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看完你就知道了!

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識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馳騁人生!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 !

喜歡道教文化,關注天下道源!

全球道文化愛好者的心靈家園!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林默幼年時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後屢顯靈應於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

隨著現在社會的普遍推演和流傳,媽祖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以觀音菩薩身邊的龍女等進行附會。媽祖在道教有什麼說法呢?

太上老君看到江河湖海翻舟覆船,損人性命,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間,玉女降生之日為三月二十三日,救民濟苦,是為天妃。

太上老君在無極境界,觀見大洋溟渤、河瀆川源、四海九江、五湖水澤、蛟蜃魚龍,出沒變化精妖鬼怪,千狀萬端。有諸眾生,或以興商買賣,采寶求珍,出使遐荒,交通異域,外邦進貢,上國頒恩,輪運錢糧,進納貢賦,舟船往複,風水不便,潮勢洶湧,驚濤倉卒,或風雷震擊,雨雹滂沱,其諸鬼神,乘此陰陽變化,翻覆舟船,損人性命,橫被傷殺,無由解脫,以致捉生代死,怨怒上沖,何由救免。

於是廣救真人上白天尊曰:斗中有妙行玉女,於昔劫以來,修諸妙行,誓揚正化,廣濟眾生,普令安樂。於是天尊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間,救民疾苦,乃於甲申之歲,三月二十三日辰時,降生世間。生而通靈,長而神異,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願與一切含靈解厄消災,扶難拔苦,功圓果滿,白日上升,土神社主奏上三天。於是老君敕下輔斗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據明《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記載天妃發願:「自今以後,若有行商坐賈,買賣求財,或農工伎藝,種作經營,或行兵布陣,或產難不分,或官非撓聒,或口舌所侵,多諸惱害,或疾病纏綿,無有休息,但能起恭敬心稱吾名者,我即應時孚感,令得所願遂心,所謀如意。吾常遊行天界,遍察人間,以致地府泉源江河海上,一切去處,令諸所求,悉皆遂願。」

老君賜媽祖珠冠雲履,玉佩寶圭,緋衣青綬,龍車鳳輦,佩劍持印,前後導從,部衛精嚴,黃蜂兵帥,白馬將軍,丁壬使者,檉香大聖,晏公大神,有千里眼之察奸,順風耳之報事,青衣童子,水部判官,佐助威靈,顯揚正化。世間若有男女恭敬信禮,稱其名號,或修齋設醮,建置道場,或清浄家庭,或江河水上轉誦是經一遍,乃至百遍千遍,即得袪除災難,殄滅邪魔,疾病自痊,官災永息,行兵臨陣,兇惡自離,囚獄之中,自然清泰,賊寇不侵,惡言無害,田蠶呎百倍,牛畜孳生,財祿盈餘,經營獲利,行商坐賈,采寶求珍,海途平善,無諸驚恐,求官作事,遂意稱心。

天后是宋朝人,名叫林默,出生在福建,神通廣大,多次幫助海上漁民、國家運輸。所以受人愛戴,後封神,成為沿海一帶尤其重要的信仰。

宋代徽宗時開始,國家加封祂。至後世到滿清時,累世加封。足可見天后的信仰之深。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給事中允迪路公使高麗,感神功,奏上,賜「順濟」廟額。

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封「崇福夫人」。

二十六年(1156),封「靈惠夫人」。

二十七年(1157),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孝宗淳熙十年(1183),以溫、台剿寇有功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光宗紹熙元年(1190),以救旱大功褒封,進爵「靈惠妃」。

寧宗慶元四年(1198),加封「助順」。(靈惠助順妃

六年(1200),朝廷以神妃護國庇民大功追封一家。

開禧改元(1205),以淮甸退敵奇功加封「顯衛」。(靈惠助順顯衛妃

嘉定改元(1208),以救旱並擒賊神助加封「護國、助順、嘉應、英烈妃」。

理宗寶佑改元(1253),以濟興、泉飢加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三年(1255),以神佑加封「靈惠、助順、嘉應、慈濟妃」。

四年(1256),以錢塘堤成有功加封「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

開慶改元(1259),以火焚強寇有功進封「顯濟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以庇護漕運封「護國、明著天妃」。

二十六年(1289),以海運藉佑加封「顯佑」。(護國、明著、顯佑天妃

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庇護漕運加封「輔聖、庇民」。(護國、明著、顯佑、輔聖、庇民天妃

仁宗延佑元年(1314),以漕運遭風得助加封「廣濟」。(護國、明著、顯佑、輔聖、庇民、廣濟天妃

文宗天曆二年(1329),以怒濤拯溺加封「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遣官致祭天下各廟。

皇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以神功顯靈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成祖永樂七年(1409),以神屢有護助大功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建廟都城外,額曰「弘仁普濟天妃之宮」。

宣宗宣德五年(1430)、六年(1431),以出使諸番得庇,俱遣太監並京官及本府縣官員詣湄嶼致祭,修整廟宇。

清康熙十九年(1680),將軍萬以征剿廈門得神陰助取捷,並使遠遁,具本奏上,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加封「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

乾隆三年,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天后

除了以上封號沒有一字曰佛、菩薩等

天后信仰傳播到琉球、中國台灣,在中國大陸沿海信仰極深,向北傳播之山東青島、渤海灣、大連等。

二十三年(1684),琉球冊使汪以水道危險荷神護佑復命,奏請春秋祀典;又將軍侯施以澎湖得捷默叨神助,奏請加封;俱差官賷香帛詔誥到湄褒嘉致祭。

大家不難看出,天后由夫人到妃再到天妃,時間越往後,加封的級別越高。到了1684年,琉球國請回天妃,成為琉球國的國家祭祀。

天妃信仰第一次傳播到海外。

然而,隨著一些電視劇的推廣宣傳,媽祖道教神祇的地位開始被人所誤讀,甚至冠以佛教的出身。妙行玉女降生人間,救民疾苦而今卻更多的人以為只是觀音菩薩的金蓮所化,甚至毛髮所變。當然很多道教的其他神祇,或多或少也冠以其他宗教神祇的出身等烙印。建議不要人云亦云,以道教經典為準,傳播道教的正知正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道源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下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