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6位偉大的「數學學渣」科學家

6位偉大的「數學學渣」科學家

聽說算一下小費都能讓數學學渣們爆出一身冷汗來?但你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是這樣!數學是很多人的噩夢,即使最聰明的科學家也有可能被它急得哭呢!

1

邁克爾·法拉第(1791-1867)

我們很難評判是法拉第在科學上的發現還是他的謎之私生活更讓人嘖嘖稱奇。這個鐵匠的兒子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和世俗偏見,成為了英國超厲害的科學家和現代科技之父。只要你曾經按過「開」這個鍵,你就是欠他的。法拉第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動馬達——也製造了第一個發電機。你知道嘛?橡膠氣球也是他發明噠——為今天的製冷業奠定了基礎,還照亮了神秘的電磁世界。

雖然法大大在科學上有諸多貢獻,然而基礎教育的匱乏仍常常困擾著他。像很多窮孩子一樣,法拉第幾乎沒有受到過正統教育。因此,法拉第的數學到底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在1846年,他大膽地提出了可見光是一種電磁輻射。但是因為他不能用數學推導來證明這個想法,他的同事根本沒一個人理他。直到傑姆斯·克拉克·麥斯威爾(1831-1879)看到他的想法。只有我們小麥相信法拉第的假設,這位蘇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用了一個巧妙的方程在18年後證明了法拉第想法的正確性。

2

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

達爾文專註羨慕數學好的人二十年。作為一個大學生,他超討厭這門課的。「我試著去學好數學,」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寫道,「......但是我的進程太緩慢了。」這位高富帥博物學家還在1828年專門聘情了一位家教到他的夏日小屋去教他數學。然而經過了垂頭喪氣(估計啥也沒學會)的幾周之後,達爾文解聘了這個人。

「學數學什麼的真的是太討厭了辣,」他寫道,「主要是學代數的時候人家根本就看不懂前幾步是什麼意思!但是學數學時候的沒耐心現在看來還蠻愚蠢的,在之後的一些年裡我一直在後悔沒有在數學上再走遠些,至少也應該明白數學的一些主要定律呀!對於人類來說,得到這種數學天賦好像有一種額外的意義。」

3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47-1922)

在中學的時候,這位生在蘇格蘭的電話發明者就對數學又愛又恨。傳記作者羅伯特·V·布魯斯說,貝爾「很喜歡這種智力練習」,但是「非常討厭學會方法後計算時的粗心大意。」他的成績也受到相應影響。貝爾的數學能力從未提高過,並且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去世的時候,真是悲劇。

4

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只要我想,我就可以聘請一個數學家為我工作,」愛迪生曾說過,「但是他們卻是不是想雇就雇得到我的」像所有成功的企業家一樣,他可以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小愛迪生在讀艾薩克·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時候就感覺要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本書除了「讓他討厭數學到死再也不想碰一下」之外就沒提供給他別的啥了。

高等數學更是愛迪生一竅不通的東西,誰談誰死。所以,在共同創建了通用電氣公司之後,他把德國數學家查爾斯·普羅圖斯·斯坦梅茨拉入伙了。作為一個數學天才,斯坦梅茨負責監督通用電氣公司的很多技術基礎。此前,愛迪生還聘情了另外一位數學家——貝·斯代特·弗朗西斯·厄普頓,來專供計算的工作,保證他各個實驗都能正常實施。在他們1911年分道揚鑣之前,他們在一起做了像白熾燈啊電能表這些小玩意兒。

5

傑克·霍納(1946-迄今)

這個夏天,霍納在票房第三高的電影里大肆露臉。在過去25年中,他一直在為全四部侏羅紀公園電影做科學顧問,僅僅在一部侏羅紀世界電影匯總得到一個很短的鏡頭。追溯到1970年,霍納發現了西半球第一個已知的恐龍蛋。作為一個傳奇的古生物學家,他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這些神奇的生物如何哺育下一代的認知。

霍納的成功一定讓他兒時的老師大吃一驚。這個蒙大納小土著在學校成績很差的,他發現「學習超難的,因為我在閱讀、寫作和數學上都進步緩慢得讓人想死。」青少年霍納掛掉了高中代數,這讓他有數學天賦的父親很失望。霍納在大學裡被退學了七次,並且事實上並沒有拿到正式的學位證書——也就是說任何他感興趣的工作都不會要他了。(霍納,這個做了很多奇怪工作的年輕人,最終開始寫信給「每個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博物館,問他們有沒有工作,從技術員到主管都行。」顯然,最後他的信沒有白寫。)

直到1979年霍納被診斷為誦讀困難之前,他的教育悲劇都一直是個謎。「直到今天,我還在和副作用作鬥爭,」他說道。「自定進度學習是個幫助我進步的好辦法。有聲讀物對我的情況也很有幫助。」

6

E·O·威爾遜(1929—迄今)

除了是國際上關於螞蟻問題的首席權威之外,威爾遜還是個一流的科普作家。他寫了一大堆科普暢銷書,內容從進化論到生物學,從哲學到環境保護,全乎了。在他的「2013年寫給一位年輕科學家的信」中,暴露了他與數學的一段混亂不堪的歷史。

作為「比較貧困的南方學校」的學生,威爾遜承認他「直到在阿拉巴馬大學讀大一的時候才開始接觸代數......當我在32歲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時候,終於有時間學習如何運算了——是如坐針氈地和一群年齡僅僅是我的一半多點的大學小鬼們一起上課。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在上我執教的進化生物學。我將自尊擱置一邊,來學習微積分。」當在追趕中學習時,他「成績拿C都費勁。」

對於一些恐數的科學工作者,他提供了一些建議:「數學學習開始的越晚,越難掌握數學......但是只要行動了,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來源:洋芋科學 微信公眾號

人大量化對沖高級研修班(七期)

名校教授、業界專家、IT大咖授課

金融市場以及主要金融工具分析方法詳解

建立全面、平衡、優化的量化對沖知識架

全面掌握量化投資業績評估、投資組合管理和風險控制方法

2017年11月1日-5日 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北上廣的逃離遷徙之路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控制「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的三位美國科學家獲獎
可怕,40行代碼的人臉識別實踐
又一個袁隆平,他的一株「野草」將養活幾億國人
自學數據分析你不得不用的幾本書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