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一定不知道,岳飛還有另一首滿江紅

你一定不知道,岳飛還有另一首滿江紅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 宋 / 岳飛 /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昨天寫了文徵明寫岳飛的詞,感覺意猶未盡,今天就說說這首岳飛寫的詞吧,說起岳飛的滿江紅,大概所有人都會立刻接上「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首岳飛在更早些時候寫下的滿江紅。

這首詞寫於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這一年的春天,岳飛上書宋高宗,提出願意出兵收復當前在偽齊政權統治下的襄陽六郡,並陳述「恢復中原,此為基本」的長遠打算,這份奏章得到了宋高宗的認可,同意岳飛出兵,但卻批示岳飛只以收復襄陽六郡為限,不得稱言北伐或收復汴京,其實,從這個批示,就已經看出宋高宗的心理了。

四月,岳飛率軍抵達武昌,開始準備向偽齊政權發起進攻,軍議結束後,岳飛和部將登上了黃鶴樓登高望遠,此時,岳飛身邊人才濟濟,猛將如雲,連十六歲的兒子岳雲也已經嶄露頭角,勇冠三軍。此次率兵前來,勢必收復襄陽六郡,此時的岳飛,躊躇滿志,鬥志昂揚,慷慨激昂的指著前面的長江對眾人說道:「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此後的三個月,岳飛以弱勢兵力連續擊敗偽齊軍和金軍,每次惡戰,岳飛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而其子岳雲更是每次都是作為前鋒衝殺在最前面,並在攻克隨州和鄧州的戰役中都是第一個冒著箭矢登上城頭打開勝局。岳飛也幾次險些被流失和炮石擊中,最艱苦的時候,面對十倍兵力的金軍和偽軍的聯合進攻,岳家軍沒有後退一步,所有將軍都身先士卒的沖在最前面,最終頑強的打垮了敵軍,進而收復了襄陽六郡。

此時,本可以乘勝北進,最起碼收復汴京,可是,朝廷的詔命再次來到,一方面嘉獎岳飛,授予清遠軍節度使和湖北路荊、襄、潭三州制置使,這讓岳飛成為整個宋朝歷史上最年輕的節度使,可另一方面,卻要求岳飛必須按高宗的批示,收復六郡後便退兵防守,岳飛無奈,只得在各地布防後再次回到武昌,又一次登上黃鶴樓,此時的心情頗為複雜,有勝利的喜悅,有退兵的無奈,有眼見轉亂地區百姓疾苦的痛心,也有渡過長江收復中原的希望,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寫就的。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登高遠望長江那邊的中原大地,在荒煙蔓草之外,放佛看見了那些在侵略者蹂躪下的殘破城郭,暗指汴京城。自己本可以揮師北上解救他們,此時卻只能在這裡望江興嘆。「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記得當年的汴京城,花團錦簇,柳綠江清,宮殿壯麗,「鳳樓龍閣連霄漢」是被宋朝滅亡的南唐後主李煜追憶故國的名句,用在這裡,諷刺意味尤為明顯。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萬歲山艮岳是宋徽宗為享樂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財。據洪邁《容齋三筆》記載:「山周十餘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樓閣不可殆記。」這一方說宋徽宗揮霍無度,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宋朝的國庫充盈,建這樣一個亭台樓閣數不清的地方,這得多少錢啊!那時候的汴京城多富裕多美好啊,一派歌舞昇平的氣象。「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可如今呢?金兵佔據了大宋的首都,戰亂頻發,形勢險惡,我們卻只能遠遠看著,收復京城的大好機會就這麼消散在了風塵之中。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難道是沒有願意征戰的將士么?當然不是,他們血戰沙場,獻血沾滿了刀鋒。百姓們哪裡去了?他們都在在戰亂中喪生,屍體填滿了溝壑。真是可悲可嘆啊,大好河山,就這麼淪落敵手,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百姓流離失所,村莊田園荒蕪,饑民遍地。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什麼時候才能准我率兵北伐,故國長江,掃清河洛,收復汴京,光復中原。那時候再來漢陽,再上黃鶴樓,一定是見很暢快的事,為了這一天,哪怕讓我戰死也無所謂,古人也用駕鶴形容離世,所以這裡的騎黃鶴,即是一語雙關,沒想到也是一語成讖,幾年之後,不到四十的岳元帥,就真的帶著愛子岳雲和愛將張憲駕鶴而去了。

這是岳飛取得的第一場大型會戰的勝利,雖然敵軍主力是偽軍,但一旅孤軍以弱勢兵力打攻堅戰還連克六州,這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不多見的,而作為詩詞界豪放派的一員,本就戎馬生涯的的岳元帥,詩詞中自然多了一份自然流露的豪壯之氣,哪怕是寫景抒情都透著干雲的豪氣!

——老文(文俊壹)——老文說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文說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有一種孤傲,叫至死不渝!
老文說詩——納蘭容若真正愛的女人,到底是誰?
老文說詩——詞帝李煜被世人忽略的絕佳之作

TAG:老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