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好演員要有塑造各種人物的能力」
2017年,楊立新60歲了。走過一甲子的他還想在舞台不斷「立新」,因為他覺得「每一個戲都要超越和克服自己」。
這個在天橋附近長大的北京人,談吐中常帶出濃厚的京韻京腔,從前門肉市的廣和劇場、天橋的萬盛劇場聊到和他曾同住一個衚衕的京劇名家王瑤卿、毛世來,回憶往昔仿若昨日;這位被北京人藝一手培養成長起來的舞台驕子在今年正式辦理退休,但談到表演依然滔滔不絕,偶爾不忘自嘲一句:「嗨,我這輩子就幹了表演這麼一檔子事兒」。
「誰創造人物寬度大、塑造人物能力強,誰就是好演員」
最近,因為四川衛視文化類節目《詩歌之王》第二季,楊立新塑造的一個「隱匿」的角色被更多人熟知,那就是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配音。「我認識很多京劇演員,京劇花臉的聲音明亮,他們有種說法叫『腦後摘筋兒』,實際上用的是頭腔共鳴。於是道理反著用,我配程蝶衣的時候,讓錄音師把話筒升起來,我把脖子仰起來,聲帶直接出來,沒有經過頭腔,配音的聲音便是暗啞的。」
與其說是楊立新給程蝶衣配音,不如說他用聲音塑造了一個程蝶衣。
那麼,什麼是好演員?楊立新有自己的理解,「好演員要有塑造各種人物的能力,誰創造人物寬度大、塑造人物能力強,誰就是好演員。每個戲都不是容易事,一個成功的角色將是下一個角色的最大敵人。」
《我愛我家》里,戴著黑框眼鏡、斯文又不失幽默的賈志國是楊立新的經典熒幕形象之一。而同時,人們又津津樂道於他在人藝舞台上的「變形記」——《雷雨》里的周朴園、《天下第一樓》中的大少爺、《茶館》里的秦二爺、《嘩變》里的伯德大夫……「我希望觀眾忘掉我本人,忘掉我之前的戲。在舞台上,我就是角色,也僅僅是這個角色。不管是演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戲多還是戲少,一定要演得有意思。」
常說舞台上的角色要「立得住」,在楊立新看來,「戲劇的過程是成年人遊戲的過程,我們約定好了:我演的時候相信,你看的時候也相信。」這種相信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演員對角色的主動把握後的自信,讓劇中人活在自己心裡,而不是鑽到人物軀殼中出不來。「要懂劇本、懂人物、懂觀眾,甚至還要懂作者。在台詞里尋找人物的根,思考其一言一行的出處,然後在表演中釋放人物,最後再把人物的背景與行為對應著來看。這戲啊,看透了也挺好玩兒。」
不僅要釋放人物,在他看來,「表演更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控制」。戲劇完整的結構和巧妙的形式,依靠人物及邏輯的衝突製造,其實是一項標準的技術活。「越高級的表演越理性。現在的表演教學總教演員怎麼有激情,但不教怎麼控制,如同給了油門不給剎車。不好的表演是台上哭得亂七八糟、台下無動於衷。好演員應該懂得控制自我,在技術控制和理性分析之後,又演得很真實。」
「對傳統的堅守與對戲劇的創新都不能少」
1975年,不到18歲的楊立新進入北京人藝,那時,它還叫北京話劇團。
2017年,北京人藝建院65周年,楊立新和它一起走過了42年。「能在這裡是我的幸運,北京人藝給了我一輩子」,在他心中,北京人藝是劇院,也是家和學校。
30歲前,楊立新沒演過重要角色,就是在劇院踏實學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對於楊立新,學戲就是看戲,戲看多了,也就知道了怎麼演。
北京人藝在表演上給予楊立新的,更是在點滴細節中滲透的表演理念。「像不像,三分樣」,他回憶,「當時黃宗洛先生排《龍鬚溝》時,在排練廳門口弄堆泥,進排練廳前先在泥上踩吧踩吧,帶著人物的感覺進排練場。」
正是這種踩在泥巴上、扎進現實里的理念,影響著他的表演,也讓他對今天的北京人藝有了自己認知的定位。「一個劇院要有自己的風格,北京人藝的土腥味兒決不能丟。人藝就是自己,它深扎在這片土壤,應該寫北京、演北京、表現北京。」
在楊立新看來,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于是之、鄭榕、藍天野等第一代人藝人奠定了「藝術至上、戲比天大」的藝術導向和獨有的戲劇風格。而和他一起成長成熟起來的人藝演員——濮存昕、韓童生以及很多從「人藝學員班」走出的演員,81級的梁冠華、宋丹丹,85級的岳秀清、吳剛,87級的徐帆等等,這些今天中國話劇的中堅力量,要做的是堅守和革新。
「于是之、鄭榕等老前輩珠玉在前,我們這一代要做的是努力全面繼承,也謹慎創新。同是演周朴園,我的條件跟鄭榕老師、顧威老師都不一樣,我必須有自己的演法,所以雖然觀眾看的還是周朴園,卻是楊立新的周朴園。一輩一輩演得不一樣,但都是經典,話劇好看就好看在這。」
正如曹禺在北京人藝題的八個大字「駱駝坦步,龍馬精神」,代代傳承的戲劇基因流淌在人藝人的血脈里——對傳統的堅守和對戲劇的革新,一樣都不能少,所以既有在今年6月連演12場場場爆滿的經典話劇《茶館》,也有2009年創作出的屬於新時代的經典話劇《窩頭會館》。
今年,從北京人藝退休的楊立新也辭去演員隊隊長的職務,馮遠征正式接棒,他將看到更年輕的一批人藝人在舞台上成熟起來。「就像家裡,老輩兒奔不動了,小輩兒頂門立戶了,希望他們能撐起北京人藝的未來,站直嘍別趴下。」
演員沒有退休,舞台也沒有盡頭。
問及明年有何安排,楊立新說劇院已經給他排滿五部戲。雖然他說「本來想換種輕鬆的生活方式,沒想到又這麼忙」,不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不斷努力追求的這件事情應該被尊重為「事業」,而他談及它時發自內心的衝動與眷戀就叫「熱愛」。
※適合胖子穿的跑鞋,瘦身甩肉少不了它們
※有一種集郵叫馬拉松「集郵」 花錢吃飯不如花錢流汗!
※大學生因暈車徒步跑70多公里回家!網友:太明智
※中國形象傳播的一次新嘗試
※國內首家高海拔應急救援救護中心落戶拉薩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