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人身資質證件識偽方法選要
一、人身資質證件及分類
人身資質證件,指的是頒發給某個人身份經歷、資格榮譽、職業職位等人生資歷的證明文件,是近現代文獻的一大門類。
資質證件是人身標誌性的一種,屬於個人所有,雖不能流通交換、獲取財物,但可以抵押、證明,憑此證可以取得若干權益和待遇。資質證件的樣式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多為精美的單頁或本冊式的印刷品。其上印有頒發單位、多項欄目和編號,大部分貼有個人照片,蓋有單位印章和鋼印,有的還蓋有簽署名章。由個人填寫姓名、年齡、性別、籍貫、職位、名稱、頒發時間、編號等有關欄目。
按其功用,近現代人身資質證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標誌出生居住地的身份證、居民證、暫住證、出生證等。表明職務職位的工作證、學生證、軍官證、社員證,退休證、代表證、委員證等。表示職稱的教授證、講師證、研究員證、工程師證等。證明學歷學位的畢業證、結業證、肄業證、學位(博士、碩士、學士)證等。象徵榮譽的獎狀、立功狀、勞模證、先進工作者證、烈士證等。表現職業技能的駕駛證、操作證、電工證、水暖證等。禮儀交往的請柬、賀卡等。參與資格的介紹信、出席證、通行證等。
二、偽假資質證件出現的主要原因
資質證件是敲門磚,是間接獲取某種職位職務和財產的必要條件,沒有某種證件,就無法達到目的。然而又沒有所需資質證件,怎麼辦?弄個假的也能如願以償。於是乎,多為找工作、謀取職務、評定職稱,而偽造或購買學士、碩士、博士畢業文憑;為延長工作時間、推遲退休,而改變身份證、戶口卡的出生年月;為獲取某種榮譽,而偽造得獎證、烈士證、立功證。偽造證件種類繁多,無法概括清楚。除了社會流行的偽造證件外,在已被確定為近現代文物中,也發現了一些虛假的人身資質證件,還有的被定為一級品。
毋庸絮言,偽假人身資質證件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是極其惡劣的。最起碼的一點,就是誘發和唆使一些人犯錯誤,走上犯罪道路。可是偽假證件屢屢得逞,就是因為沒有及時識破。
三、人身資質證件識偽的主要方法
識破偽假資質證件的特殊方法很多,選擇其中的幾條主要方法,列舉如下:
1.追查頒發單位及其資格
人身資質證件都有頒發單位與部門,通過互聯網一查便知。如果從來就沒有,無疑該證件就是偽造的;如果發生了變遷,記錄其變遷的時間和過程,看是否與證件提供的情況相符,不相符就有可能是偽造的。有很多偽造的證件頒發單位是虛構的或錯時的。二查頒發單位的資格。頒發單位確實存在,就要進一步查其資格與許可權,有沒有頒發證件的資格與條件。一些假證所提供的頒發單位,並沒有頒發資格與許可權,頒發時間也不對,例如除政府和民政部門有權發放烈士證外,其他單位無權發放,發了也不被社會承認。有些高等院校長並沒有發放博士、碩士學位的資格,即使以後具備了,也是20世紀80年代後的事情。現在已發現70年代末某院校發放的碩士證件。三查證件的「含金量」。就是取得某種證件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財力,與所獲得「名譽」是否相稱。如烈士是犧牲了生命,本科畢業就得連續在校學習4~5年考試合格。有的「特種獎證」「全國最優秀青年獎證」「鋼琴比賽一等獎證」等證件,雖然證件本體不是偽造的,但證件的實質是虛假的,沒有多大價值。
2.從證件編排形式、字體與欄目上找碴隙
如同書刊報紙的文字編排形式一樣。除外文與蘇區外,1956年前都是從上至下的豎行繁體字,從右至左讀念。1956年後新中國改為從左至右的橫行簡化字,從上至下、從左向右讀念。資質證件的欄目設置也有了一定變化,留下了時代痕迹。當然也有一定過渡階段,真實證件也會反映出來,但都能解釋出其中原因。而偽假資質證件在編排形式與欄目上出現的碴隙是無法解釋的。如1948年偽假「北平大學畢業證」就是橫排簡化字,還沒有「家庭出身」(工人)欄目。該證在其他方面還有諸多破綻漏洞,起碼在編排形式、字體和欄目上,證實了是偽造證件。
3.由照片特片揣摩
20世紀70年代頒發的證件上的照片,基本上是一英寸免冠黑白人頭像,進入80年代出現一英寸以上的彩色頭部照片,照片用黏合劑貼在證件底紙上。
