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野蠻生長,混亂和黑客令投資人不勝其擾
Dan Wasyluk嘗盡苦頭才了解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環境,就像網路版的美國西部蠻荒時代,但幾乎沒有警長出面執法。
Wasyluk和同事為一家新的科技企業募集到一些比特幣,並將其託管在一家運營比特幣交易平台Moolah的公司里。但僅僅幾個月之後,這個平台倒閉,經營者現在英國面臨欺詐和洗錢等指控,但他辯稱自己無罪。
Wasyluk的項目損失了750個比特幣,目前價值大約300萬美元。他覺得收回資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對於這個項目真是一記致命打擊,」Wasyluk談及三年前那個比特幣交易平台倒閉時稱。「如果你成立一個交易平台,但卻損失了客戶的錢,你或你的公司應當100%為損失負責。但現在沒有這樣的機制。」
加密貨幣本應提供一種安全的數字方式進行金融交易,但加密貨幣本身被各種懷疑所圍繞。外界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加密貨幣價值的驚人漲幅以及價格暴跌的風險上。但買賣和存儲這些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也同樣充滿了危險。這些交易平台撮合買賣雙方,有時候還持有交易者資金。路透查閱的相關資料顯示,交易平台已經成為欺詐案和技術故障的高發場所,對交易者構成的風險卻未受到足夠重視。
受影響的資金可能極為龐大。隨著今年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價格大漲--比特幣價格上漲三倍,大量投資人和投機客湧向在線交易平台。每天成交的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價值以數十億美元計。但這些虛擬貨幣並未得到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或央行的支持。
「這是新類型資產,沒有人非常了解底細,」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金融學系主任David L. Yermack指出。「如果你是一名消費者,你沒有任何保護。」
各國監管機構及政府仍在討論如何對待加密貨幣,Yermack表示,美國國會最終將不得不採取行動。
路透發現,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存在安全問題,在監管程度較高的金融市場所常見的投資人保護措施,也付之闕如。據離職員工透露,一些中國加密貨幣交易所虛造高交易量,以吸引新客戶。
自2011年以來,已經至少發生30多起加密貨幣交易所遭竊事件,許多遭竊的交易所後來關門大吉。有超過98萬個比特幣遭竊,以現時行情計算,價值約為40億美元。能被追回的失竊比特幣寥寥無幾。受到影響的投資人能不能得到賠償,全要看交易所是否大發善心。
日本Mt. Gox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三年多前破產後,目前仍然有將近25,000個客戶在等待賠償。Mt. Gox表示它被盜取了約65萬個比特幣。由破產受託人審核通過的索賠額超過4億美元。
7月時,美國佛羅里達一名聯邦法官下令,已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ryptsy負責人Paul Vernon,必須向客戶支付820萬美元。法官裁決有11,325個比特幣遭竊,但並未指名竊賊是誰。
「這與西部蠻荒時代的銀行搶匪沒有兩樣,」代表客戶提起集體訴訟的律師之一David C. Silver稱。「加密貨幣只是一個新領域。」路透未能聯繫上Vernon取得評論。
對交易商而言,另一項挑戰就是政府干預。本月,中國當局命令內地的一些加密貨幣(「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停止交易。不過,該項禁令並不適用於位於香港或中國境外的交易所,包括那些與內地交易所有關聯的交易平台。
所謂的「閃崩」,即加密貨幣的價值突然暴跌,也是威脅所在。與接受監管的美國股票交易所不同,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並未被要求具備熔斷機制,即在價格劇烈波動時暫停交易。另外,數字貨幣交易平台還頻繁遭到黑客攻擊,導致交易停止,交易商在關鍵時刻可能只能袖手旁觀。
毫不意外,許多銀行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持懷疑態度,一些銀行已經拒絕與這些交易平台打交道。本月在紐約一場銀行投資者會議上,摩根大通執行長迪蒙稱比特幣「是一個騙局」,並預計最終將會「崩盤」。
銀行的聯合抵制,使得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有時根本無法處理電匯轉賬,客戶因而不能用美元或歐元等傳統貨幣買賣加密貨幣。富國銀行3月停止為Bitfinex交易平台進行電匯轉賬,導致其客戶無法將美元從他們的賬戶中轉出,只能通過與Bitfinex的律師達成特殊安排。富國銀行拒絕就此事置評。
與銀行打交道「是一項持久的、不間斷的挑戰,」Bitfinex執行長Jean Louis van der Velde稱,「公民和企業被當成不法歹徒,而他們並不是,包括我自己在內。」他不願透露Bitfinex目前的往來銀行是哪些。
銀行業者稱他們擔心的是加密貨幣交易所在防止洗錢、犯罪活動及違反制裁規定方面對客戶的盡職調查情況。路透發現,儘管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核實客戶信息,但一些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只是進行了最低程度的核查。
