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石景山的老笑話 只有老石景山人才聽得懂
v
石景山區「東臨帝闕,西瀕渾河」,自古有「神京右臂」之稱。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文物古迹豐富,是北京西郊的一方寶地。在這片熱土上,有一種獨特的民間文學形式——笑話~筆者從事石景山區民間笑話收集和創作多年,已從眾多書籍和民間百姓口傳心授中收集整理民間笑話數百篇,出版《多味生活哲理幽默》(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一書。現因篇幅所限,筆者僅從中採擷部分片斷,略作分類,使您嘗鼎一臠,博君一粲
明代幽默家馮夢龍說:「眼孔小者,我將笑使之大;心孔塞者,我將笑使之達」。在石景山區老百姓的生活中,喜好從開玩笑的滑稽事件里得到快樂。上世紀80年代民間文學普查時,石景山區文化館搜集了一則笑話《椿樹是爹》:
1
在古城村有個車軸漢子,聽人家說,個兒矮的人要想往高里長,就得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鐘去抱椿樹,一邊抱一邊說:「椿樹椿樹您是爹,我往高里長,你往粗里憋。」於是,一連幾年的三十晚上他都去抱椿樹,可是他的個兒一點也沒長。他挺納悶,就問村裡人是什麼緣故。村裡人問:「你是三十晚上12點抱嗎?」答:「是啊。」問:「那你抱椿樹時,嘴裡念叨什麼了?」答:「我就說:椿樹椿樹您是爹,你往高里長,我往粗里憋。」
有時,石景山地區的民間文人也直接參与笑話創作,他們絕大多數是描寫真人真事,將其中的人物更概括更集中,塑造成為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從而揭露和譴責某些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或傾向。在解放前,流傳於石景山地區的笑話 《書畫信》,其中不難看出有民間文人加工的痕迹:
2
民國初年,山西有個叫李二娃的,年方十五就娶了媳婦,為學手藝,他來到石景山下北辛安村一個酒館學藝,和掌柜的講好了,學滿三年零一季才能回家。過了兩年,二娃的媳婦想他了,就給公爹出主意:「您老畫一碗茶、一碗飯。我畫兩隻鴿子、一隻鴨子,再畫兩隻鴿子、一隻鴨子和一把菜刀。」二人畫好後,託人捎到了北辛安。二娃見到家信,心裡好高興。馬上找掌柜請假。掌柜一看信,糊塗了,問:「這上邊一個字兒也沒有,怎麼說是信呢?」二娃笑著解釋說:「這是書畫信,不信我說說給你聽。這一碗茶、一碗飯是我爹寫來的,這是茶思飯想,說明我爹爹非常想我。這鴿、鴨、刀是媳婦寫的,這意思是:哥哥呀,哥哥呀,想煞我也。
笑話創作,最善於抓住和突出社會的癥結問題,樹立起了為清除一切與社會生活、社會秩序相背現象鬥爭的優良傳統。如笑話《求病》,就反映了老百姓的對迷信行為的鞭撻:
3
從前,五里坨有個媳婦非常懶,為了在婆家逃避幹活,她就去觀音庵求菩薩讓她得點病。丈夫知道後,就想去治治媳婦。這天,丈夫搶先到了觀音庵,藏在了菩薩塑像的後面。過了一會兒,他的媳婦來了。只見媳婦又跪著求道:「菩薩,菩薩,給我點病,死不了就行。」沒等她說完,丈夫捏著鼻子裝著菩薩的聲音說道:「回家就生病,回家就生病。」媳婦聽罷,以為菩薩顯靈了,嚇得魂飛魄散,撒腿就往家裡跑。丈夫見狀,一邊笑一邊跟著回來了。媳婦一到家,真的嚇病了。她的眼前出現菩薩顯靈的樣子,耳邊常響起菩薩說話的聲音。她糊裡糊塗地病了個把月,等病好了,她再也不敢去向菩薩求病了。漸漸地,她成了一個勤勞的好媳婦。
笑話在社會學方面也具有團結意義。笑在參與者中可產生出相同觀念的夥伴感情,從而形成對局外人的一致攻擊性。如果你不能同別人一起笑,你就會有局外人之感。如1986年編著的《石景山傳說》一書中的另一則笑話《王老漢吃烤鴨》:
4
從前,在模式口村有個王老漢,全家五口人,住著一間很破的茅草房。每逢趕集,村裡人都能看到王老漢提著幾隻豬爪往家走,一邊走還一邊招呼著他那三個光著屁股的兒子。
有天傍晚,一群老頭兒在村中的大槐樹底下聊天。只見王老漢的嘴上油亮亮的,衣襟上也和別的老頭兒不同,油漬麻花兒的。他正和人們聊著他年輕時吃過的山珍海味。正當他說到他吃全聚德烤鴨的事兒時,他那三個光著屁股的兒子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嘴裡嚷著:「爸爸,咱家擦嘴用的豬爪讓貓給叼去啦!」王老漢一聽,十分著急,忙說:「沒用的東西!怎麼不讓你媽去追!」他那三個兒子望著發火的爸爸,不高興地嘟噥著:「褲子你穿走了,我媽出不去門啊!」