首先根據面部特徵,確認是否證件所有人,如同海關驗證護照一樣。除烈士證外,人身資質證件上的照片應當是證件所有人。有的假證就不是所有人,而是冒貼別人照片。其次由照片面部形象,估計大致年齡,與頒發時間相推算,看是否相符。有的偽造證件貼用的就不是那個年齡段的照片。如高中畢業時20歲上下,卻貼用40歲的照片,博士文憑上貼的是20歲以下的照片。又如軍官證上貼的是便服著裝照片,年齡也相差甚遠。再次觀察照片的色彩與新舊。如果發現1970年以前頒發的證件照片,是非染色的彩色照片,那肯定不是原照片,證件就是後制的。如果發現1950年前頒發的證件照片,沒有一點舊黃色、潔白嶄新,那也不是原始照片,很可能翻拍重印的。最後,查看照片與底紙的結合關係。除現代頒發的身份證外,其他證件的照片都是粘貼在底紙上,凸出紙面,一看一摸就感覺出來。如果照片就在底紙上,沒有凸出紙面,一摸平展滑潤無遮擋的話,那就不是原證件,而是彩色複印件或彩色噴繪件,還可能是彩色照片。
4.從印章與鋼印上找瑕疵
資質證件上都蓋有頒發印章,大部分還有鋼印與簽發人名章。印章即單位公章,印鈐文字為單位名稱。顏色多為紅、紅黃色,間有紫藍色;1956年前多為寬邊長方形和正方形,1956年後改為圓形,直徑按單位級別而定;1949年前的文字(除蘇區外)多是篆體,1949年後改為宋休和仿宋體;印章蓋在單位下方和騎縫處。鋼印是凹凸鋼戳模壓印出的文字痕迹,文字內容為單位名稱,與底紙同色,基本上是圓形,壓印在照片的右下部。簽發人名章,多為行書字,少有楷體字,字體顏色為藍色與藍紫色(忌紅色),蓋在證件的尾部和下半部。以此為依據,可以找到偽假證件的一些瑕疵。第一瑕疵就是印章與鋼印的文字內容與頒發單位名稱不相符。這是偽造證件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雕刻一枚印章與一對鋼印模具相當麻煩,開支很大,僅用於一二件證件,實在不合算,而且容易暴露。於是乎便借用其他能找到的印章、鋼印對付一下。第二瑕疵鋼印、印章的文字筆道嚴重走形、斷道、模糊不清、對接不上等現象。真正的印章、鋼印痕迹也會有類似現象,仔細觀察或用紅外線攝影都能反映出來。偽假虛構的印章、鋼印痕迹,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彌補不上、接連不上、辨認不清。第三瑕疵印章、銅印的規格、直徑超過標準與規定。印章中的公章關防歷來有級別的具體規定,但方形、長方形的邊長不會超過12厘米,最短不會低於3厘米;圓形的直徑最大6厘米,最小不會小於3.5厘米。鋼印的尺寸小於同級的公章,直徑不會超過4厘米。偽假證件上的印章、鋼印往往超標,到時一量就清楚了。第四瑕疵簽發人名間顏色錯誤。任命狀、畢業證、榮譽證等資質證件常常備有簽發人名章。中華民國初期有規定,一律用藍色,一直延續到現在。偽假資質證件上用的紅色,紅色的「蔣中正」簽發人名章的「委任狀」出現不少。第五瑕疵畫蛇添足,出現不應有的文字與圖案。例如孫中山頒發的任命狀上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對聯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發放的「殘疾榮譽證」上有國民黨黨徽。
5.分析編號、排序的規則與密約
可以說資質證件上都有編號,編號及其排序都有一定規則與密約是為核查和防止偽造而用。偽造者不可能掌握,所以在偽造證件上出現偏差。一個偏差是編號數值過小或過大。如有的偽造證件上是「第」01—05,或一至六,這樣的數號,都是某證件始發時最早號數,偽造者不會有這種條件和根基。又哪有的偽造證件上的號數是「第××××××××號」七位自然數值,超過100萬。這樣大數值只有現代身份證上出現,郵政編碼上僅有六位字。另一個偏差是排序混亂、亂編亂寫。如有的大學畢業證上的編號,前兩位代表公元年數的後兩位,中間代表某系某專業,後兩位代表班內號數,五位或六位數碼。偽造的證件號碼胡寫,1982年畢業,最後兩位寫成96,當時一個班內最多50人。內部人一看就看出是偽造的編號。再一個偏差是起字頭與地區、行業不相符。人身資質證件上的編號常常用「第」「姓氏」「地名簡稱」「英文字母」等作為起字頭,起字頭各有含義。一些偽假證件上的編號起字頭與地區、行業不相符。如河南省發的證件,卻用「黔」字作起字頭。又如「GB」表示國家(計量)標準卻在榮譽證件上出現。偏差多多,列舉不盡。有待於對此感興趣的同志,進一步發現。
※通過標點符號,確認近現代文獻的贗品
※王運良:清末大學畢業證印章探源
※張琇傑:一本造假的「古籍圖書」
※西柏坡紅色文獻的收藏與研究
※董一沙:毛澤東主席這樣評價油畫《開國大典》
TAG:深圳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