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讀完這幾本書,你就達到了社會科學研究生基本水平

精讀完這幾本書,你就達到了社會科學研究生基本水平

如今之中國算得上是一個出版的大國了。2009年新書上市16.8萬種,2010年為18.9萬種,2011年20.8萬,2012年24.2萬,2013年25.6萬。2015年全國共出版圖書475768種(初版260426種,重版、重印215342種)。不過,書雖多,但一則書的質量良莠不齊,二則人的精力也有限,所以選什麼樣的書來讀,也是讀書人的煩心事。

蘇軾說:「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今天我推送一份書單,這是一份社會科學方面的經典著作書單,不包括哲學和一般意義上的人文類的著作(下次找時間再推送這一方面的著作)。

其實,好書很多,在歷史上河中的睿智的思想家燦若星河,那些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過影響的著作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因此,所謂的推薦書目,多少都包含了個人的選擇偏向。

《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了他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在1776年發表的偉大著作《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該書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1790年,亞當·斯密在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沒有子女。在《國富論》里,斯密提出了一個核心的觀念,即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他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農場主因為想要城裡一些小裝飾品(baubles and trinkets),所以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輸送事物,這讓城市的繁榮發展成為了可能。農場主絕不是因為對城裡人的同情或慈善才送給他們食物的,而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利益,但這樣反而讓城市更好更持續地發展。斯密說,顧及自己的利益、想讓自己更開心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國家就是應該讓人民都更開心。因此他認為國家主要的目的應該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當時更主流的一些觀點,比如增加國家財富。斯密更進一步指出,我們之所以買賣有兩個主要基礎,一是分工,二是自由交換。而市場在宏觀的層面上讓我們每個人的自私自利成為了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這就是市場的偉大之處。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作者為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系教授,著名語言學家,認知語言學的創始人。本書作為當代語言學經典著作,是公認的認知語言學隱喻系統研究的開始,在國外隱喻研究中具有很大影響。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在書中指出隱喻不僅是語言中辭彙的問題,還是人類思維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參与人類的認知過程,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乃從認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該書完全顛覆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隱喻的狹隘看法,國內外但凡論及隱喻、認知的論文和專著,無不以此為經典。

《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算得上是二十世紀學術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其影響不僅僅限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而且延伸到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史、藝術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對於從事科學史研究的人來說,《結構》當然是一本必讀之書。

《想像的共同體》一書的橫空出世,為民族主義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範式。這個範式努力避免了「歐洲中心」或「西方中心」的觀點,把常被人忽略的美洲,東南亞甚至非洲囊括入其宏大的理論體系。但是,出生於中國雲南的安德森,對於中國這個無論面積、人口或影響力都難以從地球上抹去的地區,卻鮮有提及。這似乎表明,安德森所構建的理論體系,在解釋中國的民族主義時,存在很大的困難。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康乃爾大學國際研究院阿倫?L?賓尼約伯(Aaron L.Binenjorb)講座教授,是全球知名的東南亞研究學者。除《想像的共同體》外,其他著作還有:《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革命時期的爪哇》、《美國殖民時期的暹羅政治與文學》和《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規訓與懲罰》作者:米歇爾?福柯,20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判性的法國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1970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思想系統史教授,直至逝世。1972年至1974年間,米歇爾?福柯完成了《規訓與懲罰》的寫作。當時正值法國極左翼運動的衰退階段,而此前的幾年,福柯一直積極地參與到法國毛派運動中,他甚至組織了「監獄信息小組」,嘗試推行他的政治理想:摧毀一種簡單的、基本的意義形態,即關於善與惡的意識形態 。《規訓與懲罰》被稱為是關於「現代道德譜系」的論著,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並發展了尼採的《論道德的譜系》中的觀點與論辯方法。伴隨著懲罰的人性化,自由反而日益喪失了。近代以前的酷刑是權力對身體無可奈何的標誌:它只能人為地使人死,卻不能人為地使人生,因為生是自然的過程,不受權力的干涉。於是,權力最多只能在死的過程上做文章。近代以來人們發現:身體,這個心靈與世界之間的樞紐,可以成為權力的對象。通過對身體進行軍營式的規訓,預先設計好的生活模式逐漸成為下意識的,於是權力獲得了既可以使用(活著),又便於使用(如同無生命的機械一般「自動」)的人。人生活在所謂「全景敞視」之中,規範早已內化,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警察,以至於外在的警察很少需要行動。而這恰恰是奴役的本質:當強力蛻變為權利,當受迫蛻變為義務,無名的權力完成了其運作方式的高效化,現代社會便是仿照這種監獄/軍營/醫院/學校的模式構建的。

