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你們那裡除了看月亮吃月餅還有其它風俗嗎?
月亮升起來了。中秋節是農曆八月最重要的節日。作為民間大節,中秋節的民俗活動十分豐富,包括拜月、賞月等,天上的圓月與人間的團圓、豐收聯繫了起來,賦予了節日美滿、喜慶的氣氛。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秋節的食俗也是多種多樣,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無限神往。
各地祭月時的食物
農曆八月十五這天,人們一大早就開始為晚上的祭月做準備,洒掃庭院,備辦各種供品。民間童謠唱道:「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月餅與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餅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餅,民間還用一種大的團圓餅以祭月。中秋節時正逢大量鮮果上市,人們便以之獻月,如石榴、梨、棗、栗子、柿子、胡桃等,鮮藕和紅菱是江南一帶常見的供品,兩廣地區則多用芋頭、橘柚拜月。
華北地區祭月必用西瓜,這些西瓜是在收穫季節精心挑選出來的,特意保存下來以備祭月之用。民間以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意喻一家人歡歡喜喜、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多子多福。祭月時要將西瓜切成蓮花瓣狀,這可能與佛教崇蓮有關,也可能帶有「連生貴子」的祈願。
毛豆是中秋特有的供品,據說是專為月中玉兔準備的(因兔子喜食毛豆),也帶有嘗新的意思。山西地區多精選嫩黃豆角,連皮煮熟,以其色金黃喻金秋,以此祈望豐收;山東地區則多給兔兒爺奉上一捆青豆。
祭月的瓜果供品還被賦予吉祥寓意,傳達著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願望。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鮮果,多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後嗣」,還有煮熟的毛豆莢、芋艿,稱為「毛一千,餘一萬」,以討吉利。在江蘇連雲港,講究的人家必備八大件:取意團圓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長壽的花生(因花生又稱長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棗和栗子,以及謂之「螃蟹爬月」的螃蟹,還有一塊特大的「團圓餅」(也稱光餅)。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諧音「離」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鮮果有蘋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講究的人家要將柿子和蘋果成對供上,取諧音「事事平安」;桃與石榴相對,取「桃獻千年壽,榴開百子圖」之意;棗和鮮栗子可撒於蘋果、柿子之間,寓意「早早平安」「利市」。除瓜果、月餅外,在廣西崇善,人們要買豬肉、雞鴨、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還有染成紅色的雞蛋。
各地代表性食物
月餅是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因其形圓似月,故而得名,也稱「團圓餅」或「月團」。月餅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應節食品,還是節日饋贈中不可或缺的禮品。圓圓的月餅象徵著天上的滿月,寓意著人間的團圓,寄託著人們追求團圓美滿的美好心愿。
舊時祭月必用一種特製的月餅,較日常月餅「圓而且大」,俗稱「團圓餅」。各家在糕餅鋪訂購或自行蒸制一個特大月餅。大月餅表面印有月宮蟾兔、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以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老北京餑餑鋪出售的團圓餅是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紅絲為餡,以香油和面烤成。家庭自製的大麵餅以紅糖為餡,有的則嵌棗,老北京人還在表面用木戳或臨時採摘的花果(如麻果)蘸胭脂印上紅花,然後蒸或烙熟。祭月完畢後,依人數平均切開,每人一塊,凡家庭成員一概有份,取合家團圓之意;對於住閑的、僕人、聽差的、管事的則一律不分給,即「不與外人團圓」。
江蘇徐州稱為「得月沾光」,每人所分得的一份多數是當時吃掉,也有的留至除夕再吃;在外未能回家者,也要給其留出一份,家人仔細收藏,待他回家後享用,或是直接寄給本人。
作為食品的普通月餅,舊時除了在糕點鋪買,多數人家都是自製,稱為「打月餅」,以麥面、黍面或米麵包糖、棗餡,或蒸或烤製成。在山西,每逢節日臨近,村村都要架爐,或是在家中自製月餅,或是將備好的材料交由手藝高超的師傅製作。在內蒙古武川,中秋節正逢農民秋收之際,家家都須製作月餅,用白面、紅糖、山油調和製成,用以敬神和饋贈。民間還有一些奇形月餅,山西繁峙縣習慣把中秋月餅做成球形;晉西北地區的農家在打月餅時,特意做一些兔子形狀的小月餅,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取意月中玉兔,表達對孩子的祝福。
在山東濟南,月餅大小成套,祭月時摞起來像個寶塔;江蘇地區則稱之為「套餅」,從大到小依次疊放,可達8~10層,最上面放一個「白兔搗葯」。在福建福鼎,月餅又稱「餅頭」,有美人式、孩兒式、八景式、八果式、八寶式、百子式、角餅、碎餅等多種形制。浙江溫州的月餅主要有大月(大如盤,無餡,外敷芝麻)、三錦(即普通的酥皮月餅)、空心餅(圓形中空,內餡以糖,外敷芝麻)3種,此外還有一種印成魚、龍、麟、鳳的餅餌,叫「賞月食」。
無錢買月餅的貧苦之家會自製一些代替品,如舊時在浙江文成山區用番薯和芋頭切成片狀以代替月餅,上海的窮苦人家和農民大多自製南瓜餅代替月餅。
你家的風俗都有什麼?留言來聊聊吧。
※為什麼《三國演義》里的名字大多數是雙字而不是三個字?
※5個設計巧妙的大橋,讓人嘆為觀止!
※讓人驚艷的創意圖片
※給新入學的小夥伴提供一個要錢的理由
※如果可以,我還是想要做到200%
TAG:燈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