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繼續製造意外嗎
GIF/23K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於這兩天陸續公布,而按照諾貝爾獎官網上的日程,北京時間明天傍晚7點,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將頒布。
書評君還記得去年的那一天,在眾多猜測聲中,鮑勃·迪倫的獲獎再一次讓全世界的讀者領略到了「意料之外」的文學判斷。今年的得主會是誰?還會繼續製造「意外」嗎?不知道。
其實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上,不單單是很多作家的獲獎存在爭議——幾十年過去後,這裡面的大部分人已經被讀者遺忘,例如卡爾杜齊,彭托皮丹等等;至於那些沒有被遺忘的、為讀者永遠銘記的作家們,他們獲獎的作品有時候也並非被時間認可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雖然是頒發給某一位作家,表彰其長期以來的創作,類似一種終身成就。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會有一部相應的「獲獎作品」。)
雖然其中有一些情況實屬無奈,例如尤金·奧尼爾在晚年才創作出《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帕慕克在獲獎後兩年才完成經典的文字建築《純真博物館》。但是,從一代又一代諾獎評委的作品選擇中,我們依然能看出這個獎項的審美傾向。接下來的這份書單中,你對這些獲獎的作家不會意外,不過獲獎的作品,可能會有些出乎意料。
撰文 | 宮子
- 1920年 -
克努特·漢姆生 《大地的成長》
克努特·漢姆生,挪威作家,19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成長》、《神秘的人》、《飢餓》和《在蔓草叢生中的小徑》等。
克努特·漢姆生應該是唯一一位敬仰希特勒並視之為救世主的諾獎獲得者。搞得挪威民眾也不得不一分為二地對待這個現代文學大師,他一面是擁有偉大精神的藝術家,另一面則是「精神障礙」的可憐人。作為藝術家,漢姆生寫下了很多作品,不過他的詩歌和戲劇在人才輩出的北歐被漸漸篩除,只有小說留了下來,並綻放光彩。這並不是一句恭維話。在19世紀末,現代主義激流勇進的時候,克努特·漢姆生的小說《飢餓》一舉成名,這部小說用抒情的方式描述了現代藝術才有的潛意識領域和模糊思維,影響了一大批藝術家。卡夫卡,布萊希特,亨利·米勒等人都曾表示從漢姆生的作品裡受益良多。
然而,諾獎委員會明顯更偏愛另一部作品,《大地的成長》,雖然這部作品也算是一本不錯的小說,但風格明顯更偏向寫實,它講述了一對夫妻從年輕時代開始拓荒、建立家園的故事。小說人物的線條非常冷硬,能看出人在「荒原大地」之上堅實的意志力,同時也意味著定居者僵硬的思維模式。總之,這部小說肯定更多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心理,正如諾貝爾授獎詞所言,「它所表現的生活,說明人類無論在哪裡都在生活與建設,這構成了各種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我們瑞典人,對本書描繪的地區和環境並不陌生。我們重溫了北方的氣氛,以及邊境兩邊的許多相似之處」。
《大地的成長》
作者: [挪威] 漢姆生
譯者: 吳學潁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2年12月
- 1929年 -
托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保羅·托馬斯·曼
提起托馬斯·曼,人們都不會感到陌生。他的《死於威尼斯》早已經成為一顆璀璨的藝術鑽石,切面眾多,光芒漫射,篇幅雖短,但人物的意識、命運,故事的解構都濃縮到了極致,彷彿苦澀的咖啡,在文字的溶解過程中漸漸瀰漫、擴散其獨有的悲劇美感。那種略顯病態和蒼白的美感已經成為托馬斯·曼人物的獨特格調,正如他在另一部長篇《魔山》中的療養院所塑造的那樣。人物的身體似乎總是無法支撐脆弱的理念。
