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文明的刻度 提升文明旅遊素質
原標題:請自覺「對標」文明的刻度
楊 飛
今年國慶中秋共放8天假,於是外出尋找「詩和遠方」便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各大景點迎來了新一輪客流高峰,文明旅遊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遊客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著個人素養,也代表著城市和地區形象。
文明旅遊既不缺約束指南,也不缺法律規範,但一些遊客的表現著實愧對「文明」二字。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浪費食物、不排隊、買東西一擁而上……這些行為不論在哪裡,都是不文明的。這些不單單是旅遊的問題,更是文明素養的問題。所以,關注文明旅遊,更多還是要落實到「文明」二字上。
諸多不文明行為,一則說明遊客的個人素質亟須提高,二則說明一些人旅遊道德和行為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約束。旅遊文明的培育,應當是社會整體價值觀的共同指向。要讓文明出遊成為常態,首先就要讓文明變成公民的自覺行為。我們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怎麼去遵守社會道德與文明,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們做出表率。
當然,引導文明旅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國內旅遊景區的管理水平和景區文明應同步提高,目前有些景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景區亂收費現象層出不窮,還有些景區缺乏科學規劃,停車場、衛生間、垃圾桶等服務設施不夠完善,擁擠堵塞、人滿為患,景區自身不文明現象也會引發遊客不文明行為的產生。
千招萬招,不能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去落實就是「白條」。文明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行為習慣,需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互聯網+」暖風勁吹的時代,從善向美已經成為了社會共識。每個人的行為不僅是在為自己標註道德高度,也是在為一座城市標註文明刻度。我們期待,人人都能夠行動起來,把文明的種子播撒五湖四海,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溫馨。
做文明人,辦文明事,過文明節。文明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明過節也是在固守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態度。現代的旅遊不是一個走馬觀花的行程,而是享受文化的過程,豐富的旅遊資源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維護。提升公共意識,涵養公共文明,要靠公民自覺,也有賴社會扶助和國家政策引導。校準文明的刻度,提升文明旅遊素質,讓文明出遊成為長假期間的最美風景。
編輯:宗夏
責編:漢網
※武大93級校友正相會!珞珈少年歸來 一片片回憶引淚目
※乘客丟了護照和大量現金,熱心的哥停運大半天幫他找
※國慶「大花籃」整體亮相 南邊30米處合影最佳
※面對執法中的衝突 需要智慧也需要溫度
※「第一課」上得好不好,「底色」也很重要
TAG: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