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壇精英│康小龍書藝管窺

書壇精英│康小龍書藝管窺

點擊「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康小龍書法

康小龍,1976年生人,山西人,大學書法專業畢業後,一直在高校工作,過著邊教學和創作的學者生活。雖年紀不大,但出手不凡且自成高格,是近年來三晉書壇成長起來的一位代表性的青年書法家,他得益於傅山書法的熏陶,受教於劉鎖祥等名師的點撥,再加上紮實過硬的基本功,作品不僅在晉派書壇中頗為引人注目,而且在全國書法大賽中屢獲殊榮,多次應邀前往日本等國舉辦書展。縱觀他十幾年的作品,康小龍的書法有三大美學特徵令人印象深刻。

行書洒脫飄逸有古人之風。康小龍不久前在太原長風美術館舉辦了個展,一幅臨習曹植《白馬篇》的行書四條屏贏得滿堂彩,也是他行書造詣的代表作。縱觀全篇,筆走龍蛇,既有魏晉書家的厚重剛健沉實之美,又不失「二王」行書中的靈動雋永,其行書實現了魏晉文章和書風的有機統一,這是學者書法和文人書法的魅力所在。因為,康小龍一貫視文化積澱和美學修養為書法家的根基,崇尚書藝為筆尖上流淌的思想文化,而非簡單的機械臨摹,他始終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或神交古人和古文。

隸書奇崛蒼勁有魏晉風骨。康小龍的真、草、隸、篆、行樣樣出彩,但用力最勤的恐怕當數隸書的臨習,而且最能見出他的審美追求。他的隸書看似拙樸平實,實則奇崛萬千,往往能在平實中顯氣象,素樸中見氣韻。比如,他創作的嵇康《憂憤詩》隸書四條屏就氣度不凡。作品既繼承了《曹全碑》《張遷碑》中莊重厚實的傳統,又汲取了清代碑學復興浪潮中鄭燮等書家的最新成果,再輔以他自己對隸書的心得體會,呈現出了「漢隸楷寫」的創新特徵,實現了傳統隸書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草書意境高遠有真情實感。康小龍的草書功底紮實,線條看上去凝練遒勁且疏朗有致,筆調節奏明快且呼應自如,既給人清秀典雅的美學享受,又不乏沉穆文靜的古典文脈氣質,可能得益於他對古典文學的咀嚼揣摩,也受益於對「顛張狂素」的深度研習,十分講究用筆行氣和書境的營造,觀後有著餘味繞樑的美感。比如,他的草書扇面李白《月下獨酌》,將詩文中的情趣、意趣和旨趣,創造性地融入了浪漫高古的筆畫線條之中,打通了「詩聖」和「草聖」之間的情感共鳴,在靜觀默想的品味中,大詩人和大書家的境界情懷躍然於扇面之上。

(作者為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

本文刊於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