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練習楊氏太極拳的作用
1
首先,談談楊氏太極拳的性質、特點和前景。楊氏太極拳代表著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在武術當中它好象先鋒一樣,總是走在前面。它的適應面廣,參加習練的人也很多。楊氏太極拳總的特點是:緩慢柔和,式式均勻,姿勢舒展,勁在內涵,一般人都能接受。
太極拳過去屬於武術項目,在歷史上主要用於攻防。現在武器越來越發展了,過去只憑拳、腳、腿,刀、槍呂械這類武器是近代發展起來的,相對武術的作用比較小了,但是還有用處,比如,部隊近距離的戰鬥,公安部門對敵人的擒拿格鬥,還用得著武術。太極拳屬於武術範疇,「武術」就是勁加技巧,有攻有防。有人稱太極拳為「太極拳武術」,既是武術,如果沒有攻防的內容,就像沒有生命,沒有靈魂一樣。太極拳屬於武術,它的一舉拳,一抬足,都包含著攻與防。講究手眼身法步。楊氏太極拳是一項多功能的活動,它不只局限於武術,它隨著社會的發展,除攻防作用外,還具有健身、養生、醫病、益智、陶冶情操、調節生活、創造健康的心理、優雅的氣質、高尚的追求等作用,以達到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目的。因為它的架子舒展,外形優美,一般拿它作為美學來欣賞。所以其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有人說楊氏太極拳就是氣功,我認為它不是一般的氣功,氣功要求意守丹田,而楊氏太極拳則要求氣沉丹田,兩者是有區別的。在動作上,武術要窺測對方動向,要看對方動靜,你來我往,和意守丹田不同。由於氣功本身的特點決定,它沒有這個內容,精氣神表達不出來,練太極拳應該是兩目炯炯有神,否則神情表達不出來,神情是內在的,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內容,講究勁的內涵,所以楊氏太極拳講究內涵,不是不使勁的。有些同學練了太極拳體質增強了,而且感到力的增長,這就是太極拳的養生內容。
2
其次,談談堅持練太極拳的作用。
堅持練太極拳的作用一、太極拳有養生作用,亦稱養生學。
有許多同志通過太極拳的活動鍛煉,慢性疾病無形中消失了。這也是一種醫療治病的手段。60年代我去上海,上海的醫生在給慢性病人開處方時,就建議打太極拳。因為打針吃藥效果不明顯,然而通過練拳效果很好。現在醫生也採用這種方法,藥物和鍛煉相結合。
練楊氏太極拳就象寫功筆楷書一樣,一筆一畫的寫。它講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勢。所以它的架子出來比較端正,姿勢舒展,再加勁的內涵,練出來它的形象在武術項目中比較優美。不僅中國人愛好,許多外國人都說它是「東方舞蹈」,「東方文化的瑰寶」。能強身健體,修心治病,是西方體育無與倫比的。
堅持練太極拳的作用二、太極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極拳要求動靜結合,在習練過程中,要思想集中,處於平靜狀態。一般人們通過活動,都感到良好。
太極拳如果現在只局限於二人搏鬥,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麼大的適應面。它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由單純的武術發展為多功能的活動項目。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別,不分老幼,不分腦體勞動,它的適應性強。現在很多體力勞動者也參加這項活動,因為它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一般的勞動是局部勞動精神系統沒有得到調節。通過太極拳活動,不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達到體內平衡。「平衡」是中國太極拳的精髓,它能使身體內部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楊氏太極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動作平穩緩和,式式均勻。比如心臟病患者,其心臟很脆弱,還有肝炎,都需要新鮮血液,凡是運動都能促進血液循環。但是激烈的運動對他們不適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臟病的人,不能練武術中的長拳,它的動作比較激烈,勁形於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練太極拳可以,它的動作緩慢、柔和、均勻。他們都能接受。只要堅持活動鍛煉效果就明顯。「流水不腐,戶樞不蠢」,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就是這個道理。
有不少同志有神經衰弱癥狀。主要是大腦過度興奮,不能自我抑制,經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著,就越興奮。在醫學上叫植物神經紊亂,失調不平衡。練太極拳能使紊亂的神經協調、平衡。因為太極拳要求「靜」,思想集中,精神貫注,排除雜念,只想練拳,思想處於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活動增加了體力疲勞,逐漸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練上一趟,信號來的更快。很多同志的神經衰弱就是通過規律性的活動好了的。