《正義論》一書,洋洋洒洒40餘萬字,實際上是一本論文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一書,自1971年問世後(羅爾斯針對該書出版後的批評意見,1999年重新做了修訂),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廣泛重視,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政治哲學、法學和道德哲學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將被列為歷史經典名著之林。該書出版之後,受到熱烈討論,被列為不少大學課程的必讀書籍之一。由它引發的各類爭鳴或研討文章,更是汗牛充棟,目不暇接。美國著名的政治學者羅伯特·達爾表示:羅爾斯的著作在英語國家立即被承認是對政治哲學的一個根本性的貢獻。

《文化的解釋》作者:克利福德·格爾茨,美國文化人類學家、修辭家、符號人類學和釋義人類學倡導者,普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本書是格爾茨文化人類學研究論文的精選集。該書全面梳理了文化人類學研究領域裡的誤區,對文化的概念、文化與宗教以及文化與意識形態等的關係進行了詳實的研究。所有的論文基本上都是通過從一個又一個案例中提出的一個個獨特觀點,來闡明什麼是文化,文化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以及文化研究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恰當方法等問題。作為一位雄辯的理論家,格爾茨以其《文化的解釋》、《爪哇的宗教》、《地方性知識》等著述影響了人類學界內外的眾多學者,被譽為二十世紀一位「具原創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類學家,也是致力於復興文化象徵體系研究的知識運動的前沿人物」。

《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理論》。作者艾伯特·班杜拉(Aibert Bandura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達。1951年在美國衣阿華大學獲心理學碩士學位,翌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3年,他到維基台的堪薩斯指導中心,擔任博士後臨床實習醫生,同年應聘在斯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執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該書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堪稱是學習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首先,它標誌著學習理論的參照點由行為、認知、情感或環境等單一方面向三者綜合的轉變,改變了傳統學習理論重個體輕社會、重直接經驗輕間接經驗、強調單向決定作用而忽視人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思想傾向。在該書的序言中,班杜拉開宗明義地指出,他的理論「冠以『社會』一詞,意指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的諸多社會根源;冠以『認知』一詞,是認識到思維對人的動機、情感和行為的因果歸因影響」。其次,該書改變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方向。

《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現》。作者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國社會學家,符號互動論的代表人物,擬劇論的倡導人。生於加拿大曼維爾。1945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1953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教授。1968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本傑明·富蘭克林人類學和社會學教授,1981—1982年任美國社會學協會主席。《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現》一書系作者根據一項在設得蘭群島一個佃農社區所作的實地研究資料寫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而其中的許多閃光的觀點至今依舊對讀者有著毋庸置疑的說服力。在戈氏看來,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戲院,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偌大舞台上小小的一個表演者,藉助著某個生活場景的情景和道具,在與劇班的其他成員的合謀之下,共同在觀眾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劇目。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劇本,但在互動中已然存在一個達成共識的契約,這個契約是由社會制度、法律條文、組織規定等等諸多外在強制性規定所先驗地框定,根據情景定義的不同而隨之修改。

《區分》。作者皮埃爾·布爾迪厄是當代法國最具國際性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一,任巴黎高等研究學校教授,法蘭西學院院士,2002年去世。1979年,布爾迪厄的《區分》在法語世界問世了。這本書的出版並非橫空出世:在此之前,布爾迪厄發表了《論攝影:一種中等品味的藝術》(1965)和《愛藝術:歐洲博物館及其觀眾》(1966)兩篇文章,可以視為《區分》的經驗調查基礎;在《藝術感知大綱》(1968)一文中布爾迪厄業已討論了藝術、審美問題,論述了他在接受潘諾夫斯基對哥特建築和經院哲學的關係啟發後,對藝術感知的文化社會學分析。當時他就堅持認為:象徵符號領域不能與社會實踐相割裂,否則會墮入文化神聖化的孤立主義。《區分》是對這一思想的發展和完善。儘管如此,無論研究對象或研究方法上,《區分》還是被看作實現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在此之前,塗爾干為了證明個人受社會支配,曾把最個人化的自殺行為當作研究對象。在《區分》一書中,布爾迪厄採用了類似的方法,將他的社會學研究建立在對「趣味」也就是審美判斷力的經驗研究基礎上,這種從個人的行為推及社會的研究方法、這種把個人品位當作研究對象的做法在上世紀80年代擁有思辨傳統的法國都被視為極其革命性的。

