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過節回家需要哪一種指南?
這個十一長假,我哪裡都沒去,接父母和我弟弟一家三口,一共五人,來廣州玩;這麼多年來,逢年過節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旅遊,家人至今都沒有在廣州好好玩過,應該花點時間陪他們了。
不過,父母多年前熟悉的話語模式又出現了。我盡量對著他們的指導性意見充耳不聞,也盡量控制自己、少去提醒他們不要把不相關的親戚的評價當作人生的重要內容,不要太過干預我弟弟的生活諸如此類的。不同的世界,還是不要強融了。客客氣氣最好。
還有一點就是:把老人接到大城市裡,這裡符合我的氣場,怎麼都是按我的生活方式和見解來生活;而我重回小城,則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意見和風格更強勢。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山東回鄉指南》(@廢話師)。文中反諷,教的是年輕人或中年人如何在回鄉時假裝自己混得好,從用什麼煙、喝什麼酒,到如何字斟句酌,給親戚和閑雜人等一種「人五人六」的印象。——回鄉的要點,要於顯擺和炫耀,在於衣錦還鄉;至於是真相還是假象,你背後穿的是不是國王的新衣,是不是每個月的月底都吃糠,完全沒有必要計較嘛。你只需要跟大家的對成功的定義重合就可以了。
《指南》里的標準包括:生二胎,完成了二胎名額的才算是真正上等人。
衣著:看上去是成功男士,很土,但是讓人懷疑價格。
交通:開車要開個品牌保守的好車。實在沒有,那就把租車都稱為「單位的」,坐飛機或高鐵稱為「單位讓隨便報銷車票」,目標是突出你有個好單位,在單位位高權重,還能幫別人報銷車票、能隨時以權謀私。
工作:如果不是公務員或國企或中X企業,可能已經遜色了;但不要緊,你越是從事時髦的行業你越要往含糊、土氣的方向說。
送禮:要送能流動的煙啊酒啊的禮物;如果你把這些禮物說成是單位的、別人送的,收禮的人更開心,說明你的單位好、你的地位高。你要突出的是,你有輕鬆的灰色禮物來源。
當然,以上不包括女性。女人是老公帶回他的家鄉時要考慮能否值得誇耀的擺件。女人是沒有故鄉的。不然,為啥至今女人是否能上桌吃飯、是否該跟男人分桌吃飯,仍然是爭論的熱點?
當然,說是山東,僅僅因為山東是「禮儀之邦」,特別講「禮數周到」而己。此款回鄉標配並不限於在山東,應該在全國鄉村、縣城、三線到十八線中小城市都適用。我的家鄉也適用,區別在於我是女人,不配講究,所以我就樂於被豁免了。
回鄉,之所以需要指南,需要出教程,正是因為這個廣泛意義上的「家鄉」,奉行的是與大城市、與諸位奮鬥著、生活著的城市不一樣的價值觀。如果說「成功」是城市與鄉村共同信奉的價值總綱,庸俗程度不分高下的話,那麼,「成功」的所謂標準,在城與鄉之間,仍然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現在普通的縣城、鄉鎮,多多少少都是見過一點世面的;就算沒見過,也聽過,同鄉某某混得如何如何不錯,如何如何風光,帶攜了多少親戚老友。從傳統的鄉鎮角度來看城裡人,成功的標準則是:
有錢,薪水高,村口那家的兒子月薪一萬多了(有見識的地方會把這個數字往上調);
老婆漂亮、賢惠,最關鍵是生了兩個兒子;
很多人給他送禮;
他出門不用花錢,報銷;他旅遊不用花錢,有人請;他喝酒席都坐上席,氣派;他家裡擺滿了煙和酒(而且是茅台喲),都是別人送的;他看病能找到熟人,他辦事都有人給搞定,有人想到城市找工作可以找他,連有鄉親坐牢他打個招呼也能放人;聽說,他有兩套別墅可以隨便住,沒寫名字,不敢寫,但他說了,啥時我們村裡人想去住,他打聲招呼就行了……
至於穿著打扮,土不土的,倒是其次。
我曾經試圖去理解城市與鄉鎮之間,對於成功的定義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城裡的「成功人士」在返鄉時,仍然需要按照不同的定義,來重新包裝自己才能獲得同樣效果?——當然,你也可以穿著件破爛牛仔褲,說你自己是粉絲數十萬的自媒體,正在創業;但你在城市裡已獲得的認同感,就不可能移植到村裡:這裡的人根本當你是個沒錢沒地位沒能耐的混混。
你得按他們的包裝方式來武裝自我。
這裡的核心是:你得與擁有權力的機關或國企之類的單位有關係。你自己有錢,除非是馬雲劉強東這種級別的,隨手拿幾百上千萬分給鄉親眼睛都不帶眨的,那是真成功;否則的話,你不過是個年收入百萬的自媒體達人,你沒有任何灰色收入,當然不能算成功,當然值得嘲笑。
其中的核心是:老鄉們是否能因此而沾光(哪怕是想像中的)。你在政府機關做個掃地僧,都比你做一個進入B輪融資的創業狗,在鄉下獲得的尊重要多很多。後者「工作不穩定」,前者卻是鄰居們值得驕傲的存在。這就意味著,當有一天,老鄉們遇到麻煩時,他們可以寄望於你的政府背景,「朝中有人好辦事」。
為什麼父母們總是催在城裡工作的孩子們,趕緊辭職考公務員?實際上哪怕考上了,那些家裡本來沒有背景的年輕人,還得花幾十萬打點關係,最後當上了月入三千元的公務員,心滿意足;靠父母買房,靠父母出彩禮娶媳婦,靠父母找關係幫助小孩入學……而當年的同僚,有不少,已經買完自己的房還幫父母買房養老,並給孩子報上國際學校了。——但這一類公務員們,如果不跟別人比較,只活在父母及父母們的親友團的評價體系里,仍然是最有出息、最萌萌噠的。
擁有灰色收入,以及各種各樣隱形福利的人,是比花自己的錢買的人,要高級很多倍的。雖然你輕鬆買得起茅台,但你永遠敵不過:他的茅台是人家求他辦事送的!雖然你開賓士,但敵不過:他是單位配車配司機!雖然你一年出國旅遊好幾次,但也比不上:去年他公費去美國玩了半個月!
差別不在於誰享受到更多,而是誰更有本事、更有權力薅羊毛。這樣的人,才是眾人崇拜的英雄。
鄉村,很多時候代表著傳統;但在這些例子當中,與傳統的關係不太大,而與計劃經濟時代留存的種種權力幻覺相關。城市裡之所以不再那麼迷戀這一套,也並非是有多清高;只不過他們的評價標準沒有那麼單一;而且,也更清楚在市場經濟當中權力的局限性而己。
至於回鄉指南啥的,那就是一種諷刺。處處迎合於鄉村親戚們的評價體系的人,皆因他們在城市文明中就是LOSER,只能回到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的人群當中充冤大頭罷。
我沒有這種心愿,也沒有辦法教育和改變別人,每次回家鄉,我都只能聽著那些作為我的遠親的年輕人在天花亂墜、卻不值一提地吹牛,默默地嘴角上揚。
※止庵:畫筆描繪出的神秘夢魘
※廖偉棠:一個房間里的滄海桑田
※葉克飛:在山谷間尋找私家酒庄
※張家瑜:每逢佳節倍思吃
※70後知識分子,從進城發展轉向歸鄉建房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