路透從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BTCChina)看到的內部顧客記錄顯示,2015年秋季時,有63個客戶聲稱來自伊朗,九個客戶聲稱來自朝鮮,這兩國都是被美國制裁的國家。
美國人基本是被禁止與伊朗和朝鮮個人進行金融交易的。據比特幣中國2013-2014年網站上的聲明,美國公民Bobby Lee為其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
據交易所一位發言人稱,Lee目前是BTCC的執行長。BTCC是另一家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比特幣交易所。
路透多次詢問Lee目前在比特幣中國的職責,該發言人沒有回應,Lee也沒有對此置評。發言人稱,比特幣中國遵守中國法律,「由中國公民運營,法人代表也是中國公民。」
該發言人最初稱,比特幣中國過去兩年「大幅加強了」合規流程,包括「禁止來自伊朗和朝鮮等受制裁國家的註冊。我們的系統仍然有一些來自受制裁國家的不活躍賬戶,這些賬戶是出於審計和記錄目的。」他表示,這些賬戶中的「大多數」從未用於交易。
該發言人後來表示,比特幣中國從未有過朝鮮客戶,「只有過一個伊朗客戶」。該伊朗客戶使用的銀行帳戶在中國,而非伊朗,「因此我們交易平台的所有客戶交易沒有違反」美國制裁措施。該發言人還稱,「BTCC從未有過,目前也沒有任何朝鮮和伊朗客戶」。
執行經濟和貿易制裁的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不予置評。
比特幣中國在2016年中期聘請了一位合規分析師,來協助監測交易平台的可疑活動。該公司聘請的合規分析師是Constance Yuan,時年23歲。她對路透表示,她此前沒有接受過合規方面的正式培訓。她在自己的領英(LinkedIn)頁面填寫的頭銜是「高級合規經理」。
談到她被聘用一事時,Constance Yuan說,「我當時是有一點震驚的」,「我覺得沒有經驗,責任有點大。」她說在工作中有律師給予指導。Constance Yuan已在近期離職。
比特幣中國發言人對路透稱,公司自2013年以來人員編製中就有一位負責合規的副總裁,協助開發一個「強大」的系統用於核實客戶身份。
**假名賬戶**
比特幣是首個被廣泛接受的數字貨幣,大約九年前在金融危機期間橫空出世,提供了避開銀行和政府、可以用更低成本進行金融交易的方式,因此受到熱捧。比特幣的每筆交易由區塊鏈驗證並記錄。雖是匿名交易,但個別交易能夠讓所有人在互聯網上看到。
比特幣早期的開發者Mike Hearn表示,比特幣起初只是被看成是一種愛好,並非對傳統貨幣構成重大威脅的替代品。「人們並未真的預期比特幣能作出成就並大放光彩,」他說。「這原本是個構想試驗,碰巧加了一些代碼。」
雖然比特幣受到了高度關注,但並沒有被一般消費者廣泛使用。幾乎沒有什麼零售商接受比特幣,即便近期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基於區塊鏈的交易仍比銀行卡支付網路慢得多。
「目前大多數加密貨幣仍比較偏於商品,而非貨幣,」PayPal執行長Dan Schulman表示,「你根據對加密貨幣價值前景的判斷進行交易。加密貨幣並未被許多商家接受視為一種貨幣。」
加密貨幣反而對一些需要匿名的人具有吸引力。
今年6月,前美國聯邦助理檢察官Kathryn Haun在國會出席聽證會時表示,勒索病毒的傳播者、「大毒梟和連環詐騙犯」愈來愈常利用缺乏監管的海外交易所進行活動,這些交易所並不會驗證客戶身份。
「犯罪分子能夠開設匿名賬戶,或者用假名開戶,逃避執法部門的監控,」Kathryn Haun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所以我們的傳票都發給了住在"123大街 的 米老鼠 。」
Haun於5月離開司法部並加入到Coinbase董事會。GDAX交易所隸屬Coinbase。
美國當局於7月關停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BTC-e交易所網站,並命令其支付1.1億美元罰金。美國財政部稱,BTC-e「協助涉及勒索軟體、黑客攻擊、身份盜取、退稅詐騙、公共腐敗和販毒的交易。」
當局稱,在BTC-e開立帳戶,只需要提供一個用戶名、密碼和電子郵箱地址。
路透未能聯繫到BTC-e。BTC-e的運營地點不明,儘管其仍擁有一個使用紐西蘭域名的網站。現在,它又轉到了一個名為WEX的新交易所,該交易所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偽造的成交量**
加密貨幣交易人士表示,他們選擇一家交易所的標準之一是成交量。一個交易所處理的交易越多,就能更快地撮合買家和賣家。
據網站bitcoinity.org,從大約2014年初到今年1月底,中國交易平台佔到了全球比特幣成交量的90%左右。bitcoinity.org網站收集各個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數據。
某些高成交量的出現,是因為這些交易平台當時不收取手續費,交易人士因而受到吸引。但兩家中國交易平台的六名離職員工對路透表示,其中一些交易量是捏造出來的。在中國的成交量人為灌水,可能已對向來波動劇烈的比特幣行情造成影響,因為其他地方的投資者會關注交易活動,並加以回應。
兩名前高管指出,OKCoin交易所透過所謂的虛買虛賣(wash trades),在帳戶之間對比特幣的名義數量持續來回交易,為成交量灌水。據一名前僱員表示,這些交易登錄在交易所內,並未記錄在區塊鏈(blockchain)。
