服裝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代又一代畫師的臨摹之下成了「似是而非」的東西,比如最典型代表就是所謂的仕女裝束了。到了民國時代,當時的人又設計了一系列更像仕女繪畫形象的戲服。其中以梅蘭芳的數部新編戲為代表《太真外傳》、《黛玉葬花》等等。這些服裝也在很長時間內影響了後來的影視劇中的服裝,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都餘韻未消。
梅蘭芳《太真外傳》造型
第五,仿生類的服飾。
這類戲服主要出現在一些神話劇,用於仿效鸚鵡孔雀等等。清代人對於羽毛的處理也頗有趣,據說梅蘭芳後來一度想用真羽毛,但無奈現實太骨感,真實的羽毛做的羽衣穿在身上並不太適合舞台表演,因此作廢。
光緒時代 白緞綉平金羽紋鸚鵡衣 (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戲裝設計一時很難說得完,但前人自然有他們的一套設計思路。這套思路在進入影視工業時代有點利弊摻半。缺點是太過臉譜化,比如皇帝就穿黃袍;貴婦就一天到晚披掛上陣;妖怪就頂個原型……這些多少都帶有舞台裝脫離現實的一面,從而也成了中國影視服設的一個需要改進的問題。
想了解更多時尚芭莎精選資訊
「時尚芭莎in」
GIF/330K
※麻煩你不要再穿白襪子配皮鞋了
※你在機場匆匆忙忙,我在機場舒適時尚
※熱狗 平民百萬歌星
※男生怎麼穿好緊身褲
※我們跟金承志、姜思達、李誕聊了聊「喪」的精神勝利法
TAG:芭莎男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