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偷走了中國人的信任感?

誰偷走了中國人的信任感?

誰偷走了中國人的信任感?

文 易帆

來源 新周刊

沒有信任,就沒有社會秩序。

一個充滿信任的社會,

才是一個有安全感、有幸福感、

有溫度、有希望的社會。

01

我們該信什麼?這是個時代問題

騙子太多,不敢相信。標準太多,相信哪個?專家太多,沒法相信。破壞規則的太多,相信會吃虧。

我們變成「老不信」,幾乎所有過去的權威皆被懷疑。

信什麼,該怎麼信,成了大問題

主持人孟非說他有一次去一個景區,檢票的小妹對已經買了票的遊客還反覆驗票,生怕漏掉一個逃票的,「連我腆著老臉都沒用,就是不信我買過票」。孟非無奈地說:「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是那麼地不信任?」

一百年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中國是低度信任社會,中國人的信任機制是「特殊信任」。在這套文化觀念中,由於沒有彼岸的「信仰」和此岸的「契約」,其結果便是一種奇特的「二律背反」——表面上形成了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實質上整個帝國都是一盤散沙;表面上家庭成為社會紐帶的核心,實際上信任從來也沒有超出過家庭範疇之外。

一百年後,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總體信任指標進一步下降,低於60分的及格線,出現了人際間不信任擴大化、群體間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點,並導致社會的內耗和衝突加大。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患上了欺騙恐懼症,他們從小就被無數次教訓告誡,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現實又強化了這個版本的判斷。從前天災多人禍少,現在天災不少人禍則更多,每個人都不願意輕易將信任贈送給別人。連回家過年,長輩們也不免一概地會嘮叨上一句,「出門在外可得長點心」。這些被拿來當做是信任感缺失的推舉案例,在我看來,不過是群情洶湧的現世社會裡普通人正常而基本的自我保護罷了。

02

假的不敢信,真的也不敢信

不信任的情緒已滲透到多數中國人的生活當中。不要小看「看不見摸不著」的不信任感,有時候,這就是一把懸在脖子上的刀——還記得去年,大學生魏則西是怎麼去世的么?

某種程度上,青年魏則西死於網路競價排名。同樣受到這樣網路惡性營銷影響的,還有孟非。在百度詞條輸入「孟非的小面」,搜索結果中排名靠前的都是山寨貨,右下方淡藍色標註著不顯眼的「商業推廣」。孟非說:「當時氣得我就直接發了條微博說『百度不可信』,還把截圖放上去了。」

企業在市場化競爭下道德淪喪,而對地方政府而言,缺乏誠信將直接影響政府公信力的建設。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當局隱瞞說是火災,附近人們在輻射最重的前15天過後才得知真相,民眾開始對政府極度不信任。

災難面前,謊言是最大的魔鬼。

人們懷疑專家觀點、懷疑企業聲明、懷疑媒體報道、懷疑法院宣判、懷疑官方闢謠,甚至發現連枕邊人都有可能「被裡藏刀」。更可怕的不信任,在於群體心理的巨大分裂:官民之間,人們不信闢謠,偏信傳謠;商民之間,不信國貨,一味青睞洋品牌;家長不信任老師,患者不信任醫生,觀光客不信任店家……

《國際先驅導報》稱:「普遍的強大的疑慮已經成為社會的『精神疾病』。假的我們不信,真的我們也不信。

03

當代中國:三類信任在危機中

總體而言,信任可以分為三類:人格信任、貨幣信任、專家信任。

人格信任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信任,原始時代的信任,基本上都是人格信任。那時候挑選合作夥伴,挑選的都是某個人,而不是某個角色、某個分數、某個大學畢業的。某人我知根知底,這就意味著他是可信賴的。

隨著生活圈子的擴大,當我們走出了血緣和熟人的圈子之後,就不再能夠找到所信賴的人保護我們,和我們交換,和我們合作。我們走到了陌生的圈子裡,在很大程度上告別了熟人,但是還需要合作,還需要交換,這時候人們就只好尋找建立另外一種社會信任機制,其中之一是貨幣。

當你拿著貨幣的時候,這地方你誰也不認識,不要緊,你可以靠你的鈔票來住店,靠你的鈔票來坐船、坐車、坐飛機,都不會有問題。貨幣信任的結構是從眾,即貨幣在流通過程中已被證明是可行的,通過了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檢驗,為人們所普遍接受。

第三種信任機制是專家系統。當「熟人」當中沒有能幫你解決特定問題的人時,就需要求助於「專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生病了,就要找一個好大夫去看。找誰看?你說不清楚,不認識人,更不認識這樣的大夫。那怎麼辦呢?你會找一個好醫院,找這家醫院裡一個大牌醫生,教授級大夫,主治醫生,掛一個14塊錢的號,這樣你就會覺得心裡踏實了。這就是專家信任。

人格、貨幣、專家,這樣三個系統支撐著我們社會中的全部信任。而目前中國發生的信任危機,就是在這三個系統里,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04

信任的良性循環從一個原點開始

當人們從「老不信」變成「老賴」,便會導致損傷性的惡循環:越不信越傷害,越傷害越不信。

然而,信任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靈契約,是人類精神的一種自律。

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說:「信任是社會中最重要的綜合力量之一。沒有人們相互間享有的普遍信任,社會本身將瓦解。現代生活遠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對他人誠實的信任之上。

同樣是社會學家的盧曼(Niklas Luhmann)說:「當一個人對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時,早上甚至會沒有辦法從床上爬起來。」沒有信任的社會就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沒有規範,沒有信仰,沒有希望,更沒有未來。

無論懷疑是多麼的誘人,誰也不能放棄相信帶來的安全感。波蘭社會學家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 Sztompka)說:「信任就是相信他人未來的可能行動的賭博。」如果信任是一場賭博,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下注,因為存在永遠想要贏得安全感。

信任是雙向關係,它通常需要一個原點。我信任你,這就是良性循環的開始。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信任建立在個體心理需求上,因人而異,千差萬別,很難找到一個標準的衡量尺度。但在具體社會角色上存在一種信任標準,這個衡量標準就是人際互動的有效性。

作家蔣方舟認為:「社會發展程度和社會信任程度是有關係的。最大限度的去除潛規則,從制度層面去建立一個信任體系才是更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個充滿信任的社會,才是一個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溫度、有希望的社會。當公信力下降、私信力上升,重拾這種安全感的時候到了。

互聯網時代,一方面衝擊原有的信任模式,另一方面培養個人學會相信,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私信力蓬勃崛起,我們有機會更加懂得辨別真實,懂得如何去信。

我們信什麼,該怎麼信?這不應該是問題,因為相信本身不用懷疑。

群學書院今日薦書

《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

福山 著

郭華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福山以觀察入微的筆觸,逐一分析了美、法、德、意、日韓以及華人文化傳統及其經濟活動特色,詳盡而細密地考察了社會信任度在各國經濟生活上的角色,讀者可以從中清楚地了解文化對經濟發展的真正重要性。經濟行為是社會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由各種習俗、規則、道德義務以及其他各種習慣連綴在一起,塑造著社會。本書將會證明,一個國家的繁盛和競爭力是由某一普遍性的文化特徵所決定的,即社會本身所固有的信任程度。對於想了解經濟而又能體會經濟乃是大社會文化之一環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學研究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周曉虹:現代大學的精神本質,是青年人的同聲相和,砥礪前行
2017上海書展收穫滿滿 書迷樂「淘淘」
最好的教養,是用閱讀和孩子一起成長

TAG:群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