《現實的社會構建》。作者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奧裔美國社會學家,現象社會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義的代言人之一。與盧克曼同為舒茨的學生,兩人私交甚篤並長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領域是宗教社會學和關於經濟發展的社會學理論。其社會學思想具有人本主義和現象學的特徵。《現實的社會構建》這本書分兩個大部分作為客觀現實的社會和作為主管現實的社會,進行分析。前部分分別從制度化和合法性兩個角度著力;後部分從現實的內化過程、內化與社會結構、關於認同的理論、有機體與認同四大塊進行解釋性構建。全書考察了知識是怎樣形成的、怎樣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擁護它的人的維持和修正;現實是怎樣通過社會互動形成的,人與其共同體之間的符號、象徵關係等。

《創新的擴散》。作者為美國著名傳播學者羅傑斯(Everett M.Rogers)。在書中,羅傑斯用細膩的文筆闡述創新如何在人群中得以擴散,並梳理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如S曲線、臨界大多數、擴散曲線,以及商界耳熟能詳的「跨越鴻溝」等,不僅改變了許多知名企業的新產品營銷策略,而且重新定義了擴散的實務。作者在本書中提到的創新擴散的過程的描述,認為創新的傳播包含五個步驟:即認知(knowledge)、說服(persuasion)、決定(decision)、實施(implementation)以及確認(confirmation)。羅傑斯創新擴散的受眾分為五類:創新者(Innovator),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落後者(Laggards)。

Culture』s Consequences, by Geert Hofstede

《文化的重要地位》。作者:吉爾特·霍夫斯塔德G·霍夫斯坦德教授,是社會人文學博士,曾主管過IBM歐洲分公司的人事調查工作,荷蘭馬城(Maastricht)大學國際管理系名譽教授,在歐洲多所大學任教,並擔任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從事組織機構人類學和國際管理(Organiz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Internataional Management)。1993年退休以後,他依然是香港、夏威夷、澳大利亞的一些大學的客座教授。霍夫斯特德在20世紀70年代末,進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文化價值調查研究,調查了66個國家117000位IBM員工的工作價值,形成了1980年出版的《文化的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能夠對企業管理產生重大影響的文化差異的四個指標,即權力差距可接受程度的高與低、防止不確定性的迫切程度、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及男性化與女性化。他認為,這四種文化指標或因素對於管理中的領導方式、組織結構和激勵內容,將產生巨大影響。後來,霍夫斯泰德又結合中國文化特點,加入了「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這一指標。這本學術專著使他成為跨文化比較研究領域的創始人。

《動機與人格》。作者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創建者之一,智商高達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偉大的先知,猶太人。,這本書是馬斯洛的代表作,奠定了馬斯洛的學術地位。本書中,馬斯洛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其中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理論、高峰體驗理論最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本書自1954年初版後,對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是一部經典的、解讀「人性」的著作。

《獨自打保齡球》作者羅伯特·D. 帕特南(Robert D. Putnam),當代西方著名政治學家,現任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馬爾林講座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政治學、國際政治和公共政策,發表的著作包括《手拉手:西方七國峰會》、《獨自打保齡:美國社會資本的衰減 》、《讓民主運轉起來》等。作者認為,民主質量的好壞或民主制度的績效,可以從公民社會的狀況得到解釋;如果某一個社會的民主運轉出了問題,從根本上說,那一定是公民社會(公民意識、公民組織、公民行為等,總之是公民生活)發生了變化--例如,社區生活走向了衰落。帕特南加入到美國公民參與熱情度降低、投票率下降的研究當中,他敏銳地感到,當初托克維爾所描述的美國社區生活正在逐漸衰落,那種喜好結社、喜歡過有組織的公民生活、關注公共話題、熱心公益事業的美國人不見了;今天的美國人,似乎不再願意把閑暇時間用在與鄰居一起咖啡聊天,一起走進俱樂部去從事集體行動,而是寧願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或者獨自去打保齡球。於是,帕特南想到用"Bowling Alone"這個詞來形容和概括美國社會的這一變化,并力求對這種變化的性質和原因做出理論解釋。在他看來,"獨自打保齡"的現象意味著美國社會資本的流逝,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複雜而不易確定的,但後果卻是明確的,那就是公民參與的衰落。

