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陶式導彈的崛起(一):避免重演悲劇的關鍵武器

陶式導彈的崛起(一):避免重演悲劇的關鍵武器

至今世人已經相當熟悉的反坦克武器:陶式導彈(TOW Missile),是美國第一款自製且投入實戰的反坦克導彈,而它的實用化,也象徵著美國反坦克武器序列從舊時代演進到了新時代。對此,我們不禁好奇美國為何放棄繼續強化傳統反坦克砲的路線,而發覺必須擁有甚至發展一款可以導引的反坦克武器。

陶式導彈的全名為「管射光學追蹤線導」(Tube-launched Optically Wire-guided,TOW)重型反坦克/突擊武器(Heavy Antitank/Assualt Weapon,HAW)。陶式在1958年中期開始研發後,於1970年9月具備作戰能力,而儘管拖式在後來還繼續精進,因此第一代陶式導彈的研發時間應該是從1958年中期一直至1976年為止。

起初用以取代106mm無后座力炮以及法制ENTAC反坦克導彈,後來則又發展為給攻擊直升機使用的空射版,並再取代法制SS-11反坦克導彈。

在那個年代,許多新興的反坦克武器都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例如從1963年開始淘汰巴祖卡(Bazook)火箭筒以及反坦克槍榴彈的M72輕型反坦克武器(LAW);在1967年開始實裝於部隊的SHILLELAGH戰鬥載具武裝系統;在1975年初開始取代90mm無后座力砲的龍式(DRAGON)中型反坦克武器(MAW)。但這些,在後來的發展性、致命性以及對世界影響力都不如拖式導彈。

兩次大戰緣起的反坦克武器

二戰期間催生了非常多專門且廣泛配發的反坦克武器,例如經典的巴祖卡火箭筒。(來源:US Army)

自從坦克在1916年首次出現在戰場上之後,各國軍方就開始積極找尋應對這種全新武器的反制方式,從即造到正規裝備,只要證明有效,基本上就有機會在戰場上出現,例如使用鋼琴線導致動輪卡死,或是將手榴彈綁在一起增加破壞力,又或者直接以野戰砲直射坦克,達到摧毀的作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雖然就已經有可以有效摧毀坦克的方式,但它們共通的缺點就是:「不夠專門與普遍。」

但是,在距離第二次大戰爆發的20年間,軍方並未積極開發或普及反坦克武器,且戰初可使用的武器系統,不是威力上太過遜色,就是射程難以對坦克取得優勢,而這間接導致了波蘭在1939年間、法國在1940年間的快速潰敗。儘管德軍快速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閃擊戰,但守軍的崩潰,也與步兵在面對坦克衝擊時缺乏反坦克武器有絕對的關聯,因此,必要讓步兵部隊普及反坦克武器也成了二戰間的共識。

在二戰間,各國發展了各種反坦克武器,包括巴祖卡火箭筒;搭配特殊彈藥的反坦克炮;泛用性高且輕量的無后座力炮;專門消滅坦克的高機動驅逐坦克,而也從這個時代開始,反坦克武器才成為了軍方廣泛存在的正規裝備。

二戰後需求

美軍在二戰之後就已經認為有需要開發全新的反坦克武器,而有鑒於韓戰所受到的T-34衝擊,美軍更加地確信有必要開發比現有武器更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來源:Wiki)

在二戰之後,坦克的裝甲設計變得更厚且具備許多高生存性設計,例如容易彈開跳彈的傾斜裝甲以及可削弱穿透力的間隙裝甲等,而許多在大戰期間所開發的反坦克武器,也逐漸對戰後改裝或生產的坦克失去了致命性。此外,坦克本身武器射程的增加、威力的提升以及射控系統的進步,都使得各國軍方開始認為有必要配備一種全新的反坦克武器,並在射程、命中率、殺傷力上相較傳統反坦克武器有大幅提升,以避免非坦克部隊在面對敵人坦克衝擊時,重演波蘭和法國的悲劇。

