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分析:壓縮機產業背後的「經濟密碼」

深度分析:壓縮機產業背後的「經濟密碼」

壓縮機產品兼具工業品和消費品雙重特點,這一特殊性行業的興衰與各行各業的興衰遙相呼應,向來被視作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壓縮機行業的變化往往能夠折射出經濟環境的變化。

「深藏功與名」,這用來形容壓縮機再貼切不過。壓縮機與工業經濟生產密切相關,壓縮機在國民生產中無處不在,但由於屬於通用機械,無法獨立完成生產任務,感知度低,所以,儘管不可或缺,卻少有外界人士關注它。

讀懂壓縮機就能讀懂經濟冷暖

壓縮機產品兼具工業品和消費品雙重特點,這一特殊性行業的興衰與各行各業的興衰遙相呼應,向來被視作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壓縮機行業的變化往往能夠折射出經濟環境的變化。

壓縮機之所以能夠測出經濟的溫度,因為壓縮機品類眾多,牽涉各行各業,涵蓋鋼鐵、石油、冶金、水泥、煤炭、汽車等傳統行業,以及航空航天、高鐵、醫藥電子等新興產業。企業增產、減產或者停產,都可以從設備的運行情況看出,而設備的運行離不開壓縮機,所以企業對壓縮機需求量的增減,可以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

自2011年開始,儘管中國的壓縮機銷量整體還在增長,但是銷量增長率已經趨緩。期間,有不少企業虧損、收縮,甚至出現停產、轉行,背後所反映的是從2011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從高速增長期步入了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在新常態下,中國企業從以往的規模擴張、速度擴張,進入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結構調整期,這對壓縮機生產企業無疑是一場考驗。

自去年底到今年的壓縮機行業市場大漲,可以明顯感受到源自整個國家經濟的回暖。上半年,壓縮機銷量普遍大漲50%以上,這既有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落地有關,也與供給側改革過半,重新釋放產能有關。

另外,從壓縮機產品結構的變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觀察經濟結構的變化。

一方面,傳統製造業的對壓縮機需求量下降,而新興產業則對壓縮機的需求在上升,這反應了行業的更迭。比如隨著近兩年煤電需求下滑,國家進行煤炭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力度不斷加大,關停了大批煤礦,減產煤炭數億噸,而礦用壓縮機的市場也隨之大幅縮水,尤其是幾個煤炭資源大省。

另一方面,技術規格更高、品質更高的壓縮機需求量不斷上漲,這說明是在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下,國內工業企業所運用的大型化、精細化的設備正在逐漸成為主流,而且企業更加重視成本控制,關注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高效益,而不僅僅局限於初次採購成本。這凸顯了中國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之下積極的轉型升級。一個有力的例證是,2011年之前,變頻壓縮機早已問世,但市場上鮮有人問津。2011年之後,變頻壓縮機以及永磁變頻壓縮機和能效更高的兩級壓縮產品市場佔有率迅速上升,成為近幾年的主打產品。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壓縮機在工業場合無處不在,但產品屬性決定了壓縮機更多扮演的是幕后角色,不過由於壓縮機與各行各業千絲萬縷的聯繫,為觀察中國經濟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

透過壓縮機看「一帶一路」之下的中資企業

不久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取得了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一帶一路」是中國提供給世界最好的國際公共產品,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連接的重要樞紐。截止2016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直接投資額達293.5億美元,為當地國家增加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那麼問題來了,這與壓縮機有什麼關係?輿論為什麼集中關注壓縮機產品和領域?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目前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基建工程、油氣產業鏈、交運油氣港口運輸等領域。這些行業與製造裝備和設備密不可分,而無論是建築設備、電力設備,還是高鐵、貨運輪船,無不需要壓縮機。

目前,已經有一批壓縮機企業,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國外市場。這些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以大型工藝氣、天然氣集輸、石油化工壓縮機為主營產品的老牌國企以及部分新興石化壓縮機裝備民營企業,為中東、中亞廣闊的能源市場出口、配套壓縮機產品。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合作程度加深,該區域雄厚的能源資源和設備市場被激活,部分企業已由過去單純提供產品,轉變為開始提供安裝、調試、運行以及工藝流程設計等一系列增長服務。

另一類是隨著中國工程建設隊伍走上「一帶一路」市場的工程配套壓縮機企業。隨著「一帶一路」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中國與周邊國家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由於中國企業承建的大型項目採用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概率較高,此前備受產能過剩所困擾的工程機械行業迎來轉機。今年以來,各家企業工程機械銷量漲幅普遍在50%-150%之間。與此同時,為工程機械配套的動力用移動空壓機、固定空壓機銷量大幅上升。不少壓縮機企業借船出海,跟隨工程機械國家隊進入「一帶一路」市場。

還有一類企業,就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民營壓縮機企業。這些企業是我國壓縮機行業的中堅力量,也是最活躍的群體。目前,多家企業已在在東南亞、澳洲、歐洲、南美洲、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經銷網路。位於東南亞及東歐的產品基地,可以輻射「一帶一路」,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國際配套服務的能力,滿足中資的海外需求。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通過國外展會、技術論壇,與國際客戶和經銷商進行交流,推動海外壓縮機市場的發展。

透過壓縮機海外業務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協同發展的模式,打造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生態圈,而且根據近年來壓縮機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產品銷量情況的變化,以及不同國家/地區的銷量比例和增值服務,可以看到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側重點及經營情況。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急劇變化的調整期,紛繁複雜。壓縮機與經濟活動的緊密聯繫,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視角,破解許多經濟密碼,這不僅可以測量中國經濟的溫度,洞悉供給側改革給各行業帶來的變化,而且可以看清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經營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壓縮機網 的精彩文章:

憑什麼這些空壓機可以獲設計界的「奧斯卡」大獎?
空壓機運行兩三刻,節能減排方法四五條
格南登福FST雙級壓縮機節能22%
壓縮機變頻器技改好處多多,但在使用中這些問題必須注意
外資壟斷離心空壓機市場 國內品牌如何突圍

TAG:壓縮機網 |