《心靈、自我與社會》。作者喬治·赫伯特·米德,美國實用主義和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畢業於美國奧伯林學院。1887年進哈佛大學深造。1888至1891年留學歐洲,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柏林大學進修心理學、生理學和哲學。1891至1894年與杜威同時任教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結成密友。1894年隨杜成到芝加哥大學任教授,並一道加入美國實用主義最重要的派別——芝加哥學派。1904年杜成離開該校後接任哲學系主任,直至逝世。《心靈、自我與社會》展現了米德社會心理學體系的基本輪廓,是他講授社會心理學30年的記錄。米德的理論和思想奠定了社會心理學及相關哲學流派的研究主題。在書中,米德從進化的觀點出發,提出了人的心靈和自我從社會中產生和發展的理論。隨著現代研究的深入,《心靈、自我與社會》已成為多個學科的經典。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作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年與卡爾·馬克思和埃米爾·塗爾干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其要作品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科學論文集》、《社會學和社會政策論文集》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並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資本主義、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韋伯並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極大。

《民主與教育》。作者杜威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在這本書中,作者詳述了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結合民主的理念剖析教育事業所面臨的問題。書中不僅探討了教育的性質、作用及目的等抽象的內容,同時也涵蓋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例如不同學科價值的定位、教材的性質以及勞動、休閑與教育的關係等。有學者認為《民主主義與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可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並列的偉大作品。杜威在這本書中全面而細緻地闡述了自己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呼籲通過民主的教育來創造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資產階級民主社會。在這本書中杜威的論述不僅涉及教育的性質、作用、目的、教育哲學等純理論的內容,還涵蓋了教材、教法、遊戲甚至是具體科目(如第十六章的「地理和歷史的重要性」)的教學如何能更好地與兒童生活相聯繫等實踐性極強的內容,是他創辦芝加哥實驗校十餘年改革創新的經驗總結和思想的升華。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作者熊彼特(1883~1950)Schumpeter,Joseph Alois 奧地利裔美國經濟學家。當代經濟學代表人物。出生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省一個織布廠主家庭。就學於維也納大學,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曾遊學倫敦。先後在奧國幾所大學、德國波恩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任教。曾任經濟計量學會、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本書是論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問題的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著作,它以創新理論為基礎,將經濟學和社會學結合起來,研究社會制度形態問題,得出了資本主義存在不下去,社會主義行得通,資本主義可以自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結論。

《自由看待發展》。作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1933年生於印度。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對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深切關心,享有「經濟學的良心」的美譽。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以自由看待發展》綜合了作者在經濟學基礎理論、經驗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學領域多年來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改變狹隘發展觀的舊範式,闡述人的實質自由是發展的最終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論框架。全書論證,發展是涉及經濟、政治、社會、價值觀念等眾多方面的一個綜合過程,它意味著消除貧困、人身束縛、各種歧視壓迫、缺泛法治權利和社會保障的狀況,從而提高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的能力。森根據大量的經驗研究資料,分析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闡明在實踐中富有成效的解決途徑。在強調市場機制、全球化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做出基礎性重大貢獻的同時,他指出還需要政府和社會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領域承擔責任,更需要人作為發展的主體在全面的社會交往和變革中發揮主動作用。