笑話在描寫它所諷刺的事物時,永遠是用高度集中的形式去抓住典型事物的。它以極精簡的筆墨,生動而出色地勾勒出無數虛偽、迂腐、愚昧、貪吝、欺騙、懶惰等各種各樣的人生臉譜。笑話通常是不說教、不下結論的,而它的說服力卻是十分的強大。如舊時石景山一個長工鬥地主的笑話:
5
從前,石景山區「一溜邊山府」有個地主特別吝嗇和姦詐。長工們工作一年不但拿不到分文工錢,反倒欠他不少債。因而再也無人肯給他幹活了。地主無奈,只好貼出告示,願出高價僱人幹活。這時,有個壯後生願給他幹活,地主答應一年給他30塊大洋的工錢。但定下兩條規定:一是別人不吃的東西他得吃;二是別人不幹的活他得干。一旦違反一條,就扣除全年的工錢。長工答應了。這天,正逢中秋節,地主在祖宗靈位前擺滿了肉果之類的供品。長工從田裡回來,看到滿桌供品,抓起來就吃。地主氣壞了,要扣除他全年的工錢,可是,長工不慌不忙地說:「老爺,你不是說別人不吃的東西我都能吃嗎?我看到供品在這兒放了一整天都沒人吃,我才吃的呀?」地主一下子就被問住了,不敢扣長工的工錢了。
大年初一這天,地主又叫長工出去幹活,並說:「別人幹什麼,你也幹什麼,反正不能呆在家裡。」長工出門看見有一家死人在路邊挖墳坑,於是他跑到地主家的田地里也挖了一個墳坑。地主知道後,氣得兩眼發直,破口大罵長工:「你這喪門星,大年初一敗壞我家的財路,一個子兒也別想要,還不快滾!」長工理直氣壯地說:「是你硬要我今天去田地幹活,還說,別人幹什麼我也幹什麼,你憑什麼不給我工錢呢!」地主氣得沒法,又見長工身強力壯,弄僵了不好收場,只好乖乖地照付了30塊大洋。
通常在節日中,人們可以拋開平常的行為標準,放鬆一下,大笑一下,感性宣洩和人性解放一下,甚至可以肆無忌憚地開一些低俗的玩笑,做些滑稽的表演,從而活躍氣氛。有人在節日請客不會說話得罪人鬧了笑話:
6
從前,永定河邊有個村子,過年時村裡有人請客,某酒鬼也被請了去。酒鬼唯恐酒被別人喝光,喝了一會兒後,便對大夥說:「諸位回家路遠的,請儘管先走吧。」大夥先後告辭了。又喝了一會兒,他又說了:「諸位回家路遠的,請儘管先走吧。」其實,此時只剩下主人一個人了。主人說:「現在只有我了。」酒鬼醉醺醺地說:「你不是還要回到卧室里去嗎?請儘管先走吧!我呢,喝夠了,就睡在酒桌上。」
笑話之於冗長的說教,猶如調料之於食品,要節省著用,要恰當地用,這一點在石景山區的幽默民謠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就如下面一組石景山區的幽默民謠。同心出版社出版的《京西民謠》一書,記載了這樣幾首舊時流傳於石景山地區的幽默歌謠。
6
《十五怕》:
天怕覆雲地怕荒,人怕老病物怕傷。
忠臣最怕君不正,兒子就怕父不良。
賢妻最怕夫拐丈,孽障孩子怕後娘。
雞怕猩猩(黃鼠狼)貓怕鼠,花怕狂風草怕霜。
挑砂鍋的就怕狗打架,賣磁器的就怕躉了筐……
以智趣取勝的《顛倒歌》:
三更天出太陽,紅日放光亮。
正午明月當空照,滿天星斗齊掛了。
五忙三時下大雪,白紙扇兒手中搖,
戴一頂涼草帽,還有西瓜在懷中抱。
五月端陽當作中秋節,九月重陽鬧元宵,八月十五把粽子咬。
石景山的舊時民間串話,無不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四甜》:「金絲棗,荊花蜜;沙瓤西瓜京白梨。」
《四辣》:「小紅椒,老薑片;青皮蘿蔔紫皮蒜。」
《四鮮》:「頂花黃瓜謝花藕;臘月西瓜黃芽韭。」
《四彎》:「軲轆把,水煙袋;駱駝脖子豆芽菜。」
《四搶》:「芒種麥,雨中場;狼嘴孩子秋後糧。」
《四暄》:「新耕地,新埋人;新棉衣,發麵盆。」
《四不摸》:」蠍子尾,馬蜂窩;老虎屁股燒紅鍋。」
作者:楊志宏
來源:海石豐雜談
石景山周邊十一吃喝玩樂全攻略~不看後悔! 點下圖
《石景山雜談》官方微博:網頁版:http://weibo.com/sjszatan
手機版:http://weibo.cn/sjszatan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石景山雜談就有可能上頭條哦!感謝您的支持!
※冒充軍人販賣假軍用物品出現在石景山模式口大街
※1915年的石景山香巴拉老照片 永定河洶湧澎湃!
※石景山區將建成八個教育集團
※石景山台灣街美食地圖 好吃的換了好幾輪了 吃貨走起來!
※身份證110的春夏記憶 全石景山人都看哭了!
TAG:石景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