但1929年,諾獎委員會表示,將把文學獎授予德國作家托馬斯·曼,以表彰他創作出的長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這本長篇小說可能是最不像托馬斯·曼的一部小說,整個家族的興衰史呈現出濃烈的現實氣息。後來,當托馬斯·曼本人回想這件事也覺得非常奇怪,他一直感覺委員會頒錯獎了,「一本《布登勃洛克一家》絕不會給我帶來促使和推動文學院為我頒獎的聲望」,只是因為評委們太保守了,不敢把獎項頒給《死於威尼斯》,所以才選擇了另一本。要知道,托馬斯·曼本人在《死於威尼斯》上花費的心血更多,小說也產生了創作者意料之外的藝術效果,而《布登勃洛克一家》雖然篇幅浩繁,但托馬斯·曼從構思到寫完卻只用了三年。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 [德] 托馬斯·曼 譯者: 傅惟慈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3年11月
- 1947年 -
安德烈·紀德 《田園交響曲》
安德烈·保羅·吉約姆·紀德,法國作家,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閱讀紀德的小說需要非常細膩的觀察力。他的小說內部荊棘叢生,對喜歡的人而言,那是一片有著無限探索可能的秘密森林,對不喜歡的人而言,紀德小說則如同戈壁灘般荒蕪艱澀。他寫過一系列攻擊教會的小說(因此有一段時間紀德的小說被天主教會列為禁書),包括《窄門》《梵蒂岡地窖》等等,相信這兩部作品的知名度也相對更高;在小說文體上,紀德寫出了《偽幣製造者》,這部嵌套形式的小說像是和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決裂,精巧的元故事一環扣著一環,將多重視角的敘述串聯到一起。而《人間食糧》的閱讀體驗相對來說雖然輕鬆,其中卻蘊含著紀德思想的核心,他主張人釋放自己的自然天性,尋覓精神體驗,正如《窄門》等小說中人類情感向教會枷鎖發起的衝擊一樣。
這些都是紀德最為傑出的作品。不過,諾獎委員會再一次相中了相對暗淡的《田園交響曲》,在「道德三部曲」中,這本書大概是最容易被讀者忽視的。但是考慮到紀德當年的「叛逆性」以及天主教會的影響力,諾獎文學院能把獎項頒給年邁的紀德已經是一次充滿勇氣的突破,所以,選擇相對溫和的一本也算是情理之中。
《田園交響曲》
作者: [法] 安德烈·紀德 譯者: 李玉民
版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年3月
- 1976年 -
索爾·貝婁 《赫索格》
索爾·貝洛,美國作家,也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獲得者。索爾·貝洛的代表作為《洪堡的禮物》。
儘管小說的故事時而呈現荒誕色彩,但索爾·貝婁一直是現實主義的擁護者,即使在實驗小說和現代主義盛行的年代,他的敘事方式依然中規中矩,用貼切現實的模式對當代社會進行觀察。其中,異化和逃離一直是他小說中的主體線索,索爾·貝婁通過這條線索創造了一大批支離破碎的知識分子,他們無法融入現實社會,也無法尋覓到理想的歸宿,所謂的逃離便具有了一層漫無目的的荒誕性,彷彿那個永遠也等不到的戈多的反面,逃離也永遠逃到人物內心所向的地方。例如《雨王亨德森》中那些荒誕詭異的非洲段落描寫,以及《更多的人死於心碎》中呈現出對自我的無能為力。
《雨王亨德森》,《奧吉·馬奇歷險記》,《洪堡的禮物》,《賽姆勒先生的行星》……這些都是索爾·貝婁耳熟能詳的作品,從小說的題目就能看出一種此在和彼在的疏離感。至於1976年讓他獲得諾獎的《赫索格》,只能說在當時的書店和評論界非常火熱,小說本身質量也不錯,延續了索爾·貝婁一貫的創作特色。只是幾十年過去後,人們再提起小說家索爾·貝婁,印象最深刻的應該還是上述幾本,《赫索格》的影響力已經慢慢消退。
《赫索格》
作者: [美] 索爾·貝婁 譯者: 宋兆霖
版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年5月
- 1988年 -
納吉布·馬哈福茲《我們街區的孩子們》
(又譯《街魂》)
