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枕上霜讀張守剛的《想念草垛》

枕上霜讀張守剛的《想念草垛》

想念草垛

張守剛

秋有些深了

故鄉的草垛應該站起來了

在稻茬空空的田野

它們的豐滿

顯得多麼幸福

躺在草垛上的下午

陽光有些薄

風有些涼

含一截稻草在嘴裡嚼

我是那頭偷懶的牛

母親的呼喚遠遠地傳來

天快要黑了

乳名帶著我回家的路上

我丟失了自己

枕上霜讀詩

南方的秋總是來得很遲,十月已接近尾聲,所蝸居的這座城仍是烈日驕陽,氣溫高達30多度。而這個午後,讀著張守剛這首《想念草垛》,彷彿有一絲秋風擠進來,撫過短衫裸露的胳膊,微涼、舒爽,有抹抓不住的歡愉和憂傷。而他的詩句,也把我的心帶回故鄉,那堆起的高高的草垛旁,躺著一個少年,秋風吹,秋陽照,哼著曲子,望著藍天,那是多麼地愜意與快樂。這首詩,初讀,沒有多少印象,情緒與語言都很平淡,句子簡單,不能一下子抓住人心。待看過一些詞藻華麗,意象繁複,技巧過多的詩句後再來讀它,感覺是那麼的純粹、清新質樸,可口入心。

這一首想念詩,作者採用鏡頭式伸縮述寫。先是遠鏡頭:「深秋、故鄉的草垛、躺在草垛上嘴裡含一截稻草的少年。」年齡的增長,童年離我們越來越遠,這些想到的鋪展在眼前的,都那麼深深地已被埋進了記憶里。再拉近鏡頭:「天黑了、母親喚自己的乳名,該回家了。」可他卻說,在回家的路上,丟失了自己。這裡的丟失,並不是說丟了自己本人,是心。人一天天長大,失去的,不僅是孩童時簡單天真的快樂,還有一顆純粹透明的心靈。走出故鄉,掉進社會這個大染缸,難免會沾染一身塵。眼裡看到的,不再是藍藍天、也不再容易分辨出小鳥的歌聲,不再會嘴裡嚼一根稻草悠悠地晃蕩。更多的會是城市閃爍的霓虹遮住心靈,慾望之火噴薄而出,爭鬥、無止盡的追趕使人勞頓。這個時候,人就越是想回歸,回歸童年,回歸故鄉。而母親柔軟親切的喚,是否能喚回曾經簡單快樂的自己,再做一回那頭偷懶的牛呢?又陷入了深深的憂傷。時光黯淡了青春,當一切遠去,這顆日漸滄桑的心,越是不住地回想著些什麼,留戀著什麼!

整體看來,場景的布置簡單,卻深遠。作者沒有做任何技巧與藝術上的處理,它們彷彿就是這麼直直地從作者心裡流出來,清澈,透亮。淡,卻有味;樸實,又不失質感。整篇幾乎都是平靜的述說,卻是最後一句,攪起波瀾,使人不安。也正是這一筆,讓整首詩有了更寬闊的情緒。

想念草垛,也是想念故鄉,想念童年,想念曾經純真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守剛閱讀寫作 的精彩文章:

TAG:張守剛閱讀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