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傳之項家將起兵
01、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相爭天下,且說江東地方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02、江東軍的首領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梁,他和侄子項羽,同在會稽郡起兵抗秦。
03、項羽生得身長八尺,相貌英武,身體強壯,驍勇過人。
04、項羽漸漸長大,項梁為了教育他,請了一些飽學儒士教他讀書寫字。
05、可項羽拿起筆來感覺比拿槍還重,往往寫不了幾個字,就跑出去玩耍。老師對他簡直沒有辦法。
06、項梁想,我們項家歷代習武,與文墨無緣,不如教他學武,也可繼承家學。
07、於是吩咐幾位武藝高強的家將,傳授項羽武藝。起初,項羽對掄刀舞劍的確很喜歡。
08、然而過了不多久,他卻不耐煩起來,不肯按照步驟勤學苦練,總是亂揮亂劈,任性亂來。
09、項梁見他能成、武不能就,十分生氣,憤怒的責罵項羽。
10、項梁見他志氣非凡,不有轉怒為喜說:「你既有這志氣,我教你布陣行兵的方法好嗎?」
11、從此,項梁親自教他兵法。項羽學習頗能專心。項梁見了,很是高興。
12、有一次,秦始皇車駕到了會稽,會稽百姓都站在道旁觀看,項梁、項羽也夾在人群中。
13、項羽指著秦始皇車駕說豪語。項梁聽了大驚,連忙把項羽的嘴掩住,但從此更看重這侄兒。
14、不就,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會稽郡郡守殷通是個投機的人,也想乘機起兵。
15、於是殷通把項梁請來,和他商議起兵滅秦的事。
16、項梁早就有反秦的意思,只因沒有兵權,無法舉事,現在殷通提出反秦,正是大好機會,不過……
17、項梁想罷,對殷通說:「大將恆楚,現在大澤,只有我的侄兒項羽才知道他的住處。」
18、項羽回到家中,附在項羽耳邊說了幾句話,然後帶他去見殷通。
19、殷通聽報項羽來見,十分喜歡,連忙召見,殷通見他生得英俊魁梧,頗為賞識。
20、項梁微笑,朝項羽遞了一個眼色,表示:下手吧!項羽會意,拔出佩劍,把殷通斬了。
21、因事出倉促,殷通左右都失聲驚叫起來,亂作一團。有些膽大的,掄刀擁來圍捕兇手。
22、這邊項梁早已把殷通腰間郡守印綬解下來,掛在自己身上,又和項羽並肩殺出來。
23、項梁精通劍法,項羽天生神力,只見劍光到處,人頭落地,誰也近他們不得。
24、於是衛兵們死的死、傷的傷,餘下的也紛紛逃走。項羽殺得性起,還要追擊,被項梁喝止了。
25、項梁召集郡府相熟的官吏士紳,說明起義反秦要旨。大家一向敬佩項梁,自然眾聲符合。
26、項梁查點兵額,又挑選各縣壯丁,共計八千餘人,著手編排訓練,並把吳地豪傑都按才任用。
27、部署已定,恰好陳勝來了文書,拜項梁為張楚國上柱國之職,請他起兵渡江抗秦。
28、項梁受命,點齊江東八千子弟兵,帶了項羽,一同渡江抗秦。
29、項梁所到之處,義軍紛紛前來投靠,其中有東陽令史陳嬰及勇將英布率領的抗秦隊伍。
30、項梁陸續聚集了六七萬人馬,聲勢也越發壯大。
31、項梁兵臨薛地,忽然傳來陳勝兵敗身亡的消息。項梁急召各地方軍首領,共商大計。
32、各地首領都按時前來聚會,沛縣的劉邦也帶了親信來參加。
33、劉邦是沛縣豐邑人,曾當泗水亭長,管理來往客商和接待過路官員。
34、因為劉邦好客,所以交接了很多朋友,也認識了不少官吏。
35、有一次,劉邦奉命到咸陽公辦,見街道繁華,樓台高敞,心裡十分羨慕。
36、這時忽然有皇帝御駕經過,劉邦遠遠站著觀看,見皇帝這般煊赫奢華,感到自己太渺小了。
37、秦始皇死後,各縣都挑選工役,送到驪山做苦工。沛縣的工役,由劉邦押送。
38、走了不幾里路,工役就陸續逃走,劉邦無法彈壓,心中很是苦悶。
39、劉邦拿定主意,待走到豐邑四邊的大澤鄉,就把工役身上的繩索、刑具都解除了,叫他們逃走。
