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個秋,看看世界名畫里的秋天!
清秋時節,歷代文人總免不了發些幽思,抒些小情,王維寫「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屈原寫「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杜牧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劉禹錫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徐志摩也寫「這秋雨的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詩情節,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里,一渦半轉,跟著秋流去。」
有人會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憂傷之感,也有人會有「秋是第二個春,每一片葉子都是一朵鮮花」的樂觀精神。
今年的秋天似乎還沒有太濃烈的秋意,我們卻已經在盼著落葉紛飛的深秋,這深秋有種生命的味道,金黃的、飽滿的、永恆的,伴著古老的風和遠行的人,好像永遠不會凋零一樣,嗅到了,看到了,就像久違的一道好茶,激起了我們另外一種想像。
這個秋天, 我們不妨一起在世界名畫里,提前品賞下它的情味!
中國名畫
南宋 馬遠《月下把杯圖》
《月下把杯圖》所繪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輪圓月高掛空中,照的天地是那麼的明亮。在這「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美景月下,恰逢遠方多年不見的好友佳節來訪,這讓剛剛還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極大的精神歡樂。有詩句曰:「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觀花」,似乎正是這個意境。
畫面上的主人,體態輕盈,舉止文雅,面如春風,手中把杯迎友,顯得是那麼的親密愉快。旁有四童僕,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備用,另一侍酒小童,正在回望另一侍琴上台階的半隱文童。整幅畫面雖只寫主僕六人,然內含筆墨神態各異,頗具生動真趣。月下空曠的山林是那麼的幽雅靜謐,然而月色中,依舊擋不住這歡愉間的良辰和美酒。
元 倪瓚《秋亭嘉樹圖 》
《秋亭嘉樹圖》為雲林晚年所作,用筆略硬而顯方折,顯然含荊、關遺意。畫中描繪秋山嘉樹,沙磧孤亭。山石用折帶皴,橫筆點苔。畫樹取疏鬆之態,筆簡意賅。風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反映了作者人畫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懷。
「一水兩岸的三段式構圖」,倪瓚獨創的構圖方式,把中國文人繪畫發展到了空前完美的形式。畫中描繪秋山嘉樹,沙磧孤亭。單看意境,就讓人頓生寒意,天涼好個秋!
元 王蒙《秋山草堂圖 》
畫面只題小篆書「秋山草堂」四字,可謂妙哉。王蒙和黃公望是一個時期的,他的繪畫成就僅次於黃公望。王蒙、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王蒙所畫的是江南的秋天,水潤中帶點秀氣、潮氣。高山曲水,茂樹清淡,近景處山腳草堂臨水,並不見山寂蕭條,反而有一種淡淡的清幽。詩畫意更濃,仿若住在這裡的主人,寫寫詩作作畫,聽聽鳥鳴,觀光秋色,怡然自得!
元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卷》畫的應該是北方之秋,初看甚是平淡、干淡之筆,簡率的墨色,似乎是追求一種清潤、秀美和樸拙的格調,表現一種淡泊與平淡的意趣,極富筆墨趣味。明董其昌評此畫說:「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
此卷畫為齊州(今山東濟南)名山華不注和鵲山的秋天景色,畫中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漁舟出沒,房舍隱現。綠蔭叢中,兩山突起,山勢峻峭,遙遙相對。作者用寫意筆法畫山石樹木,脫去精勾密皴之習,而參以董源筆意,樹榦只作簡略的雙鉤,枝葉用墨點草草而成。山巒用細密柔和的皴線畫出山體的凹凸層次,然後用淡彩,水墨渾染,使之顯得濕潤融,草木華滋。
