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讓輪椅更「合身」,這位英國設計師設計了一把能帶進夜店的高顏值3D列印輪椅

想讓輪椅更「合身」,這位英國設計師設計了一把能帶進夜店的高顏值3D列印輪椅

梵原是一位雜誌平面設計師,因為雙側股骨受損,他不得不到前往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傷筋動骨一百天,這意味著他在為期半年的時間裡都必須依靠輪椅活動。

兒時,他曾經喜歡站在一旁看著腿腳不方便的人用手臂推動輪椅。他一度覺得坐輪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不過當他自己坐上輪椅的時候,事情就不那麼好玩了。推動輪椅是一件極其費勁的事,還非常容易磨損手掌。因為股骨受損腰胯部不能受力,在使用輪椅的時候,他還要時刻擔心輪椅座椅的角度——稍不注意身體就會滑下輪椅。困擾他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輪椅的外形——也許因為輪椅本身長得太過「醜陋」,太像醫療器械,在公共場合四處移動時總是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輪椅的設計能讓患者更有尊嚴嗎?」 輪椅要如何設計才能讓行動不便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善意?

我們這顆星球上總共有6500萬人需要在輪椅的幫助下行動,徐梵原只是這6500萬人當中的一個。這6500萬人的身高、身體比例都各不相同,然而他們卻不得不使用幾乎從同一個模型製造出來的輪椅。許多人更是經常因為輪椅「不合身」而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既然衣服可以「量體裁衣」,那麼輪椅為什麼不能根據每個人身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定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設計師本傑明·休伯特(Benjamin Hubert)重新設計了一款「量體制椅」的3D列印輪椅——Go Wheelchiar。當然,它可能也是當今世界上顏值最高的輪椅。

我們在「設計上海」的現場遇到了本傑明·休伯特,在這場以室內和傢具設計為主題的展會當中,本傑明·休伯特的出現似乎有些格格不入。雖然本傑明也設計傢具,憑藉其才華,他完全可以在傢具領域創造一筆可觀的財富,不過他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2015年,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對他的設計工作室進行了一次品牌重塑。他把自己的工作室重命名為Layer,工作室設計重心也從傢具、室內器物轉向了更加關注人性的領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Layer在工作室下專門設立了Layer 實驗室,探究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可能。 GO Wheelchiar 這把輪椅就可以算得上是Layer 實驗室的處女作。

本傑明和中國也頗有淵源。為了將自己的設計從紙面帶到現實當中,他經常從英國飛到中國深圳、香港還有上海。在他眼中,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代工廠和製造工藝,正因如此,如今他的設計工作室的絕大多數產品都在中國進行生產。

GO Wheelchair的故事源起於一個運動品牌的造訪。「當時他們找到我們,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新技術和新材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重新思考輪椅使用體驗的契機。於是我們向他們提出了Go Wheelchair的概念。」 聊到這把輪椅的故事,本傑明和我們說道。

一個四肢健全的設計師要如何去理解輪椅使用者的需求?又應該怎樣去設計一把輪椅?本傑明選擇傾聽輪椅的使用者的聲音。「因為你每天都在使用它,你能告訴我的信息遠比我猜想到的更多,只有你才真正知道哪些地方不盡如人意。」本傑明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說道。 當然,這也正是Layer工作室的設計之道——以人為本。

在設計出這把輪椅之前,本傑明的團隊花費了整整兩年時間來拜訪數十位輪椅使用者,和他們面對面的交談,觀察並且理解他們的生活。然後再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

在對輪椅使用者的訪問過程中,人們嫌棄輪椅最多的地方就在於「我的輪椅根本就不像是我自己的」。大多數的輪椅都非常不「合身」,人們在坐在輪椅上經常「滑來滑去」。這讓人們坐在輪椅上非常沒有安全感。傳統輪椅還有一個致命弱點被人嫌棄——顏值不夠高,甚至說還挺難看。通過一次次和輪椅使用者的訪談,本傑明的團隊得出了一個結論——許多人想要一把既能日常使用,看上去又夠酷,能帶進夜店的輪椅。

