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化上人:我們要學佛的楷模

宣化上人:我們要學佛的楷模

學佛的人要真正認識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學佛的人就是為了將來要成佛;如果不想成佛,那就不要學佛。學佛要學佛的願力,要學佛的行為,要學佛的思想。佛的願力是不單自己成佛,而且要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和執著,所以從久遠劫以來到現在也沒有能成佛。妄想是什麼呢?妄想就是貪心,我們人若沒有貪心,就沒有妄想,沒有貪心就知足了,知足就是快樂,不知足就會痛苦。知足的人時時都快樂,不知足的人時時都痛苦。

為什麼不知足?就因為有貪心,為什麼能知足?就因為沒有貪心。很簡單,回頭就是,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們人的貪心比天還高,比地還厚,比海也更深,無底的洞,什麼時候也填不滿。

什麼叫貪心?凡是你所想要得到的,不應該得到的你要得到,應該得到的你要得到更多一點,這都是貪心。這種貪心一生出來,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也都生出來了;因為有貪心,所以腦子一天到晚也沒有停息過,時時都在自己的Computer(計算機)里打算盤,可是這個算盤,算來算去總覺得不夠,所以就要想辦法填滿自己的欲壑,慾念的溝壑是沒有滿足的時候,見到這個也認為是真的,見到那個也認為是真的,見到什麼就貪什麼,甚至垃圾也要貪一大堆,覺得這才有意思。

為什麼要貪垃圾?因為生執著心。垃圾就是不幹凈的妄想,貪財的妄想是垃圾,貪色的妄想是垃圾,貪名的妄想也是垃圾,貪吃的妄想又是垃圾,貪睡的妄想還是垃圾,這些都是不幹凈的東西,所以叫垃圾;也因為這樣,才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認識這五條根,就等於沒有學佛,不認識這五條根,就不能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人都對這五欲看得非常淡,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吃、不貪睡,什麼都不貪,什麼都沒有執著。看看那些貪財的人,視財若命,財就像是他自己的父母,甚至比父母更親,有了錢,爸爸媽媽都不認了。貪色的人更是顛顛倒倒的,一個不夠就要貪二個,二個不夠又要貪三個,某某人說他這一生有幾千個,像這樣的人死了一定做畜生,作龍去;龍就是淫慾心太重,所以貪色的人就去作龍,罪再重的就下地獄。至於貪吃,貪好吃的,吃好的又能怎麼樣?不過也是吃飽了就再不能吃了,再好吃的東西,吃飽了就會有麻煩。睡也是,睡得多就愈睡愈想睡,甚至睡不醒了。人因為執著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所以一天比一天沒有智慧,自性也一天比一天不幹凈,盡貪垃圾,盡和染污法在一起,所以自己自性的智慧光明總也露不出來。

要想露出智慧光明就不要貪心,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吃、不貪睡,能把這五欲斷了,那就是佛的願力。佛修福、修慧,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一增一減是一劫,人的壽命從十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這叫一劫,一千個劫叫一小劫,二十個小劫合成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合在一起叫一個大劫,阿僧祇劫就是沒有數量那麼多的大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修福就是盡量做善事,修慧就是學習文字般若;也可以說眾善奉行就是修福,諸惡莫作就是修慧,所以要福慧圓滿才能成佛。佛在三大阿僧祇劫和百個劫里修福修慧,他是最小的善事也要做,最小的惡事也不做,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成佛;也因此凡人信仰佛,信仰佛所說的法,也信仰佛弟子及一切僧人。

我們學佛一定要學佛的願力,佛的願力就是自己成佛了,也要度一切眾生成佛,自己得到佛果菩提,得大智慧、大安樂,所以也想令一切眾生分享大智慧和大安樂。我們學佛的人切記不要爭、不要貪、不要自私、不要自利、不要向外馳求,也不要打妄語,這是最初一條開步的道路。佛的願力是無量無邊的,猶如汪洋大海,可是我們不能說汪洋大海太深太大了,我們學不了就不學了;我們應該一點一點地學佛的願力,要捨己為人,學釋迦牟尼佛捨身喂虎、割肉喂鷹那種精神,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心裡也不生瞋恨心。要有這種忍辱的精神也就能持戒,也就能精進,也就能布施,也就能禪定,也就能生出般若來,這六度萬行,只要往前去修是同時具足的。

要是說佛的願力這麼大沒有法子學,那麼看看世界上有錢的人,錢那麼多,人們絕不會說:「他錢太多了,我沒法子能得到那麼多的錢,所以就不要了。」人們一定是想他有錢,我也要一點一點地積攢起來,錢也就多了,也就富可敵國了。

如果說:「他有那麼多錢,我沒法子得到那麼多錢,我就不去做了。」這也未免自誤前程,所以佛的願力雖然大,我們的願力也不小;只要能發佛的願力,我們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只要發奮圖強,那麼勤儉治家家業富,殷勤教子子孫賢,能努力,不向後轉,早晚會達到目的地。

佛的行為,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時時都照顧自己,時時都不妨礙他人,這種行為是利人而不是害人的,是救人而不是殺人的。他是令眾生開大智慧,而不是用愚民政策來欺騙老百姓,所以佛的行為是最高無上的。佛的思想,就是慈悲喜舍,慈能予樂,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利用悲心來解除眾生的痛苦;喜是對一切眾生都歡歡喜喜的,眾生罵他也歡喜,眾生打他也歡喜,甚至把他殺了,他也不生瞋恨心,也歡喜;舍就是舍人所不能舍的,一般人捨不得的,他能舍了,一般人都要的,他不要了,所以他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也不打妄語,因為他不要去騙人,去打妄語,所以他自己一切一切都滿足,不會向外馳求,不會做一些愚痴、沒有智能的事,所以這是佛的願力、行為和思想。

我們每天自己想一想,我的願力和佛的願力比較一下,怎麼樣?我的行為和佛的行為比較一下,怎麼樣?我的思想和佛的思想比較一下,如何?能天天這麼比較,見賢就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見著好的人、善的人,大忠、大孝、大信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自己迴光返照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做這樣不合理的事情?愚痴的事情?這麼樣一想,能推己及人,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這樣子,這就是培福培慧,發大菩提心的一個開始。

一九八九年七月三日於金輪聖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列寺 的精彩文章:

要做有福報的佛教徒
了知輪迴真相 切莫執迷不悟
《安心就不會痛》替別人高興可以得福報
佛眼看中秋:節日年年有,心境大不同!
《了煩脫俗》?連載:學佛不消極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