明 藍瑛《紅葉秋禽圖》
枝頭稀稀落落的幾片葉子,讓人聯想到地上可能已有大片的落葉,秋意漸濃。
明 藍瑛《秋色梧桐圖》
藍瑛喜歡畫秋天的景色,畫面飄灑自然,直抒胸臆,秋色梧桐,簡單成大美。梧桐秋雨,總是讓人倍感秋意涼。但他行書用筆暢快,讓人感覺秋到並不是那麼的冷寂,反而有一種暢快盎然的生機。
清 董邦達《平湖秋月·西湖八景》
平湖秋月,意境深遠。這樣的秋天或許在西湖才能看到吧。這樣的表達方式也只有古人才會有吧,畫如詩一樣,讓人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清 惲冰《蒲塘秋艷圖》
荷,是南方最常見的水生植物,以歷代文人墨客吟之以詩,形之以畫。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成功地刻畫了蒲塘秋日的麗景:碧水之上萍藻點點,綠荷盈盈。
荷花在荷葉的襯托下,以含苞、初綻、怒放的三種生命形態展示著自然美。整幅運用仿惲南田筆意的沒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點就,顯現出靈秀生動的物性。荷花以粉紅色點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暈開,色階層次豐富,色調深淺過度自然,真實地展現出花瓣清淡雅麗之美以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內在神韻。
清 趙之謙《枝頭秋色圖軸》
枝頭秋色,淡雅凝香。過了六月的芬芳,枝頭依舊芬芳,沉澱了夏季的美好。
清 吳歷《夕陽秋影圖》
畫中山巒起伏,高樹成林,草亭傍水,有一種倪瓚的影子。有人說這張畫是仿倪瓚的畫作,但是其筆墨純熟沉穩,頗見功底,詩畫相融,意蘊非凡。秋之景象躍然紙上,令觀者躊躇滿懷。
西方名畫
《秋天的風景》文森特·梵谷,1885年
梵高繪於1885年的《秋天的風景》儼然就是屠格涅夫詩句中的樹林,有著白雲漂浮的藍天,樹葉黃了,給林梢與大地都染上了金黃。這是梵高早期的作品,畫中沒有蚯蚓一樣彎曲的色塊,也沒有那種狂躁激動,有的只是寧靜和細膩,這樣的秋天如此讓人沉醉,置身其中,彷彿永遠不會到冬天。
《麥田與收割者》文森特·梵谷,1889年
這幅畫是梵谷在法國的一個精神病療養院里創作的,那時主要是臨摹他喜歡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也有少數自己的創作,這便是其中的一副。太陽像個大的鹹蛋黃,天空有點發綠,山丘卻是藍色的,從低到高,拉成一條斜線,稀疏的坐落著幾個簡陋的房子,大面積金黃的麥田,麥浪隨風翻滾著,是個豐收的秋天吧?可只有一個人揮舞著鐮刀在收割,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你眼裡的世界如此美好,可是卻只有你一人在欣賞?這幅畫很能代表梵谷抽象派的畫法,筆觸非常簡單,直線、點、圓圈,那收割者甚至有點醜陋,可是色彩卻如此濃烈,金色的麥浪好漂亮,藍色的山丘綿延著,太陽在最上端跟麥田呼應著,有一種凄楚的美。
《拾穗者》 讓·弗朗索瓦·米勒,1857年
《拾穗者》它沒有表現任何戲劇性的場面,只是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畫面的主體不過是三個彎腰拾麥穗的農婦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麥垛。這三人與遠處的人群形成對比,她們穿著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體態健碩,談不上美麗,更不好說優雅,只是謙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尋找零散、剩餘的糧食。然而,這幅內容樸實的畫作卻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感。
《拾麥穗的女人》 萊昂·奧古斯丁·萊爾米特 1891年
這幅畫描繪的是收割之後,田裡落下零星的散穗。拾麥穗的女人大清早就起來,跨著一個竹籃,額頭上的汗珠在驕陽下閃爍,她慢慢挪動著步子,四方巡視,遺落在田野里的麥穗越來越少,像小鳥一樣找著自己的希望,而她一天揀回的麥穗沒有多少。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魯·懷斯,1948年