最終,本傑明的團隊設計出了這把高顏值輪椅,它完全沒有任何醫療器械的氣息。相比傳統輪椅的機械感,Go Wheelchair長得更像是一把極簡風格的椅子,或者一個裝了輪子的網織籃子。本傑明的團隊想要讓GO Wheelchair的外形更有曲線感,也更有仿生的感覺。Layer的想法是,一把輪椅應該從外觀和形式上都成為人體的擴展。

如果你想要設計一把輪椅,只考慮外形和是否合身顯然不夠,你還得考慮到安全上的問題。人體的構造其實非常不適合推動輪椅進行移動。所以普通輪椅經常給人們帶來二次損傷——肩袖損傷、反覆的扭傷、關節炎、肌肉撕裂……對輪椅的使用者們來說,這些傷痛可能都是家常便飯。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難題?Layer從專業運動產品的設計模式中找到了解決之道。GO Wheelchair的手輪圈上設計有數百個硅膠顆粒,增加了輪椅手輪圈的觸感。和這個設計配合,GO Wheelchair還專門配備了一雙覆有硅膠顆粒的手套。這樣一來,特製的手套和手輪圈相配合可以最大限度增加推力比,讓輪椅使用者更輕鬆地推動輪椅,減少人們受傷的幾率。

別忘了,前面我們說到,許多輪椅的使用者對輪椅不合身這件事情非常不滿意,Layer找到了他們的解決之道——3D列印。在過去的幾年裡,你可能已經看過無數3D列印創業、眾籌新聞——消費級的3D印表機、3D列印塑像甚至3D列印食品。不過要說這些這些噱頭十足的3D列印產品的實際用處,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用一個「然並卵」來概括。

為了讓每一把椅子都貼合使用者的身體,Layer和創辦於1990年的比利時老牌3D列印公司Materialise進行合作。如果你想要定製一把GO Wheelchair,你只需要前往 Materialise的網點,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全面的掃描,兩周之後,一把「量體制椅」,完全貼合你身體的GO就可以送到你的手裡。當然,在GO的設計之中,只有輪椅的座椅和腳踏部分是需要3D列印的。

這一次合作對於 Materialise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在GO Wheelchair之前, Materialise 的3D列印面向的都是醫療、航天、製造這些專業領域。「將3D列印運用到個人消費和個性化定製產品上來,這是一次非常令人興奮的嘗試。Materialise文化的一部分就將是3D列印應用到對個人的生活有著積極意義的場景當中,GO就是我們頗具潛力的項目之一。 」談起這次合作時,Materialise的總經理菲利普·哈德遜(Philip Hudson)說道。

這把像是出自科幻電影中的輪椅如今還僅僅是一件概念化的原型產品。加之目前3D掃描、列印的高成本,這把椅子的最終售價可能高達4500到7000美元。如果最終上市販賣,GO面向的也將會是高端市場。「我們目前也在設計這把輪椅的量產版,但最終的產品可能和這件原型產品不太一樣。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將原型產品中得到的經驗運用到當今的輪椅設計之中。未來,我們可能會和某些醫藥公司合作。」本傑明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說道。

如果你希望擁有這麼一把能夠帶進夜店的輪椅,你可能得等上非常長的一段時間。「當你身處醫療行業,每一件產品都必須註冊,還得把產品送到FDA進行詳細的測試,這個測試過程一般得耗時四五年。」本傑明說道。不過,Layer希望能夠藉助這個設計引發人們的關注。即便GO永遠沒有可能上市販售,Layer希望這把輪椅能夠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來影響輪椅產業。在接受《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的採訪時,本傑明曾說:「我們設計工作室的終極目標是為一些需要改進的產品品類提出關鍵性的問題。GO提出的問題就是,從人體工程學和易用性上都讓輪椅更加用戶友好,同時還能讓使用者們看上去夠酷。」

如果你還知道其他讓殘障人士生活更便捷的設計或者產品。

留言分享給我們,我們會選取一位,送出由URBAN MATTERS編輯部精心挑選的圖書一本。

採訪 Simone & 貓文譚 撰文 貓文譚

GIF/35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泉州福寶MINI 的精彩文章:

關於我們,故事才剛剛開始……
獨自在外要注意三點:安全,安全,安全

TAG:泉州福寶M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