《論自由》。作者密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哲學家、經濟學家、法學家,古典自由主義的集大成者。密爾主要著作有《邏輯方法》(1843)、《政治經濟學原理》(1848)、《論自由》(1859)、《代議制政府》(1861)等。《論》一書論述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權利,闡明「社會所能合法施用於個人的權力的性質和限度」,並提出了自由的各項「原則」。關於「論自由」這本書,密爾在引論中開宗明義地說,他所要討論的是「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也就是要探討社會所能合法施用於個人的權力的性質和限度」。全書要義可以概括為兩條基本原則:一、個人的行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不必向社會負責;他人對於這個人的行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進行忠告、規勸或避而不理。二、只有當個人的行為危害到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當接受社會的或法律的懲罰。社會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對個人的行為有裁判權,也才能對個人施加強制力量。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作者馬克思、恩格斯。本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馬克思的1942年至1944年的文稿。第二部分是恩格斯1839年至1844年的文稿。馬克思著重談論的德國新聞出版的自由問題,通過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猶太人問題。而恩格斯則重點談論了英國社會的各方面的情況,描述英國的工人階級狀況,歷史狀況和憲法狀況。和老版翻譯有很多不同。除了博士論文,強烈推薦其中的幾篇政論,對理解他的方法論應該會有幫助。我之所以推薦全集中的這一本,是因為這卷中,馬克思對言論出版自由的價值進行了全面論證。

《人的行為》。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是奧地利經濟學大師,哲學家,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撰寫了大量思想深刻的啟蒙著作,被視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領袖之一。在納粹佔領歐洲前夕,於1940年移居美國,擔任紐約大學訪問教授,從事講學與寫作。他於1949年出版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為奧地利學經濟學派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學和哲學基礎。《人的行為》是米塞斯的扛鼎之作,也是繼亞當·斯密《國富論》之後思想史上難得的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全面整合的著作,為奧地利經濟學派奠定了系統而清晰的理論基石。米塞斯認為人並非原子式的個人,而是運用其自由意志做出行為的人,他假定有一個「先驗的」人的行為之「公理」,在此基礎上一步 步推導出人類社會經濟的種種安排和運作原理,將建立在個人行為邏輯上的經濟學理論提升到社會哲學或人類行為通論的高度來處理,由此開創出「人的行為學」方法論。「不朽的名著,沒有時效問題,因而也沒有『過時』的翻譯;有的,只是無常的『時運』。」這是本書譯者夏道平先生在一九九一年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的行為》(繁體版)修訂版譯者序中的第一句話。

《論美國的民主》。作者托克維爾(Tocqueville)(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 是19世紀法國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政治家。托克維爾於19世紀法國大革命的血色黃昏中,深入考察了「自由平等」、「尊重權力」、「尊崇法制」、「主權分享」、「均勢制衡」等原則對美國政治制度與民情的影響。托克維爾在西方被尊為社會改革先知,他的學說對民主思潮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其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出版後 ,立即受到普遍好評,使他名揚海外。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寫於同一時期,其間相隔5年,因而在筆調、結構、敘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講述美國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對美國的民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下卷分四個部分,以美國為背景發揮其政治哲學和政治社會學思想。他在書中多次提到他認為民主社會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時代潮流,他並不認為回到貴族社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他說:「問題是不應當再保持身份的不平等給人帶來的特殊好處,而是應當確保平等可能為人們提供的新好處。我們不要讓自己仍與祖輩相同,而應當努力達到自己固有的那種偉大和幸福。」他對民主問題的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面對必然要到來的民主社會。

《東方學》。作者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學和文藝批評家之一。出生於耶路撒冷,1950年代赴美就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代表作有:《開始:意圖與方法》、《世界、文本、批評家》、《東方學》、《文化與帝國主義》、《知識分子論》等。薩義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積极參与巴勒斯坦的政治運動,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東方學》是本太有名的書,甚至如作者本人為第五版撰寫的後記中所說,它「幾乎以一種博爾赫斯的方式,衍變成了許多不同的著作」,似乎已經成為一本集體的書。作為一本後殖民主義的經典之作,《東方學》被反覆地評論,有人讚頌有人貶抑,但其影響卻依然強勁。薩義德自己解釋說,《東方學》這本書與當代歷史的動蕩和喧騰是完全分不開的。在書中,我相應地強調無論是「東方」這一用語,還是「西方」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體論意義上的穩定性,二者都由人為努力所構成,部分地在確認對方,部分地在認同對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飛微議 的精彩文章:

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
孫帥:基督教與現代性
「程序員自殺事件」到底可以引出多少狗血?
浙大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技術進步支撐人工智慧從1.0到2.0的躍變
浙大吳飛:AI不只有噱頭 還能省電和問診

TAG:吳飛微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