納吉布·馬哈福茲,埃及小說家,1988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
從廣義來講,馬哈福茲的所有作品都是「天方夜譚」的續集。作為阿拉伯世界的諾獎第一人,馬哈福茲的早期作品便大量取材於埃及傳說及古文學,從中汲取素材,到了之後風格獨創的階段,他的小說也有著鮮明的寓言色彩,利用小說來表述作者本人的政治觀點。他金字塔式的代表作是描寫埃及商人一家的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這三部小說幾乎以百科全書的方式描繪了埃及近代歷史的全景,也為他贏得了一片毫無質疑的讚譽。
但是諾獎文學院顯然對熱火朝天的好評佳作並不上眼,它們更喜歡有質疑和批判的作品。於是,1988年馬哈福茲的獲獎作品就變成了《我們街區的孩子們》。這本小說從街區開拓者及其子孫救世的角度表現了西方現代文明對伊斯蘭文化的衝擊,幾代人拯救世界的工具包括公理、暴力、經濟、信條以及最後的炸藥。因此它導致了伊斯蘭教的不滿。這本小說被定義為違背教義的禁書,作者本身也遭遇攻擊威脅。以至於在馬哈福茲在臨終前不得不懺悔,請求穆斯林教會原諒他的過錯,解禁小說(不過迄今為止,該小說的阿拉伯語全文仍然禁止印刷)。其實,和藝術巔峰的三部曲相比,這本小說除了表現人類狹隘一面的「禁書」噱頭外,審美價值層面實在無法呈現馬哈福茲的文學魅力。
《我們街區的孩子們》
作者: [埃及] 納吉布·馬哈福茲 譯者: 李琛
版本: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9年4月
- 2008年 -
讓-馬居·勒克萊齊奧《戰爭》
勒克萊齊奧,著名法語作家,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勒克萊齊奧應該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作家,他的小說幾乎都能找到中譯本,而他本人也很熱心參與國內舉行的文學交流活動。他的寫作能看出截然不同的階段感,在創作早期,勒克萊齊奧顯得非常激進,有一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勢,在《訴訟筆錄》里構建精神病患的心理活動,用瘋癲行為與文明世界對抗,一舉成名;但之後的作品能看出作者的性格溫和了許多,勒克萊齊奧開始關注於自我的精神探索,回歸原始生活(他近期的寫作更加懷舊,開始撰寫關於電影及巴黎的回憶)。2008年的諾獎頒獎詞如此概括他的創作,「在其作品裡對遊離於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性進行了探索」。
因此,《沙漠》,《流浪的星星》,《迭戈和弗里達》,《飢餓間奏曲》,這些作品應該能更好地呈現勒克萊齊奧的創作風格,這些作品都是勒克萊齊奧上升階段的佳作,在讀者中提起勒克萊齊奧,人們首先會想到的也會是這麼幾本書。《戰爭》雖然和《沙漠》有一些類似,講述邊緣人逐步質疑世界中心、尋找答案的歷程,但《沙漠》更加內化,女主人公拉拉所抵達的是自我的精神世界,而《戰爭》則更加外傾,小說抹除了時間與地點的界限,著力表現現代世界的噪音侵犯,各種形式的詞語、聲音、事件、慾望彷彿一觸即發的戰爭。
換句話說,大部分時候,選擇一本更能表現外部社會侵蝕人類個體的作品,是諾貝爾文學院的一貫標準,這也不難解釋為何一大批後現代小說作家與科幻、懸疑大師被長期排除在外。
《戰爭》作者: (法)勒·克萊齊奧 譯者: 李焰明 / 袁筱一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08年11月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宮子;編輯:小鹽。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錢穀融:我一生就是玩,從來沒有做學問
※進擊的巨人現身法國?木偶劇團演出太嚇人
※故宮建議觀眾「十一」錯峰 參觀大展提前準備
※朱良志: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讀歷史,你最看重的是什麼?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