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鐵帽子王受人尊崇活得卻不易
看多套清宮劇,都會知道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王爺」,當中有一種王爺的爵位是最高,待遇也最好:「鐵帽子王」。整個清代出了12家鐵帽子王,我們最熟悉的有攝政的多爾袞,清末洋務派代表恭親王奕欣,就是其中一名,他因功勞獲封「鐵帽子王」。
多爾袞
「鐵帽子王」意思即是他們的爵位是「世襲罔替」。清制中,普遍的王爺,當自己死了兒子承襲爵位時,一般要降低一級,承襲次數也有限制。獲得「世襲罔替」的王爺,子孫則可以無限次不降等的承襲爵位。在古代宗法社會來說,這個無疑是家族中擁極高榮譽和極具安全感的特權。
按照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明確爵位世襲罔替制度開始,獲得世襲罔替的王爺除了爵位可以無限制循環,還有極豐厚物質待遇,鐵帽子王可享受歲俸一萬兩銀(按物價摺合相約今200萬元港幣)和米一萬斛(約200萬斤)。另外還賞給一座豪宅-「鐵帽子王府」。拿恭親王奕欣來看看,他的「鐵帽子王府」就是前朝大貪官和珅的府邸,佔地6萬平米,擁有建築群30多處,場面夠氣派。
恭親王奕欣
縱觀清代260多年,「鐵帽子王」不是「免死金牌」,獲封后但並不代表真能安枕無憂。歷史上,「鐵帽子王」自身因罪被處理的例子屢見不鮮。順治元年四月,攝政王多爾袞被任為奉命大將軍,率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以及豪格等「鐵帽子王」及宗室貴族,統領八旗士兵入主中原。入京後,多爾袞立即派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軍追擊李自成,下江南滅南明政權,又派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為平南大將軍,鎮守江南。派肅親王豪格往定山東、河南,後又命其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取四川、陝西。
豪格能征慣戰,戰之必勝,捷報頻傳,特別是征戰四川,戰果累累,「川寇悉平」。順治五年二月,豪格凱旋迴到北京,雖然受到皇帝福臨的「宴勞」,但是整個氣氛顯得冷冷清清,不僅未得到任何功封,反而被多爾袞抓住其手下護軍參領希爾艮冒功一事,小題大做、羅織罪名,竟然下令把豪格的「鐵帽子王」削除。
到了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在古北口打獵,不慎從馬上摔下,不治身亡。由於多爾袞生前大權獨攬、驕縱傲橫,壓制、打擊及逼害其他「鐵帽子王」,最終遭清算,被追論為「逆謀」大罪,削去「鐵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沒所有家產,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歸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墳掘墓、焚骨揚灰,堪稱「鐵帽子王」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清初所封的「八大鐵帽子王」中,豫親王多鐸、庄親王碩塞、成親王岳托、穎親王薩哈廉四人因病早夭。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暴死。其中嶽托41歲、多爾袞39歲、豪格38歲、多鐸36歲、薩哈廉33歲,碩塞只有27歲。另一個「鐵帽子王」濟爾哈朗雖得善終,活得卻很艱難。
「八大鐵帽子王」中活得最安穩的當屬禮親王代善。靠著不斷地忍讓,夾著尾巴做人,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兒子孫子,才得以在險惡的宮廷爭鬥中自保。代善死時66歲,是「八大鐵帽子王」中最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