40、工役聽說劉邦恢復他們自由,都歡呼起來,其中有幾個勇士,情願跟著劉邦一同逃難。
41、縣令查知劉邦逃走,一面派人緝拿,一面把劉邦妻子呂氏捉來,關在獄中。
42、幸虧劉邦和縣吏蕭何、曹參都有交情,呂氏才得有人照顧。
43、當時陳勝起義的消息傳開後,各地紛紛起兵響應。沛縣縣令也想起兵,於是召蕭、曹兩人商議。
44、蕭、曹兩人乘機勸他召回在外逃亡的人,增強聲勢。沛縣縣令細想,覺得倒也是有理。
45、縣令召來呂氏的妹夫樊噲,命他去找劉邦。
46、劉邦這時候已經聚集了幾千人,見樊噲來請,便和他一同回沛縣。
47、縣令聽報劉邦帶了這麼多人回來,恐怕劉邦勢力太大,忙下令關起城門,不讓他們進城。
48、蕭、曹兩人見勢不妙,趁著夜黑,悄悄爬城逃走,到劉邦那裡報訊。
49、劉邦聽報,帶領人馬,日夜兼程趕返沛縣,並且寫了一張帛書,縛在箭上,射進城內。
50、城內百姓拾起帛書一看,原來是劉邦勸他們趕快反抗縣令,響應各方反秦義軍。
51、百姓看了,一傳十、十傳百,都不願替秦守城,要求起兵抗秦。
52、一些勇敢的少年更聚集起來圍困縣衙,把縣令殺了。
53、之後百姓大開城門,迎接劉邦等人進城,並擁立劉邦為沛公。(註:當時楚國稱縣令為縣公)
54、劉邦聞知項梁在薛地召集各地方軍首領,便趕去赴會,走到半路,忽然碰見一路人馬。
55、為首一人,生得姿容俊美、眉目清秀,好像書生模樣,原來他是韓國人張良。
56、雖然張良年紀很輕,但胸懷大志,且滿腹經略,早已幹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
56、張良的父親、祖父,都是韓國的相國。秦滅韓時,張良還很年輕。
58、當他目睹秦對韓的蹂躪,感到十分痛心,立志刺殺秦始皇,替韓國百姓報仇。
59、張良散盡家財,廣交朋友,果然聘到一位力士,願助他成事。
60、一天,張良探悉秦始皇出巡,路經博浪沙,於是鑄了個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鐵椎,和力士在路旁埋伏。
61、待秦始皇車駕到時,二人便把大鐵椎擲出去,不料誤中副車,沒達到目的。張良和力士在混亂中逃跑了。
62、之後,張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外出散步,走到圯橋上,遇見一位老人慢步上橋。
63、老人一不小心,一隻鞋子掉到橋下。老人向橋下望了一眼,回頭向張良喝叫。
64、張良想,這人怎麼如此無禮?但見他老態龍鍾,也不和他計較,走下去,把鞋子拾了起來。
65、老人滿不在乎的扶著拐杖,伸出那隻沒有穿鞋的腳,對張良說:「替我穿上。」
66、張良心裡實在不好受,但又想,既然鞋子拾回來了,索性好人做到底,替他穿上吧。
67、老人穿好了鞋子,連謝也不說一聲,大模大樣的走了。
68、張良想罷,遠遠跟在老人後面。走了不久,老人忽然停住腳步,對張良說起話來。
69、張良心裡越發覺得奇怪。過了五天,張良很早就到相會地點,不料老人已經先到。
70、第二次約會,天剛亮,張良就來了,可是老人又比他先站在那裡。
71、第三次約會,張良半夜就趕到了,等了一會老人才來。他見了張良,面露笑容。
72、老人說罷,慢慢從袖子里摸出一卷東西,交給張良,囑他好好研究。
73、張良獲得了黃石兵書,加上十年的苦學和研究,學識和戰略更非尋常。
74、張良一心想起兵滅秦,替韓國報仇。於是他四處訪尋豪傑,希望找到合作之人,共干一番事業。
75、不料在路上遇見劉邦,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張良決意跟隨劉邦。
76、劉邦和張良一同趕赴薛地,參加項羽的約會。
※荀彧想復興東漢王朝,為什麼不投志同道合的劉備?
※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如何開疆闢土的
※一聲嘆息,李自成推翻殘暴的大明,卻被多爾袞摘了果實
※看康熙雍正乾隆父子三代是如何開疆闢土的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