練太極拳不僅神經衰弱能痊癒,對高血壓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壓都伴隨著心臟病,屬於循環系統。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為精神、情緒是人的一種心理變化,心情愉快時脈搏、呼吸、血壓、消化液的分泌。新陳代謝等都處於平衡、協調狀態。反之,情緒不好,生點氣,馬上血壓就增高。如果能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開闊,情緒穩定,血壓就會正常。這種「精神因素」從藥物中難於索取。但在練拳活動中能夠獲得。這種病要求「心靜」,環境「安靜」,同樣練拳也要求「心靜」、「體松」,環境「清靜」,二者統一在「靜」中,在「靜」中進行活動。思想集中,氣沉丹田,氣沉下去大腦感到清新,一般說靜著順,氣血暢,感覺舒服,反之,氣血上涌,就感到頭昏、心煩,血壓就起變化了。如果氣沉丹田,氣血比較舒暢,大腦就很清楚。特別是頭正頸直,身體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終保持安靜狀態,練拳後就感到很輕鬆愉快、血壓也就穩定了。這就希望中老年朋友們既要練功法,又要練功德,即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要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美國哲學家斯奧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痛苦而降」。
3
練太極拳,貴在堅持。「堅持」,說著容易,做著難。比如,國家規定的工間操,都知道是好事,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身心健康,堅持下來很不容易。雖是法定的時間,但堅持的單位並不多,慢慢就自流了。現在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所有的人都要參加體育運動,選擇哪項活動,要有正確地認識。根據大部分人的家好,是不習慣那種激烈有刺激的活動項目,如足球,它能牽動億萬人的心弦。但參與活動的僅有幾十個人。所以有些活動觀賞可以,親自參與不容易,這就需要考慮,哪項運動適合自己。
我認為太極拳就很好,老幼皆宜,場地簡單,器材簡便,受益較快,易於推廣,初練時有些艱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練甜,把你的體格練美,即使年老了舉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4
有人說楊氏太極拳的就是適合中老年人,當然是中老年人練比較好。但是年紀輕的人練也很好,不僅青年,少年都可參與這項活動。副會長程相雲同志在太原市西羊市小學就教了一部分小學生。比哪,我去過新加坡,新加坡每兩年舉行一屆全國太極拳賽,也有少年學生參加。將來我國的全民健身計劃,從小學生開始起參加太極拳鍛煉,其好處是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以至參加工作,到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80多歲的,90多歲的老人練拳的很多。
有的項目到了一定年齡作不了。比如武術長拳,山西的武術在全國以至世界上是很有名的,原文慶號稱武術王子,他一過鼎盛時期,到一定年齡,彈跳力一差就不行了,他現在勉強參與一些活動。報紙上介紹他本身有很多傷,彈跳力不行了。太極拳平平穩穩,年齡大了更適合,比較容易接受。
有人說太極拳太難,不好學。其實並不難,我們不管做什麼事,總得動動腦子,思索考慮,尤其上了年紀,事情不多,動動腦子也她,練拳動腦筋和工作崗位動腦筋不一樣,練拳動腦筋相對的來說就是休息。休息對神經衰弱才有好處,氣沉丹田,相對來說就是大腦得到休息。稍微動動腦筋還是有好處的,現在科學家有新說法:「生命在於腦運動」,是有道理的。年齡大了,拿出一點時間來練拳,今天練一兩式,明天練一兩式,總能學會。動作開始不好看,慢慢就好看了,熟能生巧。
太極拳不僅是武術,它還是健身術、養生術,尤其在醫術上作為醫療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絕對的,不是練拳治百病,長生不老。前面講過,對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療效的。它的好處只有長期練拳者才能體會到,享受到。正因為這樣,練拳的人越來越多,國外練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歐洲練的人比較多,日本是亞洲,他們學的東西都要切磋,很認真。希望我們今後練拳都要認真、規範。
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公開出版楊澄甫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
其一,自楊露禪、經楊健侯輩、至楊澄甫輩,祖孫三代練拳、傳拳,都是口授身傳,不立文字、未留系統拳照。至楊澄甫才首次以親自示範的成套拳照為基礎,撰述成專著。由口授到有書為據,這是一個轉折,或說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里程。
其二,《太極拳體用全書》的作者在《例言》中強調:「太極拳祗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這種情況,是人為地對原傳拳架的改變。就拳架傳承的一般情況而言,拳架在自然傳承中出現變化也是難以避免的。由於傳習者各自的武術基礎不同、文化素質不同、社會閱歷不同、性格和體質不同等,對原傳拳架的理解不會盡同,採取的修練方法也不會盡同,於是,形成的擅長技法(所謂「絕招」)和練拳風格必然有異,這就難免所習拳架和拳式會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楊氏祖孫三代存在這種情況,他們各自的傳人、再傳人同樣會因為上述原因,引起所習拳架和拳式發生一些相應變化。唯此,若不進行必要的統一,再一代代轉傳下去,失去楊式太極拳架的「原生態」將是難免的。要統一,必須有個標準。「楊澄甫定型架」發揮了這個標準作用。楊式太極拳從不強調統一標準,到強調「無二法門」的統一標準,應該說是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新里程。
廣告
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離我們最近的神——從成語「六神不安」來談談道教的身中六神與家宅六神
※朝禮妙果素月天尊:京都白雲觀中秋拜月
※八月中秋月圓圓——伍虎勇道長和頤叔共話道教民俗
※八月十五太陰誕,中秋月圓人團圓
※去甚、去奢、去泰:平淡至極方成大道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