美軍正視新型態反坦克武器的需求

美國陸軍雖然要求現有的武器需要性能提升,但老武器依然有所極限,圖為90mm無后座力炮。(來源:US Army)

在1948年10月反坦克防禦會議(Conference on Antitank Defense)上,美軍花了非常多時間討論敵人的新式裝甲效能和空降作戰能力,同時也同意現有的兩款反坦克武器必須具備反制當代敵裝甲的效能,這些武器分別為M54 90mm無后座力炮以及M48 76mm曳引炮。

然而,美軍在試圖強化這些現有武器的過程中,同時也開出了兩項亟需的全新武器需求:(1)可以取代巴祖卡火箭筒以及57mm無后座力炮的人員攜帶型反坦克武器;(2)步兵師配賦之足以於2,000碼至少貫穿13吋裝甲的反坦克武器系統,且首發命中率需高達75%。不過第2項開發較為困難,因此在這之前陸軍將標準略下修至於1,000碼至少貫穿11吋裝甲。

反坦克導彈的源起

步兵若無法擊毀衝擊而來的坦克,下場並不會比1939年那些面對德國坦克的波蘭士兵好到哪去。(來源:Wiki)

儘管傳統的反坦克武器持續在進步之中,但必須要取得躍進式的戰鬥效能提升,就無法再拘束於傳統武器的形式,同時導引導彈的發明,也使得將其轉作為反坦克武器的用途合理化。

命中率:

從反坦克炮到反坦克火箭等傳統武器,雖然在可靠度上得到戰場驗證,但受限於無導引的性能限制,導致傳統武器相當容易受到射程的影響。對於使用動能彈頭的武器,射程的增加代表著穿透力的下降,而採用化學能貫穿裝甲的火箭或炮彈等,雖然穿透力不會受到影響,但跟動能彈頭都一樣會因射程而影響精準度,且化學能彈頭受到的影響更大。此外,戰場上的目標並非全部都是固定,而傳統無導引武器受制於發射時就設定的彈道,因此倘若目標快速轉變方向或變換速度,彈頭也可能無法順利命中目標。

致命性:

此外,彈頭的威力也決定了反坦克武器的效能。在韓戰爆發期間,美軍發現自己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對北韓軍的T-34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連巴祖卡都常因T-34的傾斜裝甲而產生跳彈的現象(引信失效),更遑論37mm反坦克炮等對於T-34裝甲完全無效的武器。

射程:

根據統計,反坦克槍榴彈的有效射程為100~200碼;巴祖卡火箭筒為300碼;90mm與106mm無后座力炮分別為1,000與1,500碼。毫無疑問的,即便是當時美軍地面部隊中射程最長的反坦克武器,都已經不能在射程上對坦克取得優勢,且再加上坦克射控系統的性能提升(首發命中率提高),例如車載分裂式光學測距系統的出現,也使得美軍認為有必要開發和配賦命中率、致命性、射程遠超過傳統火炮的反坦克導彈。

反坦克導彈初步的夢想以及設定

在1951年2月的陸軍會議上,軍方開始討論反坦克導彈應該要具備的性能以及可能的構型。陸軍認為,反坦克導彈應該具備紅外線導引能力,並儘可能降低體積以及重量,而儘管射程相較於防空導彈或空射導彈來說極短,但只要保持高度的精準度極可,並可用以精準消滅坦克以及炮兵等高價值點目標。

在當時,陸軍所規划出的要求為有效射程長達6,000碼,並對任何已知敵人坦克具備高達90%的殺傷率。在當時,Aerojet公司就已經完成了反坦克導彈的初步研究以及成品,並讓導彈搭載僅13磅重的AN/DAN-3紅外線尋標器。

但是,實際的挑戰之路才正要開始…..

歡迎關注【支點軍事】公眾號

ZDJS20160801

一周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點防務 的精彩文章:

日本開始評估陸基宙斯盾部署地點
日本准航母洗廁所害11人中毒
專家談俄羅斯與中國在遠東的關係
轉載:由遜尼派、什葉派之爭看中東局勢
好戰!印度同時懟巴基斯坦和緬甸

TAG:支點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