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平台的頂層指標應是什麼?

大平台的頂層指標應是什麼?

上次提到了一個平台級業務形成實際壟斷後對社會民生產生的影響。如果只關心bottom line(利潤),必定處處掣肘。

從最初傳統公司關注的利潤,到後來的TSR,還是只關注結果性的指標,這對現在複雜的公司業態和商業格局是不適用的。

只關心利潤,好比一個國家只關心稅收(&涉外收入),明顯是不合適的,除非這家公司小到對整個經濟系統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這不是我們討論的話題。

那是否有一個簡潔的方式來(真正)衡量一個大公司的價值呢?我認為前司Uber後期提出的一個考核指標值得參考。

簡單來講,從商業模式所有參與者出發,以Uber為例,主要就是平台、用戶、司機,計算的指標是將對三者產生的經濟增加值(EVA)相加。

具體來說,Uber綜合指標 = 需求EVA + 供給EVA + 平台EVA

其中,

需求EVA = 打車的機會成本 - (打車的價格 - 打車的disutility(如ETA、成交率等)換算成價值)

供給EVA = 理論小時收入*利用率 - 供給期望小時收入

公司EVA = 打車GMV*傭金率 - 公司運作成本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將整個商業模式的參與者都考慮進來了,因為他們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如果供給或需求的EVA不是正數,Uber作為平台的價值也無法持續。傳統的做法,相當於只考慮第三部分。

當然,這個方式的問題在於EVA的計算,不過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操作問題。

將這個模型泛化,一個大公司在設計頂層指標的時候,應該將供應商和消費者的EVA加進來。甚至,可以將其他的參與者的EVA也考慮進來,拿Uber來說,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參與者——政府、員工。

(筆者非經濟專家,僅供參考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玩待定 的精彩文章:

TAG:未玩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