這幅畫被譽為20世紀中期美國最知名的作品。主體非常簡單:一位女子斜倚在一片沒有樹木的、荒蕪的褐色草坪上。她往上張望,並努力挪動自己的身軀,目的地是地平線上的房子,房屋連接著牲口棚,旁邊還有排車和狗屋,地平線之外邊是藍天。一般認為克里斯蒂娜被令人窒息的壓抑籠罩,畫面寂寞悲涼。人們看不見她的眼睛,但期望她的眼中有草地、茅屋、落日、小路,有亮色的秋天。
《篩著麥的女子》谷斯塔夫·庫爾貝 ,1853-1854年
紅衣婦人的頭向前微俯著,裸露出潔凈修長的頸項,緊身衣裹著的背影豐滿而健壯,手臂圓潤而結實。她那正在篩麥優美的姿態,充滿了青春的力量,給人以健美的感覺,可以想像這是一位健康而美麗的農村姑娘。可愛的秋天是那火紅的顏色,秋天是飽滿的麥粒和汗水。
《金色的秋天》列維坦,1895年
秋天的白樺樹在藍天的襯托下,葉片發出金箔般的悉悉聲,田野間所有的植物,全都染上了一片金黃,小河的水倒映著秋高氣爽的藍天,它的色彩與黃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金黃的色調更加打動人。近處斑駁的肌理效果更加強了真實感。這幅畫是一首秋天的頌歌,秋高氣爽,令觀者心曠神怡。
《乾草車》 約翰?康斯太勃爾 1821年
《乾草車》是英國著名畫家約翰·康斯太勃爾田園風景畫的代表作。該油畫描繪了英國薩福克郡阿爾河畔一個小村莊的優美風景。這幅畫上的景色,被稱為典型英國式的農村風景。
《秋葉》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1856年
《秋葉》創作於1856年。畫面上四個少女圍在一堆落葉前。兩位黑衣少女手拿收集落葉的籮筐,一位少女拄著掃帚眼帘低垂,而最右邊的小女孩手中拿著蘋果望著落葉發獃。儘管四個人物情態各異,可是她們面前的那堆枯葉更吸引眼球,一般來說,落葉總讓人想到枯萎、蕭瑟,可是在這裡,卻並不哀傷,反倒有種收穫的喜悅,那一片葉子充滿歡欣,彷彿飄落是給它們功德圓滿一生划上一個漂亮的句號。
《秋天》朱塞佩·阿爾欽博托,1573年
這幅作品名字叫《秋》,作者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1527-1593)。在這幅畫中,「秋先生」的臉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食材:他的頭髮是葡萄、帽子是南瓜、耳朵是蘑菇、耳環是熟透的無花果、臉蛋是蘋果、鼻子是梨、下巴是石榴、脖子是蘿蔔……豐收的秋天啊!
《秋天的樹林》溫斯洛·霍默,1877年
溫斯洛·霍默,一位擅長肖像畫的藝術家,《秋天的森林》中描繪了一位婀娜的少女,少女輕扶樹榦,漫山的紅葉、黃葉給畫面增添了無限生趣,短髮女性完美地融入絢爛的秋景,景與人相互映襯。
《皇后和她的兒子》詹姆斯·提索,1878年
普通人的歡樂在帝王之家也有,秋色沒有什麼不同。1878年,詹姆斯·提索畫過一幅《皇后和她的兒子》。暮年的歐仁妮皇后和王子在花園裡,攜手依偎,一派和睦安寧。
《吶喊》愛德華·蒙克,1893年
秋天裡,也有人感到鬱悶煩躁。《吶喊》就是畫的秋天,秋日的太陽開始西下,晚霞如火似血,他恐懼的是什麼呢?無非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唯有尖叫才能排遣他心中的焦慮。
《靈魂之詩——太陽之光》弗朗索瓦·路易,創作年代不詳
一群美麗的女郎手拉手在跳舞,她們用舞蹈表達她們對秋天的喜愛,秋天讓她們感到欣喜若狂,無拘無束。
《抱著南瓜的女孩》浮士托·佐那羅,1889年
畫中女孩一身白色衣裙,雙手將大南瓜抱在腰間,赤著腳走在小徑上,一臉滿足安詳。一隻南瓜為何讓女孩如此滿足,抱著南瓜的時候,她想到的是什麼?是灰姑娘的南瓜車?萬聖節的寵物?還古老傳說中那引導善良人亡靈的南瓜燈籠?
《秋日》尼古拉·波茲德涅夫,1961年
少婦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四周落葉繽紛,她的身邊還有一輛嬰兒車,不過,嬰兒車裡有什麼?寶寶不是在一邊玩嗎?哦,那是一個南瓜。她是不是太愛秋天了?
郁達夫說:「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到了秋天,每個人都有一份深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秋天。朋友,你呢?
※又到中秋日,與君共此時!中秋提前看
※國慶出行,31處人少景美的好地方!
※歷代畫家筆下的楊貴妃,風姿綽約!
※啥叫做人,建議收藏
※六首詩詞,許你柔情無限,只為萬種風情!
TAG:生活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