Zane Tackett在2014-2015年期間在OKCoin擔任過好幾個職位,其中包括國際業務經理,他表示,他辭職的部份原因就是擔心虛假的交易量。他稱,「成交量灌水的出發點就是希望看來比競爭對手更龐大。」
OKCoin前技術長趙長鵬於2015年5月時在reddit.com網站上指出,OKCoin使用機器人程序(bots)來沖高成交量。OKCoin對此回應稱,「OKCoin無需假造成交量。」
OKCoin在對路透發表的聲明中表示,OKCoin「從未也不會通過所謂『刷單』以製造虛高成交量。」
比特幣中國四名離職員工(包括一名創辦人)指出,比特幣中國也曾在交易量上造假。比特幣中國一名發言人士則表示,「從未虛造交易量。」
中國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的極高成交量顯然引起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注意。人行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後,這些中國交易平台1月開始收取交易費,中國的成交量也隨之暴跌。
比特幣中國發言人稱,「中國政府今年稍早對比特幣交易平台進行審查,是因為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中國人民銀行未回應相關提問。
**黑客攻擊**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常常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問題。
中國廣西一位交易人士Walle Wei稱,他在2015年7月10日於OKCoin.com交易比特幣和萊特幣期貨,押注當時約為4美元的萊特幣價格會上漲,他通過融資買入了看多合約。這意味著他只需拿出10%的資金來交易。以這樣的高槓桿交易,即使價格小幅波動也可能導致或者被平倉或者大賺。
Wei說,萊特幣並未像他預期的那樣上漲,而是開始下跌,而且OKCoin網站運轉速度緩慢,他無法進行買賣。當他重新能夠進入賬戶時,發現他的賬戶已經被清算。他說他損失了3,136個萊特幣,當時價值約12,500美元。
OKCoin在其博客上宣稱,公司是「大規模」網路攻擊的受害者,黑客用流量衝擊其網站,導致部分用戶無法登入賬戶。
7月13日,Wei的比特幣投資碰到了類似遭遇,他說他損失了57.9個比特幣,當時價值約16,900美元。
Wei稱他已經提出了申訴,OKCoin彌補了他15%的比特幣損失,豁免一個月的交易費用,還送了他一個手機充電器。他還向警方和五個政府機構提出了申訴,包括中國央行和證監會。但多數機構未理會他的申訴,給予他回復的機構則表示,他的問題並不在這些機構的許可權處理範圍內。
「他們說讓我去找相關部門,但是我不知道還有哪個部門,」Wei說。
一位接近中國證監會的人士稱,加密貨幣交易屬於央行管轄範疇。央行未回復相關問題。
OKCoin在一份書面回覆中稱,公司已經在防範網路攻擊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而且此前也沒有跨國經營公司為服務中斷向用戶進行賠償的先例。「所有參與交易的用戶自己承擔盈利或虧損。」OKCoin表示。在開設賬戶時,用戶需同意OKCoin的服務條款,其中由於「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等造成的影響,OKCoin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無法登入網站不是造成投資者虧錢的唯一方式。今年2月,位於Jersey的一家對沖基金GABI,在OKCoin的香港交易平台上買入一份期貨合約,押注比特幣價格上漲。但當另一家投資者大舉押注比特幣價格下跌使其相形見絀之後,這家對沖基金的合約很快就被結清。
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等受到監管的交易所內,對於期貨合約的規模有限制,以防單一交易商主宰市場,但對於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據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稱,上述這筆比特幣2月合約令基金GABI損失了40-50萬美元。
OKCoin稱,這「兩位客戶公平交易」,「沒有任何監管規定限制交易策略。」香港證監會未予置評。
**挑戰重重但獲利豐厚**
過去15個月期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Bitfinex遭到美國一家監管機構的罰款,被黑客盜走價值7,200萬美元的比特幣,還被美國最大銀行業者之一的富國銀行切斷業務。
Bitfinex成立於四年前。據其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和律師的van der Velde,該公司幾十萬個客戶中包括銀行、投資基金,以及其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儘管面臨無數挑戰, van der Velde稱Bitfinex目前每月處理約120億美元的交易,而且「利潤豐厚」。去年Bitfinex表示,預計2017年將獲利2,000萬美元。儘管加密貨幣面臨眾多西部蠻荒式的問題,但van der Velde預計,最終獲利將會更高。(完)
※東芝簽訂晶元業務出售協議,但收購方內部顯現不團結跡象
※蘋果承認新發布的智能手錶產品存在連接問題
※8月外資加快流出亞洲股市,但分析師仍看好未來趨勢
※專欄:投行債券交易業務溫吞,難見起爆跡象
※亞洲煉廠因哈維嘗到短時甜頭,但更長期恐要吞飲苦水
TAG:路透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