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日本人,140年前才隨便給自己找了個姓,一個比一個奇葩
井上、松下、山口、山下、田中、渡邊,一看到這些日本人的姓氏,心裡就嘀咕:這不是問路才用的詞么?日本人這些個姓氏怎麼來的呢?
其實「嘀咕」對了,日本的這些個姓氏,原本就是表示自己家位置的,就是這幫日本人拍拍腦袋想出來的。
你大概想像不到,像日本這個受漢文化影響如此之深、之久的民族,直到十九世紀未期,才想起來給自己弄個姓氏。而在那之前,僅有少部分人有姓氏,大多數人是只有名,沒有姓的。而這些有姓氏的,也都是以官職為姓,主要是分清職能,並不用於區別血緣,所以,自古日本人近親通婚的人就非常多,直到現在,日本的法律也允許表堂關係之間結婚。
既然大多數人都沒有自己的姓氏,那就會給地管理帶來不少麻煩。1870年,也就是在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所謂的明治天皇,為了徵兵、徵稅的需要,不得不建立戶籍制度,把全國的人丁全部登記造冊,以便管理。有的地方登記完一看,冊子上的人名全部都是「大郎、次郎、三郎」,根本無法區分。因此,日本政府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苗字,就是姓氏的意思,允許平民有自己的姓氏。可是日本平民們並不感冒,沒姓的日子過慣了,那麼認真幹嘛呢?一直過了5年,所謂日本天皇一看這也不是個辦法,於1875年又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要求所有日本人必須使用姓氏。
「天皇」有令,不敢不從啊,於是大家就開始七手八腳的給自己找姓。大多數日本人都不識字的,登記造冊時有的就以家的方位為姓,如上邊講到的松下井邊什麼的;有的以職業為姓,如衛門(就是門衛)、煅煉(打鐵的);有的以物象為姓,如楠木、機(就是桌子)、沓(就是鞋子);有的乾脆胡亂找個漢字的詞為姓,如不死原、新聞、池裡。
就這樣,日本人的姓氏在1875年前後,出現了爆炸性的增漲,百分之九十的日本人有了自己的姓。由於天地萬物、社會百態均可入姓,所以也就冒出了諸如:我孫子(地名)、一尺八寸(做鐮刀的)、葯袋(採藥的)、正月一日、(還有四月初一等)、豬股(豬後腿)、牛腸、釣桿、野合(這個你猜猜)等等,各種雷人姓氏,到現在,日本的姓氏竟有十三萬之多。
閑話稍敘:想我泱泱中華,56個民族,十幾億人口,統共才不到24000個姓氏,小小的日本,經過1875年的突擊造姓,竟生生造出各種雷人姓氏13萬之多,作為漢字的宗主國,想想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